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导师介绍:曾慧兰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导师介绍:曾慧兰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导师介绍:曾慧兰

考研时间: 2013-08-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曾慧兰

性别:

籍贯:广东
民族:汉族
党派:中国共产党
职称副教授 硕导
职务科行政副主任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电话:38688631
学习经历:

1984.9-1990.7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6年制,学士学位

1994.9-1997.7苏州大学血液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2001.9-2004.7暨南大学血液内科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2005,11-2006.6美国新泽西州癌症研究所,RobertWoodJohnson

MedicalSchool访问教授

工作经历:

1990.7-1998.6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1998.6-今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GVHD,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蛋白组学研究。临床工作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疾病诊治、白血病化疗为特长。1995年开始从事骨髓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熟练掌握干细胞移植相关技术如处理移植并发症、造血干细胞采集、冻存、培养等技术。在医院首个用血细胞分离机开展血浆交换及白细胞去除术治疗血液病。

以第一负责人主持1项省级科研项目、主持3项厅级科研项目、主持5项横向科研项目。第二负责人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三负责人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负责人承担2项省级项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包括SCI论文共30余篇。

2006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目前在读培养4名。

主要著作:

广东省卫生厅《人文医学学习资料》2009出版,撰写章节:《从人文角度观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主要论文:

近5年来发表论文(2006~2011):

1.曾慧兰(第一作者).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5).

2.Hui-LanZeng(第一作者),etal.Hypoxia-mimeticagentsinhibitproliferationandalterthemorphologyofhumanumbilicalcord-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BMCCellBiology2011,12:32.SCI-IF2.66

3.Hui-LanZENG(第一作者),etal.Theeffectsofnicotineonultrastructureandapoptosisofhumanumbilicalcordmesenchymalstemcells,2010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tureBioMedicalInformationEngineering(FBIE),162-166.

4.曾慧兰(第一作者),等.氯化钴作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1):739-743.

5.曾慧兰(第一作者),等.6-姜酚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差异蛋白表达.中药材,2010,33(5):753-758.

6.曾慧兰(第一作者),等.6-姜酚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细胞内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中药材,2010,31(4):585-588.

7.ZengHui-lan(第一作者),etal.DeliveryanditsimmunologicefficacyofCpGODNtargetingBlymphocytesofumbilicalcordbloodbyCD40ligand-receptor-mediatedcarriersystem.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5):974-978.

8.曾慧兰(第一作者),等.罗丹明123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2005,21(11):2268-2271

9.曾慧兰(第一作者),等.导师指导下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06-807.

10.韩新爱,曾慧兰(通讯作者),等.姜酚和姜酚肟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中药材,2009,32(10):1584-1586.

11.韩新爱,曾慧兰(通讯作者),等.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广东医学,2009,30(1):17-19.

12.韩新爱,曾慧兰(通讯作者),等.叶酸受体在血液肿瘤细胞株的表达及叶酸-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6)658-663.

13.钟启,曾慧兰(通讯作者),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65例分析.临床荟萃,2010,25(18),1583-1586.

14.钟启,曾慧兰(通讯作者).低氧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0):7942-7950.

15.覃永亮,曾慧兰(通讯作者),等.端粒、端粒酶与间充质干细胞寿命研究进展.实用医学,2010,26(24):4603-4604.

16.覃永亮,曾慧兰(通讯作者),等,尼古丁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2(6):598-602.

17.朱海扬,曾慧兰(通讯作者).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09,49(17),114-115

18.卜欠欠,曾慧兰(通讯作者).尼古丁对成体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实用医学,2011,27(15):2870-2872.

19.刘建成,曾慧兰(通讯作者).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及执行情况的调查.广东医学,2010,31(16)∶2180-2181.

20.GeF,LuXP,ZengHL(第三作者),etal.ProteomicandFunctionalAnalysesRevealADualMolecularMechanismunderlyingArsenic-InducedApoptosisinHumanMultipleMyelomaCells.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2009,8(6):3006-3019.SCI-IF7.21

21.卜欠欠,曾慧兰(通讯作者).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4):362-366.

22.李阳,曾慧兰(通讯作者).吸烟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3-5.

承担课题:

一、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2006~2011):

1.尼古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特性及蛋白表达的影响(2012年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主持)

2.尼古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1339,2011~2012)第一主持

3.叶酸受体介导的bcr/ablsiRNA对CML细胞的靶向作用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06300580,2006~2009)第一主持

4.叶酸受体介导的bcr/abl基因SiRNA对C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06352,2006~2009)第一主持

5.叶酸受体介导的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040068粤中医[2004-26,2004~2006])第一主持

6.尼古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差异蛋白的表达研究(2011年海南协安医药有限公司横向资助项目,2011~2012)第一主持

7.ACE与表皮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初探(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127,2009~2012)第二主持

8.骨髓造血细胞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568,第三主持)

9.补阳还五汤对脑死亡大鼠供肾的保护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课题,国中医药研2006LHR04号,2008~2010)第二主持

10.姜酚、生姜蛋白酶综合提取与应用技术研究(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2008-z-64-1,2008~2010,)第二主持

11.阻断p38MAPK通路对脑死亡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6108,2006~2009,)第三主持

12.补阳还五汤对肾移植脑死亡大鼠供体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050118,2005~2008)第三主持

二、教学项目(2006~2011):

1.基于优势资源建立和发展学科群的战略研究(暨南大学201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第一主持

2.专家指导下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暨南大学第七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5年)第一主持

3.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研究(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批教学研究项目,2007)第一主持

4.跨学科生成机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临床医学为个案(暨南大学200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重点项目)第二负责

5.医患沟通学(2007年暨南大学基于网络教学应用平台的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第一主持

6.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2010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第二负责

7.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2007年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主持)

8.指导国家级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1项、暨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5项。

所授课程:

所授课程:2001年获暨南大学首批国际学院全英授课资格证书,承担国际学院全英授课《内科学》、《诊断学》、《肿瘤学》、《临床医学概论》。承担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科学》、《诊断学》、《内科诊疗技术》、《临床医学导论》、《医患沟通学》、《肿瘤学》、《医生-病人-社会》授课及专题讲座。2006年开设公选课《医患沟通学》,2012开设全英公选课《Lifestyleandhealthylife》,两门公选课深受各学院各专业学生欢迎。发表教学论文3篇。主持省继续教育项目“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

社会职务:

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师讲师团副团长,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工作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人文工作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情咨询与对策研究专家、广东省药学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执行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国际病理与临床医学》、《中南大学学报》、《实用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医学专业编辑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参与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的人文统考的考纲制定、考题、题库、培训教材编纂、网络培训体系建立等工作。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人文技能培训基地的培训讲师,兼中国医师协会的全国人文技能统考的广东省主考官,组织主持三期省级人文培训,组织学员参加全国人文技能全国统考。受邀参加或主持省内外多家医院的人文培训演讲。

荣誉与奖励: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届本科课程教学竞赛”第一名(2012年),教学先进个人(2013年),管理先进个人,广东省医学会先进个人等。维甲酸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1999)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