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标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进行一定时间的汽车构造、生产实习。除学习汽车使用的各种性能理论外,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实验课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方法、汽车合理使用和汽车检测的基本技能。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本课程主要研究汽车主要使用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题要求能够分析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掌握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行驶安全性、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等汽车使用特性及其合理使用方法、汽车公害以及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30分);2、判断题(30分);3、简答题(45分);4、计算(分析)题(45分)。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一)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约占10%)
了解影响汽车运输的各类外界条件,掌握外界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汽车使用条件,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二)汽车动力性(约占15%)
基于汽车受力,了解汽车行驶的各项阻力,掌握汽车正常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汽车动力性指标,评价汽车动力性。
(三)汽车使用经济性(约占20%)
掌握汽车燃料的经济性:了解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掌握提高汽车使用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四)汽车行驶安全性(约占20%)
掌握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了解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措施,掌握汽车制动力分配原则及轮胎侧偏特性
(五)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约占20%)
1、了解汽车通过性及平顺性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通过性及平顺性的评价指标;2、了解影响汽车通过性主要影响因素;3、了解影响汽车平顺性主要影响因素。
(六)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约占10%)
1、掌握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情况2;掌握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情况;3、掌握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情况;4、掌握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情况;5、了解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影响因素。
(七)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约占5%)
了解汽车工作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熟悉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四、考试用具说明
黑色笔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