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100211妇产科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100211妇产科学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100211妇产科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妇产科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妇产科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殖系统生理10%

(二)妊娠、分娩、产褥及其相关内容(产科内容)45%

(三)妇科常见症状体征、疾病及诊查相关内容(妇科内容)45%

4)题型结构

a: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填空题,2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c: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d: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e:病历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殖系统生理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二)妊娠、分娩、产褥及其相关内容(产科内容)45%

1.妊娠生理

2.妊娠诊断

3.产前保健

4.正常分娩

5.正产产褥

6.妊娠时限异常

7.妊娠特有疾病

8.妊娠晚期出血

9.多胎妊娠与巨大儿

10.羊水量异常

11.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

12.胎儿窘迫于胎膜早破

1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4.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5.异常分娩

16.分娩期并发症

17.异常产褥

(三)妇科常见症状体征、疾病及诊查相关内容(妇科内容

1.妇科病史及检查

2.异位妊娠

3.外阴及阴道炎症

4.宫颈炎症

5.盆腔炎性疾病

6.宫颈肿瘤

7.子宫肿瘤

8.卵巢肿瘤

9.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10.生殖内分泌疾病

11.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2.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1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4.计划生育

三、参考书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乐杰主编第七版版《妇产科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诊断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问诊10%

(二)体格检查40%

(三)实验诊断40%

(四)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10%

4)题型结构

a:单选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b:填空题,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c:名词解释,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d: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e:病历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问诊

考试要求:

1熟悉问诊的内容。

2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1.问诊的重要意义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3).现病史4).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及生育史、月经史、家族史5).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疾病。

4.症状学:

(1)发热::原因,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2)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1)头痛2)胸痛3)腹痛4)腰痛5)关节肌肉痛。

(3)呼吸困难:肺源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

(4)咳嗽与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5)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6)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7)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

(8)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二)体格检查

考试要求:

1.头颈部检查:熟悉头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

2.四肢检查: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的方法。

3.肺部检查:掌握望、触、叩、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4.腹部检查:掌握正常腹部的形态、分区和体表标志,掌握常见腹部的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5.心脏检查:掌握正常心脏心尖搏动位置,心脏各瓣膜区听诊位置,掌握常见心脏的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1)头颈、脊柱四肢

1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2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3口腔检查及临床意义。

4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5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2)胸部检查

1掌握胸部常用的体表标志及临床意义

2肺和胸膜的界限

3掌握胸壁的检查内容

4正常及异常胸廓的形态、特点

5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6乳腺癌与急性乳腺炎、良性乳腺肿瘤的鉴别

7正常的呼吸运动及呼吸频率

8三凹征及临床意义

9潮式呼吸及临床意义

10、间停式呼吸及临床意义

11、触诊的内容

12、呼吸运动异常的临床意义

13、语颤产生的机理

14、语颤产生的前提条件及语颤的影响因素

15、胸膜摩擦感

16、叩诊的方法与分类

17、叩诊音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18、肺界的叩诊及临床意义

19、听诊的注意事项

20、听诊的主要内容

21、呼吸音的分类、听诊特点、分布及产生机理

22、异常呼吸音的意义

23、罗音的分类及产生机理

24、湿性罗音的听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25、干罗音的听诊特点、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26、语音共振的分类、产生机理、听诊部位及临床意义

27、胸膜摩擦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8、硬币叩击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腹部检查

1腹部的范围、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望诊的内容。

3腹部外形异常。

4胃形、肠形、蠕动波的临床意义。

5腹部触诊的手法。

6腹部触诊的内容顺序。

7脏器的触诊、包块的触诊、腹膜刺激症。

8正常腹部叩诊音。

9肝脏的叩诊、腹水的叩诊。

10腹部听诊的内容。

11正常肠鸣音。

12异常肠鸣音及其临床意义。

4)心脏检查

1心脏望诊的内容,心尖搏动正常位置、范围及其变化的意义。

2心脏望诊所能发现的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心脏触诊方法、内容、震颤产生机制及心前区各部位出现震颤的临床意义。

4心包摩檫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5叩诊方法、心浊音各部分组成及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6心脏听诊的内容、各个听诊区的位置。

7房颤听诊的三个不一致、心音的发生机制。

8第一心音和第二的鉴别、额外心音的临床意义、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9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各部位杂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实验诊断

(1)血液常规检查

考试目标:

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其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了解上述各项检验的检验方法。

2.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以及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各项平均指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掌握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参考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理变化,以及病理性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

3.红细胞形态病理性改变(红细胞大小、形态及嗜血性的改变)、以及出现核残余物及有核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2)、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1.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3.各类白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5.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6.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5)、网织红细胞计数:染色原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6)、简介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原则。

7)、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2.红细胞沉降率的参考值及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

(2)粪便与尿液常规检查

考试目标:

1、掌握尿液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2、熟悉粪便检验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3、熟悉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1)、尿液检验

1.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2.尿液检查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a一般性状:尿量、外观、气味、酸碱反应、比重。

b化学检查:蛋白质、糖、酮体。

c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结晶体。

2)、粪便检验

1.粪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2.粪便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a一般性状检查:颜色、性状、气味及肉眼所见。

b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卵、原虫、脂肪滴及食物残渣等。

c隐血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3)肾功能检查

考试目标:

熟悉常用肾功能试验的方法与其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

3浓缩稀释试验。

4尿渗量测定。

5渗透溶质清除率测定。

6自由水清除率测定。

(4)肝功能检查

考试目标:

熟悉常用肝功能试验的方法与其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甲种胎儿蛋白。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定量测定,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

3、血清酶学检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单胺氧化酶等测定。

4、染料排泄功能检查:靛氰绿滞留试验。

5、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6、肝功能试验的选用原则。

(5)血栓与止血障碍检查

考试目标:

1、熟悉引起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

2、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检验法的检验原理和临床意义。

3、熟悉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选用原则及实验室诊断步骤。

考试内容:

1、正常止血与凝血机制。

2、常用的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的检验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简介抗凝物质、纤维蛋白溶解的实验室检查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选用原则及诊断步骤。

(6)体腔液检查

考试目标:

1、掌握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掌握浆膜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3、了解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的适应症、检验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了解精液及前列腺液检验的适应症、检验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考试内容:

1)、脑脊液检验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及标本采集。

2.检验内容:

a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透明度、凝固物。

b化学检查:蛋白定性及定量、糖定量、氯化物定量。

c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

d细胞菌学检查。

e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浆膜腔积液检查

1.检验内容:

a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透明度、凝固度、比重等。

b化学检查:粘蛋白定性试验、蛋白定量。

c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肿瘤细胞检查。

2.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及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3)、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1.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的适应症及标本的采集。

2.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内容:

a一般性状检查:十二指肠液A、B、C胆汁的量、颜色、透明度、性状等。

b显微镜检查:细胞、粘液、结晶、寄生虫及虫卵等。

c细菌学检查。

4)、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

1.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的适应症,标本的采集及送检。

2.精液检验内容:

a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透明度、粘稠度和液化时间、酸碱度。

b显微镜检查:精子计数、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精子形态及精液的细胞学检查。

3.前列腺液检验内容:

a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透明度、性状。

b显微镜检查:卵磷脂小体、血细胞及上皮细胞、前列腺颗粒细胞淀粉样体、精子、滴虫、肿瘤细胞等。

(四)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考试目标:

1.掌握病历书写要求,能正确书写病历

2.熟悉心电图慨念及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3.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

4.熟悉心电图坐标及测定方法。

5.掌握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名称;代表意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6.熟悉心电轴、钟向转位及其临床意义。

7.熟悉心率的计算方法。

8.熟悉各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9.掌握心电图的正确操作。

10.熟悉超声波诊断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范围;

11.熟悉常见的肝.胆疾病的典型波型

考试内容:

1).心电图诊断:

1、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电图慨念、发生原理、常用导联、心电图测量方法及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3、心电轴、钟向转位、心率的慨念及其临床意义。

4、几种常见心电图的特征及诊断要点∶

a心房、心室肥大。

b心肌梗塞。

c正常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d期前收缩;

e异位性心动过速;

f扑动与颤动;

g心脏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

h预激综合征;

i逸搏和逸搏心律。

2)超声诊断

1.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和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2.超声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其临床运用价值;

3.超声诊断前的准备及常见疾病的声像图特点。

三、参考书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教材《诊断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病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绪论1%

(二)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5%

(三)损伤的修复5%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5%

(五)炎症6%

(六)肿瘤7%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8%

(八)呼吸系统疾病10%

(九)消化系统疾病10%

(十)造血系统疾病8%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10%

(十二)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10%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5%

(十四)神经系统疾病5%

(十五)传染病和寄生虫病5%

4)题型结构

a: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b: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c: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d: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e:病历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绪论

考试要求:掌握病理学的概念;了解病理学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病理学的发展。

考试内容:病理学的概述、内容和任务及研究方法。

(二)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考试要求:掌握适应的基本定义、常见类型及形态学特点;掌握损伤的基本定义和形态学特征;掌握坏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形态学改变;掌握坏死的结局、特点;熟悉细胞凋亡和老化的概念和形态特点。

考试内容:1.萎缩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结局;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2.细胞损伤的概念、原因、机制、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特点。3.坏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分类及结局。4.细胞凋亡和细胞老化的概念、形态特点及意义。

(三)损伤的修复

考试要求:再生的概念、种类,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作用和危害。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和类型。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考试内容:1.再生的概念、分类;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2.肉芽组织概念、作用及结局、疤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后果。3.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和类型。4.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的四个阶段: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的特点。5.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考试要求:掌握充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掌握肝、肺淤血的病变特征;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过程、形态特点,血栓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掌握栓子、栓塞的概念、类型和栓子的运行方向;掌握常见栓塞的常见原因和后果;掌握梗死的概念、原因、类型和病变特征;熟悉出血的病变、类型和后果。

考试内容:1.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后果。2.慢性肝、肺淤血的病变特点。3.出血的概念及类型。4.血栓的概念、形成的条件和机制、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5.栓塞的概念和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6.梗死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其类型;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五)炎症

考试要求:掌握炎症的概念和基本病理变化;掌握炎症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掌握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急性炎性的基本过程;掌握急性炎症的基本类型、形态特征,结局及意义;掌握一般慢性炎症和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特点。

考试内容:1.炎症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2.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作用。3.急性炎症的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炎症的经过和结局。3.慢性炎症:一般慢性炎症的病变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概念、形成条件和组成。

(六)肿瘤

考试要求: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掌握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特点。掌握肿瘤异型性的概念、形态学要点。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扩散途径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掌握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原则。掌握常见的癌前疾病(病变)及原位癌的特点;熟悉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生长的动力学、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熟悉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熟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熟悉常见的上皮源性和间叶源性肿瘤的名称、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了解肿瘤病因及发病学。

考试内容:1.肿瘤的概念,国内、外肿瘤的发病、治疗和研究状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本质区别。2.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生长分数及异质化,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对机体的影响,癌与肉瘤的区别。4.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常见肿瘤(如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移行上皮细胞癌、纤维瘤、脂肪瘤、脉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骨肉瘤及畸胎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4.肿瘤的病因及发病学。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基本病变、结局和临床病理联系。掌握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类型、病理变化及后果;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特征。掌握心瓣膜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的变化。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和结局。

考试内容: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2.冠心病的类型及病变,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类型、病变及后果。3.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各期的病理变化及后果,恶性高血压的特点。4.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关节炎的病理变化。5.心瓣膜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6.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八)呼吸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变化、发病机理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硅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分期原则。掌握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变特点和组织学类型。掌握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理。

考试内容:1.肺炎的概念及常见类型。大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联系、并发症。小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间质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病理改变要点。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3.硅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分期原则。4.鼻咽癌病因、病变特点、扩散途径及结局。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扩散途径、临床病理联系。

(九)消化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基本类型和病理变化特点。掌握慢性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变特征及合并症。掌握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酒精性肝病的病理变化。掌握食管癌、胃癌、肝癌及大肠癌的类型及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各型阑尾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了解食道炎症、非特异性肠炎、胆囊炎与胆石症、胰腺炎、肠梗阻、肠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肝代谢性疾病与循环障碍。

考试内容:1.急性胃炎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类型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2.消化性溃疡病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结局与合并症。3.非特异性肠炎的类型、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4.阑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5.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及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6.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门脉高压症、肝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坏死后性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化病理变化要点。7.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病因、病理变化(早期、中晚期胃癌概念、分型及主要特点)、扩散及组织发生。8.原发性肝癌概念、病因、病理变化(早期肝癌的概念、晚期肝癌的分型及特点、组织学类型)、扩散。

(十)造血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熟悉淋巴样肿瘤及髓样肿瘤的概念及常见类型;了解白细胞非肿瘤性疾病,了解组织细胞肿瘤。

考试内容: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主要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病变特点。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的特征和临床病理联系,掌握肾盂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肾肿瘤的常见类型和病理变化。

考试内容:1.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病理变化、超微病理、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2.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3.肾癌、膀胱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二)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癌的概念、病变特点和分级。掌握滋养层细胞疾病及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扩散与转移特点;熟悉卵巢粘液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子宫体肿瘤和病理变化;了解阴茎癌的病理变化。了解性索间质肿瘤的类型,了解常见的前列腺疾病、男性乳腺发育、了解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变化。

考试内容:1.子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及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2.子宫体疾病的病变特点。3.滋养层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4.卵巢肿瘤的常见类型及病变特点。5乳腺增生性疾病的病变特点。6.乳腺癌的病变、蔓延及转移、临床病理联系。7.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特点。8.阴茎癌的病变特点。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弥漫性毒性及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掌握甲状腺腺瘤的病理变化及病理类型,掌握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转移特点;熟悉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了解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胰岛细胞瘤的基本病变特点。了解APUD肿瘤的概念。

考试内容:1.下丘脑和垂体疾病:尿崩症的概念。垂体功能低下和亢进的概念、病因和类型。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概念。垂体腺瘤的类型和病变。2.甲状腺疾病:非毒性和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甲状腺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甲状腺腺瘤和腺癌的类型和病变。3.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柯兴(Cushing)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概念、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腺癌的病变。肾上腺髓质肿瘤的病变特点。4.糖尿病、胰岛细胞瘤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APUD瘤的概念。

(十四)神经系统疾病

考试要求: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肿瘤,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

考试内容: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概念、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与结局。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念、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3.海绵状脑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4.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脑膜瘤、视网膜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五)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考试要求: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肺外器官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型的病变特点。掌握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的病因,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了解麻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深部真菌病的常见类型;掌握阿米巴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病变部位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肺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包虫病的传播途径、病变部位、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考试内容:1.结核病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2.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概念、病变特点,病变的发展与转化。继发性肺结核病概念、病变特点、类型及病变要点和结局。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的病变要点。肺外结核病:肠(溃疡型与增生型)、泌尿系统、骨与关节、脑膜炎、腹膜炎、淋巴结结核病变特点。3.伤寒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4.细菌性痢疾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5.麻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变。6.流行性出血热病因、传播途径、病变、发病机制。7.淋病、尖锐湿疣、梅毒及艾滋病的病变特点。8.常见真菌病的病变特点。9.阿米巴病、血吸虫病、丝虫病、肺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三、参考书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李玉林主编第七版《病理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