下面是查字典考研网小编整理的山东大学649-药学专业综合2017考研大纲,供各位考生参考。
649-药学专业综合
注意:有机化学为必答部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任选其中一科作答。
有机化学部分
一、考试目的
《有机化学》是从事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有机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有机化学概述
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酸碱理论
3)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4)各类化合物的命名
2.烷烃
1)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和构象
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和卤代反应机理)
3.环烷烃
1)同分异构、稳定性、结构和构象(环己烷的构象)
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加成反应)
4.立体化学基础
1)对映异构
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2)对映异构的合成及化学
手性中心的产生,外消旋体的拆分及烷烃卤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5.烯烃
1)同分异构及构型的表示
2)化学性质
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加X2 、HX、H2SO4、HOX,机理、马氏规则及过氧化物效应)、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
3)制备
6.炔烃和二烯烃
1)炔烃 结构和性质(炔氢的反应、碳碳三键的反应)
2)共轭二烯烃 结构和性质(亲电加成)
3)共轭效应
7.芳香烃
1)结构与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及亲电反应机理,烷基苯侧链的反应(取代、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2)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
3)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萘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休克尔规则。
8.卤代烃
1)分类和结构
2)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
3)亲核取代、消除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4)乙烯型和烯丙型卤代烃
9.醇、酚和醚
1)醇 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
与金属反应(Na、K、Mg),卤代烃的生成,无机含氧酸酯的生成,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二元醇的性质。
2)酚 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
①酚羟基的反应 酸性、酚酯的生成及傅瑞斯重排、酚醚的生成及克莱森重排。
②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柯尔柏-施密特反应、瑞穆-悌曼反应。
③氧化反应
3)醚
①醚的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
②环氧化物的性质及开环机理
4)硫醇和硫醚
10.醛和酮
1)醛和酮的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
①亲核加成反应(与含碳、含硫、含氧、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②-活泼氢的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卤代与卤仿反应)
③氧化与还原反应
④其它反应(魏悌希反应、安息香缩合、达参反应、醛的聚合)
2),-不饱和醛、酮的结构与性质
3)醌
11.羧酸和取代羧酸
1)羧酸
①结构和酸性
②化学性质(成盐反应、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还原反应、-氢的反应、脱羧与二元酸的热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机理
③制备(氧化法、腈水解法、格氏试剂法)
2)取代羧酸
卤代酸、羟基酸
12.羧酸衍生物
1)结构及化学性质(水解、醇解和氨解,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还原反应,酰胺的特性)
2)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3)碳酸衍生物和原酸衍生物
13.碳负离子的反应
1)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型反应、酯缩合反应)
2)-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酰基化及在合成中的应用(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迈克尔加成)
14.有机含氮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胺类化合物
结构、制备与化学性质(碱性和铵盐的生成、烃基化、酰化和磺酰化、与亚硝酸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3)季铵盐和季铵碱(霍夫曼彻底甲基化反应、霍夫曼消除规则)
4)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①芳香重氮盐的反应
②重氮甲烷
5)卡宾
15.杂环化合物
1)六元杂环化合物
①吡啶的结构与性质
②喹啉的性质与制备
③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
④含氧原子六元杂环
2)五元杂环化合物
①吡咯、呋喃、噻吩的结构与性质
②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
16.糖类
1)单糖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2)双糖、多糖的结构及性质
17.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及多肽的结构
18.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1)萜类的结构与分类
2)甾族化合物的骨架、构型和构象
19.周环反应
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第七版)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部分
一、考试性质
《分析化学》是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分析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药学硕士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分析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化学分析部分大约占35%,仪器分析大约占65%。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 化学分析
1.绪论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分析过程和步骤(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结果计算和表达);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的传递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基本统计概念: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
3.滴定分析法概论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和林邦误差计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度有关的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各种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质子平衡、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
4.酸碱滴定法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各种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常用酸碱指示剂及混合指示剂;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特征,影响其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准确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强酸(碱)、一元弱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离解性、酸碱性、极性、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溶剂的选择;非水溶液中酸的滴定和碱的滴定。
5.配位滴定法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配位平衡;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副反应(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配位效应)系数的含义及计算,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配位滴定的各种方式。
6.氧化还原滴定法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点;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其特点、指示剂;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基本原理及测定条件、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溴酸钾法、溴量法、重铬酸钾法、铈量法和高碘酸钾法的基本原理。
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银量法的基本原理;三种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即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每种方法的指示终点的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重量分析法中的沉淀法,沉淀的形态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与溶解度,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共沉淀、后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条件选择;沉淀的滤过、洗涤、干燥、灼烧和恒重;称量形式和结果计算;挥发法,干燥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