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成,男,1966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中国畜产加工研究会会员,兼陕西省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肉、奶、蛋贮藏与加工;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产食品贮藏与加工。
二、学习情况
学士,1986-1990,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
硕士,2000-2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博士,2007-2010,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三、工作简历
1990.7-1998.7,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畜产品加工和农业技术推广(1996-1998年期间曾在企业做过乳制品等生产部经理、技术部经理和销售部经理);
1999.8-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
1997年晋升助理研究员,2002年晋升副研究员后转为副教授。
四、主讲课程
《畜产食品工艺学》和《食品工艺学》及其教学实习,《水产品加工工艺学》。
五、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情况
1.主持的科研项目:
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11)子课题“新型乳制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2006-2010,到位经费16.4万元。
②科技部攻关计划“西部开发”重大项目,“功能性羊奶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2003BA901A19)专题3个---“强化性免疫羊奶加工机理及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新型羊奶粉及其深加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多肽活性羊奶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2006-2009,到位经费8.0万元。
③陕西省“13115”项目,“陕西省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2007-2008,到位经费3.0万元。
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07ZR005)“羊乳活性肽功能特性研究”,2008-2009,到位经费经费2.0万元。
⑤西安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等“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冻干技术研究”,2003-2005,到位经费6.4万元。
2.主要参加的项目:
①粤港地区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出口创汇型粤式传统干肉制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2005-2007,经费120.0万元。
②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农区(陕西)奶业现代化集成与产业化示范”,2001-2005,经费300.0万元。
③国家农业部“国家肉牛体系建设(加工功能研究室)”,2009-2012,经费70万元/年。
④国家863子项目“益生菌定向选育及其高活性制品开发关键技术”,2007-2010,经费20.0万元。
⑤出口冰鲜猪肉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7-2010,24.0万元。
3.科研教学成果:
① “以教材建设为主线,建设’畜产食品工艺学’精品课程”,200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② “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200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③ “传统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 200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④“甲鱼生物加工技术及其在饮品中的作用”,2003年获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⑤“谢湾优势农业增产增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2005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推广三等奖。
⑥“食品原料学”教材,2007年获国家教育部“精品教材”。
⑦“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2004年获陕西省科技厅“精品课程”。
⑧“一种菌液稀释器”,国家发明专利号ZL03134579.4(授权日期2006.5.31)
⑨“一种富铁黑色牛奶的加工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610105153.8(授权日期2009.12.2)
⑩“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乳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810150339.4(授权日期2010.12.8)
⑪“一种去除腥味和苦味的甲鱼多肽酒的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610042671.X(授权日期2008.12.24)
⑫“一种甲鱼保健食品的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03114431.4(授权日期2005.10.26)
⑬“IC50(EC50)计算软件” ,国家审批登记号2009SR044013(审批日期2009.9.30)
⑭“一种连续式可变光程的近红外检测流通池”,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020110561.4(授权日期2010.11.3)
⑮“一种自动回缩型钥匙盒”,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03241902.3(授权日期2004.6.16)
4.个人奖项:
①“酸奶保鲜研究”,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组委会优秀论文奖。
②“乳酸菌基础培养基比较研究”,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组委会优秀论文奖。
③“香卤蛋加工工艺研究”,2006年获第七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组委会优秀论文奖。
④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百思特豆制奶酪有限公司” ,2006年获得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银奖)。
⑤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戴蕾斯奶酪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
⑥指导的“果粒酸乳复合食品的研制”,2008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届“挑战杯”科技创新三等奖。
⑦2007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先进教师。
⑧2006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档案整理规范先进教师”。
5. 近年来已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著作
①李志成,蒋爱民,昝林森等.复合多糖免疫乳对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营养学报, 2010.32(2):157-161.
②李志成,蒋爱民,岳田利等.羊乳酪蛋白酶解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食品科学,2009,30(21):252-257。
③李志成,徐怀德,段旭昌等.甲鱼浸汁及甲鱼酶解液发酵技术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4,4(2):43~47
④李志成,蒋爱民,岳田利等.羊乳酪蛋白酶解工艺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1),62~63
⑤李志成,张连斌,段旭昌等.嗜酸乳杆菌生长促进物质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2006.6(5):40~44.
⑥李志成,蒋爱民等.生物保鲜剂对冰鲜猪肉的保鲜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8):203-208.
⑦李志成,阎亚美,张连斌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酸产黏特性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5):8~10.
⑧李志成,阎亚美,张连斌等.发酵温度对冻干乳酸菌发酵剂活菌数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2):156~158.
⑨李志成,蒋爱民,方勇等. 嗜热链球菌增菌缓冲剂的研究.中国乳品工业,2004,(11):12~14.
⑩李志成,蒋爱民.果汁添加量对果汁酸奶风味的影响.食品工业,2006,(1):30~33.
⑪李志成,徐怀德,段旭昌等.甲鱼生物饮料乳化稳定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3,10(4):111-113.
⑫李志成,蒋爱民,张静等. 球杆菌比例、固形物含量和灌装方式对酸奶保存期的影响. 食品科技,2004,(12):58~61.
⑬李志成,严佩峰,李红蕊等.乳酸菌基础培养基比较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1):71-74
⑭胡仲秋,李百灵,李志成.木瓜蛋白酶水解羊乳酪蛋白的工艺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9,9(4):82-87,(5):72.(通讯作者)
⑮严佩峰,李志成等.脱脂乳酶解液作为基础培养基对冻干菌活菌数的影响.食品与机械,2008,24(2):26-28,(4):72.(通讯作者)
⑯乔秀红,李志成.烤蛋风味物质研究,中国调味品,2008,(1):54-57. (通讯作者)
⑰食品原料学(教育部精品教材),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副主编,2007.
⑱食品杀菌新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要参编,2004.
⑲畜产食品工艺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2008.
⑳水产品加工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参编,2010.
六、联系方式
手机:13572985987
E-mail:lzc20000@163.com; 957976900@qq.com
办公室电话(传真):029-8709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