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导师介绍:朱佩平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导师介绍:朱佩平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导师介绍:朱佩平

考研时间: 2013-08-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朱佩平性别
生日1954年12月籍贯上海宝山
电子邮件zhupp@ihep.ac.cn电话010-88235990
学科类别光学研究方向X射线成像理论及方法

简历:

博士,研究员。1977年―1982年于新疆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6月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9月―1995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和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8月―1997年7月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1997年8月起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至2003年担任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软X光学站负责人,2003年至今担任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形貌成像站负责人,2007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被推荐为国际X射线显微术执行委员会(International Program Committee of X-ray Microscopy)委员。

过去的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多年来从事同步辐射光学技术应用和理论研究工作。2000年至2003年负责主持国内第一条中能单色X射线光束线的设计与建造;从2003年至2008年负责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子课题和一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科技创新课题,从事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方法学研究;2007年至201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项目《同步辐射纳米成像设备》中担任物理设计负责人,并主持一项自然基金课题研究X射线光栅微分相位衬度成像;从2009年至2012年负责主持一项973子课题开展X射线纳米分辨三维成像表征纳米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X射线相位衬度CT成像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中,取得了以下几项创新成果:

(1)提出了基于晶体和基于光栅的X射线微分相位衬度成像方程,并提出了基于晶体和基于光栅的折射角信号采集新方法;

(2)将CT重建理论从标量推广到了矢量,实现了折射率梯度的三维重建,有助于提取各向异性的结构信息;

(3)在相位衬度CT研究领域,提出了快速和低辐射剂量的方法,使相位衬度CT可以象传统CT一样只须旋转就可实现相位信号的采集,从理论和方法上解决了相位衬度CT投影数据采集速度慢、曝光效率低的瓶颈问题。

目前主要从事X射线相位衬度CT和X射线纳米分辨三维成像研究,研究目标之一是将X射线相位衬度CT推广到医学临床,使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这种新方法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研究目标之二是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完整细胞的研究出无损高衬度高分辨观察细胞内部形貌结构的成像方法,为细胞科学研究提供最先进的研究工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