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河子大学020204金融学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石河子大学020204金融学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石河子大学020204金融学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20204金融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22经济学

一、考试性质

《经济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30分;简答题约60分;论述题约60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上篇——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导论

1、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人假设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联系、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3、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二)供求理论

1、需求、影响需求的诸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定理、需求与需求量变动

2、供给、影响供给的诸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定理、供给与供给量变动

3、均衡的含义、均衡价格的实现、供求定理

4、弹性概念、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

5、弹性理论的应用

(三)消费者理论

1、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分析

(四)生产者理论

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各种产量含义、各种产量曲线及其相互关系、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分析

3、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五)成本理论

1、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曲线:长期与短期的定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变动规律、短期成本与短期产量曲线的关系

3、长期成本曲线: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和一般特征

(六)市场结构理论

1、不同市场的划分依据及特征

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行业及厂商需求曲线、厂商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的短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

3、垄断市场厂商均衡: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与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给、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歧视

4、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5、不同市场效率的比较

6、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平等和效率

(七)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条件

3、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八)市场失灵与经济政策

1、垄断与低效率、寻租

2、外部影响、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对策

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选择理论

4、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下篇——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

3、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总量的关系

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5、GDP核算体系的缺陷

(二)国民收入短期决定理论

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I-AE模型: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各种乘数与计算

2、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IS曲线的数学推导、IS曲线的移动、流动偏好与货币需求、LM曲线的数学推导、LM曲线的移动、凯恩斯陷阱、IS-LM模型及其分析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充分就业、失业及其衡量指标、自然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

2、财政的构成与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

3、财政政策效果分析、挤出效应

4、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5、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五)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核算方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推导、基本公式、稳态分析、资本黄金分割律3、经济周期的含义、图形与特点、乘数-加速数模型

货币金融学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货币金融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石河子大学经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金融学是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教育必修课程。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运用金融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对象

参加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型比例:满100分。选择题15%,判断改错题5%,计算题10%,简答题40%,论述题30%。

四、主要参考书目

1.《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黄达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

2.《货币金融学》.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货币银行学》.艾洪德、范立夫.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1.货币与货币制度

了解中外货币起源的学说,掌握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掌握货币形态的演变、最新发展及其演进中蕴含的内在规律,认识各种货币形态的特点,掌握货币的职能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熟悉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欧元对货币制度发展的意义。

2.信用

掌握信用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高利贷存在的理由和现实表现,掌握我国当前的民间借贷出现的背景及其性质,了解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经济行为主体在信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等信用形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信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理解股份公司与信用的关系。

3.金融

理解和掌握金融一词在不同场合的用法和内涵、金融范畴的形成和界定,了解金融学科的内容和层次。

4.利息和利率

认识利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利息的来源与实质,理解利息和收益资本化的关系,掌握单利与复利、现值和终值的计算方法,掌握各种利率的内涵,理解和掌握利率决定的不同理论观点,理解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了解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理解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理解利率的作用。

5.外汇与汇率

掌握外汇的概念,了解外汇管理的内容,理解货币的兑换问题,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熟悉不同种类的汇率,掌握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和掌握汇率与物价、汇率与利率的关系,理解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掌握各种汇率决定理论,掌握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理解汇率风险。

6.金融市场概述

熟悉金融市场的概念、类型,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及金融资产的特征,掌握货币市场的特点,了解货币市场的类型,掌握资本市场的特点、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了解资本市场的结构,理解基本衍生工具的种类,理解投资基金的种类、区分不同基金,了解外汇市场,了解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的概念,了解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

7.金融中介概述

了解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范围,理解和掌握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了解西方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及各类机构的特点及业务范围,掌握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及各类机构的特点及业务范围,熟悉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责特点。

8.存款货币银行

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商业银行的作用、类型,了解其组织制度,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种类,理解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存在的问题,理解推动金融创新的原因,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了解不良债权的含义及债权质量分类法,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与问题,掌握《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了解《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内容。

9.中央银行

掌握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了解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国家加强对中央银行的控制理论依据及其手段,了解中央银行的类型,了解中央银行的特点,掌握中央银行职能,熟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并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掌握加深对中央银行职能的理解,掌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并能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10.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了解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的历史必然性,熟悉现代信用货币的基本形态,理解和掌握存款货币创造模型与创造乘数,会计算派生存款和存款创造乘数,理解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权力这一原理,掌握基础货币的概念及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掌握货币乘数的概念、公式及决定因素,了解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优越性,理解现代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是双层次货币创造结构,是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11.货币需求

理解和掌握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模型及其异同点,理清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脉络,了解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应用,理解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含义,理解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必须结合,理解和掌握微观主体资产选择行为与货币需求决定的关系。

12.货币供给 2学时

熟悉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掌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及意义,掌握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和控制工具,理解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熟悉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了解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1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掌握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理解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的关系,掌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理解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了解市场总供需均衡是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

14.开放经济的均衡

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国际收支调节方式、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及其作用,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了解外债规模的确定,掌握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的联系,理解对外收支与市场总供求的联系。

1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度量,掌握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成因及其治理,理解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掌握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16.货币政策

掌握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熟悉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构成,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使用情况,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了解影响货币政策运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和掌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配合模式。

证券投资学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证券投资学》主要介绍现代金融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兼顾运用金融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现实金融投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证券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重点掌握现代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证券市场的关注度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题型:

1.概念辨析(30%);2.简答题(40%);3.论述题(30)。

三、参考书目:

1.《投资学》,李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2.《投资学》,滋维博迪,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四版

3.《投资学》,朱宝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二版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1.投资的环境

了解金融系统的构成,理解金融系统的运行机制,掌握金融系统的重要作用,掌握金融系统中的投资主体、投资对象与投资的中介。

2.证券市场

了解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与发展趋势,掌握证券的发行与流通市场,掌握证券交易程序和交易方式。

3.证券投资基本分析

了解证券基本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基本分析的作用机制,掌握基本分析的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掌握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的基本方法。

4.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了解技术分析的基本内容,理解技术分析的分析特点和缺点,掌握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等各种分析工具的判研方法。

5.投资组合理论

了解投资组合的基本过程,理解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的机理,掌握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衡量方法,掌握最优投资组合的构建过程与构建方法。

6.证券定价模型

了解证券定价的重要作用与主要方法,理解各种定价方法的基本思路,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素模型、套利定价模型、股利贴现模型等各种定价方法的应用。

7.固定收益证券

了解债券投资的基本策略,理解利率期限结构,掌握债券收益与风险的衡量,掌握积极投资策略与消极投资策略的内容,掌握利率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8.有效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

了解有效市场理论的发展与行为金融的研究内容,理解有效市场理论的内涵,掌握不同层次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掌握我国金融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9.投资组合绩效评估

了解组合业绩评估的基本方法,理解各种绩效评估方法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掌握投资组合的业绩评估与贡献分析方法,掌握积极资产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商业银行经营学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商业银行经营学》是高等教育金融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着重阐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及其经营原则、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包括负债业务、现金资产业务、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其他业务和国际业务的经营要点,一般掌握银行商业和服务的定价,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的定价方法,掌握银行筹措资本的途径、银行监管和银行控制经营风险的策略,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中的相关问题,评价银行经营效果,达到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题型:

1.简答题(20%);3.案例分析题(80%)。

三、参考书目:

1.《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庄毓敏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理论与实务》 李斌 张海鹏主编,白山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1.商业银行导论

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理解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掌握商业银行的作用和组织结构。

2.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理解银行资本的性质与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资本的构成、资本的筹集与管理。

3.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存款的种类和构成、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分析;理解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掌握商业银行存款的定价、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管理。

4.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现金管理的目的和原则;理解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需求;掌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管理、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流动性需求与来源的协调管理。

5.贷款政策与管理

商业银行问题贷款的发现和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现状;理解银行贷款的种类和组合;掌握商业银行贷款政策与程序、银行贷款审查、贷款的质量评价。

6.企业贷款

企业贷款的种类;理解银行对企业借款理由的分析;掌握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企业贷款的定价。

7.消费信贷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概述;理解住宅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掌握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个人信用评估、消费信贷定价。

8.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理解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掌握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发展;掌握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10.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 3学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含期权期货性质的风险类中间类业务;理解商业银行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掌握商业银行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管理。

11.国际银行业

国际银行业概述、国际结算业务、外汇买卖业务、国际信贷业务;理解跨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国际银行业的监管。

12.电子银行业务及其发展

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兴起、我国电子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理解商业银行主要的电子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的风险。

13.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掌握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

14.商业银行的并购管理

银行的并购动机、银行大规模并购的效应、我国银行并购的现状与发展;理解商业银行并购的价值评估。

15.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现代支付体系的发展趋势、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