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赵廷宁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赵廷宁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赵廷宁

考研时间: 2011-10-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导师姓名: 赵廷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 年 3 月 5 日

院系名称: 水土保持学院

一级学科: 林学

二级学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1: 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2: 水土保持

研究方向3: 生态环境建设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现任职务: 方向主任

现在职称: 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1994 年 10 月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985 年 2 月

获学位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院士: 非院士

是否留学: 是

留学国别: 日本

留学时间: 从 1990 年 03 月 到 1991 年 03 月

硕导、博导: 硕导

批硕、博导时间: 1996 年 4 月

在读硕士: 9人

毕业硕士: 15人

在读博士: 2人

毕业博士: 0人

上岗时间: 1996 年 1 月

现在在岗否: 是

是否外聘导师: 否

是否千百万人工程: 否

是否长江学者: 否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是

工作简历:

赵廷宁,男,汉族,1962年3月5日生于河北省阳原县。1

978年入北京林学院水土保持系(现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学习

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87晋升助理研究员

1993年被首批评为北京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1994年晋升副研究员,历任中日黄土高原治山技术训练中心项目研究协调员与日语翻译、水土保持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荒漠化防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日本琉球大学客座研究员、荒漠化防治工程系主任等职。现任荒漠化防治方向主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组成员,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理事,同时兼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宁城县科技与社会发展顾问等职。参加有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日本绿化工学会、日本滑坡学会、日本农业土木学会等学术组织,曾获第一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1994)。

教学工作:

荒漠华防治工程学(研)

荒漠华监测与评价(研)

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研)

乡镇规划

城镇绿化

工程地质

建筑设备

水土保持规划(曾)

计算机应用(曾)

土力学(曾)

研究领域:

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至今。先后主要参加或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省部级科技攻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青年科学家资助项目、横向合作、自选课题等15项,先后获得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篇被EI收录;参加编写教材、专著7部,并先后为简明华夏百科全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支持系统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有关防护林、水蚀、风蚀、防沙治沙方面的词条近10条。1990年以来,连续参加起草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防沙治沙国家攻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任中国荒漠化防治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期间,曾成功举办两期荒漠化防治技术培训班,参加国家防沙治沙重点县的检查工作。1999年起,应北京市计委和怀柔县、房山区、门头沟区计委的邀请,先后指导了上述一县两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2000年4月起,主持编制了《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行动方案》,主持实施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百名专家送科技下乡活动河北怀来组的工作,先后主要参加了“全国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撑方案”、“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撑方案”、“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北京防沙治沙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退耕还林工程科技示范点科技支撑实施方案”等的编制工作,“中国沙产业发展纲要”、“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技术规范与管理办法”、“平原绿化工程技术规范与管理办法”、“太行山绿化工程技术规范与管理办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管理办法”的研讨工作,以及国家林业局主持的防沙治沙政策调研工作,调研报告被作为国家林业局的十大优秀报告之一上报国务院。同期,还应聘指导了北京市延庆县、密云县、怀柔区,河北省怀来县、丰宁县,内蒙古临河市、宁城县、奈曼旗,陕西省吴旗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彭阳县,河南省洛阳市郊区,甘肃省兰州市北山,山西省朔城区、左云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其中,主持编制的“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生态特区建设规划”已于2002年12月通过了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在研课题: “燕山丘陵山地(丰宁地区)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首席专家,进行中。“宁夏河东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风蚀沙化防治技术示范区(盐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进行中。“沙区农田、草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主持人,进行中。“北京防沙治沙技术研究和示范区建设”,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人,进行中。“北京市延庆县官厅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培育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北京市科委项目,主要参加者,进行中。“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行动方案”,国家林业局项目,实际主持人,已通过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函评。“中国防沙治沙技术规范”,国家林业局项目,实际主持,已提交征求意见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研究”,国家林业局项目,实际主持,已完成研究报告,正在组织鉴定。“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示范(试验)项目——吴旗县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技术示范”,国家林业局项目,主要参加者,进行中。 “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科技支撑项目——亚湿润干旱区沿河沙地治理技术推广与示范(延庆)”,国家林业局项目,主要参加者,进行中。“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科技支撑项目——天津蓟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水利部项目,主持人进行中。“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保护工程科技支撑项目——永定河上游可持续型水土保持技术研究”,山西省水利厅项目,主要参加人,进行中。“中日合作黄土高原重力侵蚀机制研究”,国家合作项目,主要参加人,进行中。

论文目录:

1986年 不同生态型花棒苗的蒸腾强度,陕西林业科技,1986,№1。

1987年 不同生态型花棒苗的抗旱性,陕西林业科技、№1。

1987年 黄家二岔小流域农业生产优化结构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報,№4。

1988年 影响流动沙地飞播造林成效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林业科学,№2。

1988年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的热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

1988年 不同生态型花棒丛的土壤改良効果,甘肃林业科技,№1。

1988年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的根系抗拉強度,中国水土保全,№9。

1988年 油松、刺槐人工林的根系固土作用,水土保持学报,№4。

1990年 油松、刺槐人工林采伐后根系固土作用的变化,水土保持学報,№1 。

1990年 造林反坡梯田断面设计方法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 。

1991年 树木热值的地域影响因素,林业科技通讯,№1。

1991年 不同生态型花棒叶的解剖结构,陕西林业科技,№4 。

1992年 宁夏西吉县造林整地规格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報,№2 。

1992年 木本植物热值与树龄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報,№3。

1992年 中国黄土高原における森林崩壊防止機能の研究(Ⅰ),日本緑化工学会誌,

1992,№3。

1993年 中国黄土高原における森林崩壊防止機能の研究(Ⅱ),日本緑化工学会誌,

1993,№2 。

1993年 影响树木热值的化学成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

1995年 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的土壤改良与增产技术措施体系,生态学杂志,Vol.14,№2。

1997年 北京市大兴县北藏乡农田林网景观结构的度量与评价,№1。

1997年 北京大兴北藏乡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景观生态学度量与评价,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

1997年 关于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思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增刊1。

1998年 身長と歩幅との関係および農地災害調査におけ利用,琉球大学農学部学術報告,№45。

1998年 沖縄北部における土地崩壊について,琉球大学農学部学術報告,№45。

1998年 1997年7月に発生した中国黄土高原固原地区の廟湾地すべりについて,日本第37回地すべり学会研究発表会講演集,日本新潟。

1998年 廟湾地すべりの地質・地形及び土質強度の特徴,第79回日本農業土木学会研究発表会講演集,日本長崎。

1999年 中国黄土高原における地すべり及び敦煌の沙漠化,日本土壌肥料学会誌,第70巻,第2号。

1999,Approach to Erosion Contro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echniques in Small Watershed—A Case Study in Huangjiaercha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Gullied-Hilly Area—, Science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Japan,№46。

1999年 花棒の生態分化—沙生植物花棒における基礎研究の一,琉球大学農学部学術報告,第46号。

1999年 无小葉花棒と多小葉花棒の生理・生態学特徴について—沙生植物花棒における基礎研究の二,琉球大学農学部学術報告,第46号。

1999年 黄土丘陵ガリ谷区の地形特徴と段畑造成の可能土地量,第80回日本农业土木学会九州支部講演集,日本宫崎。

1999,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rrigation and spacing and it’s Impacts to the Yields and Sucrose Contents of Sugarcane, Forestry Study in China (English Edition), №2。

2000, Loess Landslide in China and It’s Mechanism,Science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Japan,No.47。

2000, Topographic features and possible area for constructing terraced field in Hilly-gullied Zone of Loess Plateau, China,Science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Japan,№47。

2001年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23, №2。

2001, Effects of desertificatoin control project based on windbreak systems in Daxing County, Beijing, Chin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Vol.3, №1。

2001,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Water Resources Problem in 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in Arid Area”, Sponsored by CAS and UNU.

2001年 景观型防护林体系理论探讨及发展展望,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

2002年 中国主要防沙治沙模式,水土保持研究,№3。

2003年 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划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1。

著译目录:

1988年 《水土保持规划学》,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教材,主要执笔。

1989年 《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研究方法》,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材,执笔之一。

1989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主编,《我国江河开发与治理问题的探讨:全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術出版社,“油松、刺槐人工林根系对斜坡稳定性的固定作用”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0年 高尚武、馬文元主编,《中国能源树种》,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委。

1990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主编,全国土地退化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虎榛子群落的土地退化防止机能”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0年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全研究所集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示范综合研究论文集 《关于黄土高原试验区的土壤侵食及其综合治理减沙效益的研究》,“ULSE在西吉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应用”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1年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全研究所主编,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示范综合研究论文集,《土地资源及其生产力的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后分析”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1年 高尚武、馬文元主编,《森林能源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吉县黄土丘陵沟壑区优良薪柴树(草)种的选择、造林经营技术以及薪炭林综合效益研究”部分的执笔者之一。

1992年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全研究所主编,《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发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黄家二岔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3年 赵金荣、孙立达、朱金兆等主编,《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灌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编委。

1993年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学术研究会编,《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首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土保持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吉县黄土的剪切强度以及油松、刺槐人工林的固土作用”一文的执笔。

1994年 中国黄土高原治沙技术培训项目合作研究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林木根系的抽拉过程与抗抽拉力”一文的执笔。

1994年,铁铮、颜帅、吴斌主编,《青年林业科学家论丛》,中国林业出版社,“山西省吉县红旗林场水土保持用材林优化结构的研究”一文的执笔。

1995年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编,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学用水与沙漠化防治”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5年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编,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沙棘、虎榛子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有效性的研究”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5年 孙立达、朱金兆主编,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与评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委。

1995年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编,《水土保持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根系固土作用及其持续发展”一文的执笔者之一。

1995年 《华夏简明百科全书》,华夏出版社,防护林相关条目的执笔者。

1999年 李吉跃、孙保平、赵世华主编,中国林学文献计量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我国防护林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执笔者之一。

199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地球支持系统大百科全书,“Factors to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条目的执笔者之一。

2000年,国家林业局编,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中国林业出版社,西部风沙区和黄河流域两大区域的统稿。

2000年,孙保平主编,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副主编。

2000年,孙保平主编,区域综合治理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中国林业出版,副主编。

2001年,国家林业局编,中国防沙治沙实用技术与模式,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统稿。

200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机械沙障”、“生物沙障”、“遥感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词条的执笔者。

2002年,丁国栋主编,沙漠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副主编。

2003年,国家林业局编,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中国林业出版社,副主编。

2003年,赵廷宁主编,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

1985—1990

l “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示范”,国家75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四。

l “黄土高原林木根系固土作用的研究”,自选项目,主要参加者,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排名第二。

l “薪炭林树种选择及栽培经营技术的研究”,国家75攻关项目(四级课题),主要参加者,1993年三级课题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获参加者证书。

l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热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自选项目,主要参加者,1990年通过由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处组织的成果鉴定。

l “5406细胞分裂素在宁夏西吉县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自选项目,主持,1991年获西吉县人民政府科技推广一等奖,1992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

l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的研究与评价”,国家75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199n年1993年三级课题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l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灌木栽培技术及灌木林综合效益的研究”,黄河水利委員会水土保全基金项目,主要参加者,199n年1993年三级课题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1995

l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农业开发与管理技术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青年科学家资助项目,主持,已经结题。

l “亚湿润干旱区沿河沙地防沙治沙技术研究”,国家85应急项目,主要参加者,已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验收。

l “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开发与示范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参加者,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l “永定河沙地综合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国家林业局攻关项目,参加者,于1999年先后获北京市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2000

l “亚湿润干旱区北京市永定河沙地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已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鉴定。

l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林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研建”,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第二主持,2001年8月通过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02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5406细胞分裂素在宁夏西吉县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自选项目,主持,1991年获西吉县人民政府科技推广一等奖,1992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

表彰和荣誉: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林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研建”,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人,2002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1994。

“薪炭林树种选择及栽培经营技术的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参加者证书。

“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示范”,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黄土高原林木根系固土作用的研究”,自选项目,主要参加者,1991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的研究与评价”,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加者,

1994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他略。

主要兼职:

任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风蚀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兼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宁城县科技与社会发展顾问等职。参加有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日本绿化工学会、日本滑坡学会、日本农业土木学会等学术组织。

办公室电话: 010-62338154

传真: 010-62338068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林大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zhtning@bjfu.edu.cn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