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培养方案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学术队伍
研究方向一:激光光谱学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由荧光发射带的断裂或光化分解判断预离解的发生。测量激发态原子或分子的荧光强度,研究激发态分子的辐射率、预离解率和碰撞转移率,为寻找新的近红外可调谐激光工作物质提供信息。
研究非绝热耦合作用对确定原子、分子弹性或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终态分布引起的本质影响。研究激发态原子精细结构间的碰撞转移过程,以检验现有的原子相互作用理论,还能给出原子相互作用势的直接信息。研究激发态原子的碰撞能量合并和缔合电离过程,这种缔合电离过程在分子形成、电离平衡和辐射转移的研究中是重要的。利用这种过程,可以实现激光的同位素分离。
研究方向二:光电子与光信息处理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对各类光电子材料光学性质及其光电检测技术的研究,对发展光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向,从结构、功能特性及产生机理研究各类光电子材料,从而进一步研制具有各种功能的光电器件;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还研究激光和其它光电检测技术在材料分析、工业控制、环保等方面的应用,直接服务于本区经济建设。
二、 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立志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本专业的研究工作。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英语听、说、读、写“四会”。
本专业研究生应掌握光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的前景。
2.培养方式
脱产全日制、在职研究生
3.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人员为三至四年)。
三、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和社会调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结合经济建设需要选择学位论文题目。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研究工作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说明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着重说明创新之处,预期进展和预期研究成果。开题报告最迟在第3学期末完成。
学位论文评分分为优、良、合格。
优:研究工作技术路线正确、可行、有创新,工作难度较大,工作量大,论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良:研究工作技术路线正确、可行,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大,论文属国内一般水平。
合格:研究工作技术路线基本正确,论文属区内一般水平。
四、本学科硕士研究生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于整个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和研究过程,使研究生具备以下科研能力:能查阅国内外参考资料,跟踪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具有设计拟定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的能力、实验动手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思维、判断的能力、处理实验数据及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坚韧精神。
在教师指导下,研究生参加本专业研究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省部以上学术交流会至少一次,在国内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
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系的有关政治学习和社会公益活动,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进行社会工作的能力,经常参加研究室的学术讨论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勇于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撰写论文,力争做到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研究生学习期间应承担一学期的物理实验(基础物理或近代物理)教学任务,并对物理实验的目的、内容及考核方法等提出改革或改进建议;或者承担一学期本科生理论课的辅导和批改作业的任务,并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在开题报告前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区内外进行调研,结合本专业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好开题报告。
为研究生配备计算机,要求会使用各种软件、熟练操作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