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1503)
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水工结构工程学科是研究改造自然水域的人工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研究控制水的方式和结构、水工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工程的运用维修等的学科。随着数学、力学、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以及水利工程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工结构学科必将利用人类新成就,在高效、经济、可靠地实现减灾兴利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水工结构工程学科是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相关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同济大学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现有教学、研究和试验人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人。水工结构工程学科在水工结构破坏分析、水工结构计算理论、水工建筑物抗震、水工结构检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水工地下结构等几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发表论文近100余篇,获部级奖6项,科研成果转让1项,专利1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有高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心墙裂缝形成机理研究、300米级心墙堆石坝土质防渗体本构特性与静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等。我国在水工结构领域科学研究发展速度迅速,随着大型水工结构的兴建,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和大量的城市现代市政建设的建造,涌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也为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为污水治理工程、江河防汛结构、城市雨水系统和港口码头设施等的设计施工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本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诚信为本,体现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做到能力、知识和人格三位一体,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水工结构工程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有系统了解;具有熟练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端正严谨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钻研,追求创新。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完成水工结构分析、试验、工程设计和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水工建筑物检测、缺陷修补与渗流控制技术;2、水工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3、城市防洪工程;4、水工结构抗震;5、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6、大坝强度、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
三、学制与修读年限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