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02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02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大纲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502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外语》考试大纲

(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语法词汇约20%

完型填空约10%

翻译约15%

阅读理解约40%

写作约15%

(二)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60%;

主观题约40%

二、考试说明

本大纲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第二外语部分的考试大纲。本大纲规定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外语(第二外语)部分的内容、形式、时间和计分方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考生应将试题的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未写在答题纸上的答案视为无效。

三、考试内容

1.选择题

占总分20%:共20小题,每题1分。考查考生的基本语法、句法和词汇能力。

2.填空题

占总分10%:共10小题,每题1分。每题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有1-2个空白,要求考生填写正确答案。意旨考查考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固定搭配的认知能力。

3.翻译

占总分15%:共5小题,每题3分。如果是外文译成中文,每题为一个较为复杂,稍有难度的完整句子;如果是中文译成外文,句子难度会有所降低。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理解、翻译和表达能力。

4.阅读

占总分40%:本部分包含两篇文章,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科普、日常生活,第一篇约500单词左右,题型为"选择题",针对文章内容设有若干个问题,每题设有ABCD四项选择,考生从中选择正确答案,分值为20分;第二篇约300单字左右,题型为"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设有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问题要求,用所测试的语种书写答题。目的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书面表达能力。

5.作文

占总分15%:要求考生根据试卷上提供的信息写一篇长度约为100单词左右的文章,要求文章必须有1-2个从句结构的句子。重点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本题15分:优秀为12-15分;良好为10-12分;及格为9分。

四、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语法知识

考核考生对语法(包括句法)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常见语法现象和规则的熟练驾驭程度。

词 汇

以2000--2500个大学四级核心词汇为主要依据,兼顾其他非专业外语大学本科程度外语教材的词汇。考生应熟记大学二、三级词汇的词义,搭配及用法。

(二)语言运用

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不同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并能理解其主旨和表达的具体信息和概括性结论;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及其他暗示来推测词义;理解通篇结构以及段落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区分论点和论据、事实和作者的看法。

翻译

考查考生选择恰当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来准确表达意思的能力;适当考查考生对增、减、变词义、断句和合句等翻译的基本技巧的运用能力。

词语 填空

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要求考生辨别语言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掌握用于一定语境中的语言规范。该部分测试重点包括语法结构, 固定搭配, 近义词辨别, 逻辑关系, 上下文推理, 语篇连接等。

写作

考查考生用外语书写各类应用文、尤其是议论性和论说性文章的能力。能对熟悉的话题进行描述,并表述自己看法。评价考生在缜密审题基础上正确立论、恰当选材支持其论点、合理组织篇章结构、正确选择词汇和句型、遵循语法规则等写作能力,并具有一般科普、日常生活类文章的书写技能。

注:根据语种不同题型和分值可能会有小范围的调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英语》考试大纲

《综合英语》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本大纲规定了《综合英语》考试的形式、内容、时间和计分方式。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含试题和答题纸,试题答案未写在答题纸上的视为无效。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词汇与结构约15%

阅读理解约25%

完形填空约15%

改错约5%

修辞约10%

英汉互译约10%

写作约20%

(二)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60%

主观题约40%

三、考试内容

本考试共六个部分:词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改错、修辞、英汉互译、写作。

(一)词汇与结构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运用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的能力。

2)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由20题组成,每题有四个选择项。题目中约80%考点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约20%为语法结构。

3)测试要求:

熟练掌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对一级至八级规定的10000词汇及其搭配。

(二)阅读理解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考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50个单词。

2)测试要求:

(a)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b)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c)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d)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3)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由4-5篇阅读材料组成。阅读材料约含3000个单词。每篇材料后有若干道多项选择题。考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

4)选材原则:

(a)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b)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c)关键词汇基本上不超出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对一级至八级规定的范围。

(三)完形填空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2)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写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3)测试形式:

本题为主观题。在一篇250词左右、题材常见、难度中等的短文中留有2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根据上下文填写所缺的词语,填空的词包括结构词和实义词。

(四)改错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测试要求:

能运用语法、词汇、修辞等语言知识识别所给短文内的语病并提出改正方法。

3)测试形式:

本部分由一篇约250个单词的短文组成,短文中有10行标有题号。该10行内均含有一个语误。要求考生根据"增添"、"删除"、或"改变其中的某一单词或短语"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改正语误。本部分为主观试题,共10题。

(五)修辞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掌握和运用修辞知识的能力。

2)测试要求:

能认知并简单分析英语常用的修辞手段。

3)测试形式:

本部分由5个句子构成。每个句子含有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段。要求用英文写出修辞格并简单分析其具体的运用。本部分为主观试题,共5题。

(六)英汉互译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英汉互译的能力。

2)测试要求:

能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译文要求意思表达准确,文体风格恰当。

3)测试形式:

本部分英译汉和汉译英段落各一段,每个段落长度约3-5句话。

(七)写作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用英语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2)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所给的题目及具体要求,完成一篇命题作文。文章主题以大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主,不涉及某一方向的专业知识。文章体裁以说明与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描述。内容要求: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恰当,无明显偏题。语言要求:语言通顺,表达得体,语法正确,句式多样,用词恰当,词汇丰富,语篇连贯,使用标准的语言表述,不过多使用俚语。

3)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主观题,考生根据所给提示或题目完成一篇300单词左右的英文作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语言学约50%

英美文学约50%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问答题约70%

三、考试内容:

语言学部分

(一)语言学导论

考试内容1)了解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2)了解语言的定义、起源、特征、功能。3)理解语言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描写与规定、共时与历时、语言和言语、能力与表现。

(二)语音

考试内容

1)理解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差异。

2)了解语音的发生与感知,发音器官,国际音标,辅音,元音,语音的描写,协同发音。

3.了解音位理论和音位变体、音系规则,区别特征,音节,重音,语调,声调。

(三)词汇

考试内容

1)理解词的含义,词的识别,词的分类。

2)掌握词的构成,语素,屈折,派生,义素、音素和语素的关系。

3)了解词的变化。

(四)句法

考试内容

1)理解句法关系:位置关系,替换关系,同现关系;语法结构:语法结构,直接成分,内向结构、外向结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

2)掌握句法功能:主语,谓语,宾语,词类和功能的关系;语法范畴:数、性、格,一致关系。

3)掌握语句构成:短语,小句,语句;递归性:连接,嵌入;句法之外:句子的连接,衔接手段。

(五)语义学

考试内容

1)了解词汇语义学:"意义"的意义,指称论,涵义关系,成分分析。

2)了解句子语义学:组合理论,逻辑语义学。

(六)语言与认知

考试内容

什么是认知?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识解,范畴化,图式理论,隐喻,转喻,整合理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产生。

2)掌握认知语言学:识解,范畴化,图式理论,隐喻,转喻,整合理论。

(七)语言、文化、社会

考试内容

1)了解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语言民俗学,标准语和方言,礼貌原则,语码选择,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2)掌握文化语言学: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类语言学,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跨文化交际。

(八)语用学

考试内容1)理解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分工。2)了解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叙事句,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含义。3)理解后格赖斯理论:关联理论,霍恩的两原则理论,莱文森的三原则理论。

(九)语言与文学

考试内容

1)理解文学语言:凸显,语法形式,比喻,文学语言的分析。

2)掌握诗歌语言:诗歌音律,音步,诗歌的传统形式,诗歌音律的功能,诗歌语言的分析。

3)了解小说语言:虚构文学,视角,言语和思想的表达,风格,小说语言分析。

4)了解戏剧语言:戏剧分析,戏剧语言分析,戏剧文本分析。文学语言分析的认知方法。

英美文学部分

(一)考试目的:考察学生英美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具体包括对英国、美国文学史的了解以及对英美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英美著名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初步赏析能力。

(二)考试要求:

1)学生应该掌握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自的发展脉络;

2)了解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3)能阅读理解重要作家主要作品的选文;

4)初步具备鉴赏文学原著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英国文学

1)TheRenaissancePeriod(WilliamShakespeare,FrancisBaconandtheirrespectiveworks

2)Literatureinthe17thCentury(JohnDonne,JohnMilton,JohnBunyanandtheirrespectiveworks)

3)TheEnlightenmentPeriod(novelsandthefirstgreatnovelists)

4)TheRomanticPeriod(mainromanticsandtheirrespectiveworks)

5.)TheRealisticPeriod(theimportantrealistsandtheirrespectiveworks)

6)TwentiethCenturyLiterature(mainwritersofthiscenturyandtheirrespectiveworks)

美国文学

1.)Puritanism(thebackgroundofPuritanismandAnneBredstreet)

2.)Enlightenment(thebackgroundofEnlightenmentandBenjaminFranklin,ThomasJefferson,ThomasPaineandseveralotherminorwriters)

3.)EarlyRomanticism(JamesF.CooperandWashingtonIrvingandtheirrespectiveworks)

4)Transcendentalism(Transcendentalism,EmersonandThoreau)

5)HighRomantics(E.A.Poe,Whitman,Dickinson,Hawthorne,Melvilleandtheirrespectiveworks)

6)Realism(importantrealistsandtheirrespectiveworks)

7)Naturalism(Naturalism,CraneandDreiser)

8)TheLostGeneration(mainwritersoftheLostGenerationandtheirrespectiveworks)

9)TheBeatGeneration(themainwritersoftheBeatGenerationandtheirrespectiveworks)

10)BlackAmericanLiterature(BlackAmericanLiterature)

11)AmericanDrama(Americanplaywrightsandtheirrespectiveworks)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俄语》考试大纲

《综合俄语》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地质矿产俄语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本大纲规定了《综合俄语》考试的形式、内容、时间和计分方式。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含试题和答题纸,试题答案未写在答题纸上的视为无效。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词汇与结构约25%

阅读理解约35%

完形填空约25%

改错约15%

(二)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85%

主观题约15%

三、考试内容

本考试共四个部分:词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改错。

(一)词汇与结构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运用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的能力。

2)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由30题组成,每题有四个选择项。题目中约80%考点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约20%为语法结构。

3)测试要求:

熟练掌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一级至八级规定的词汇及其搭配。

(二)阅读理解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考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

2)测试要求:

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3)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和回答问题两种形式,由4-5篇阅读材料组成。阅读材料约含3000个单词。每篇材料后有若干道多项选择题和/或问答题。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问答题要求考生根据所读材料内容对问题进行回答,共3题。

4)选材原则:

(a)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b)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c)关键词汇基本上不超出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一级至八级规定的词汇范围。

(三)完形填空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2)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写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3)测试形式:

本题为主观题。在一篇350个词左右、题材常见、难度中等的短文中留有15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根据上下文填写所缺的词语(要求语法形式正确),填空的词包括结构词和实义词。

(四)改错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测试要求:

能运用语法、词汇、修辞等语言知识识别所给短文内的语病并提出改正方法。

3)测试形式:

本部分由一篇约300-350个单词的短文组成,短文中有10处标有题号。每处均含有一个语误。要求考生对语误进行改正。本部分为主观试题,共10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俄语翻译与写作》考试大纲

《俄语翻译与写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地质矿产俄语研究方向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本大纲规定了《俄语翻译与写作》考试的形式、内容、时间和计分方式。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俄汉互译约50%

俄语写作约50%

(二)题型比例

俄汉互译约50%

俄语写作约50%

三、考试内容:

(一)俄汉互译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俄汉互译能力。

2)测试要求:

能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译文要求意思表达准确,文体风格恰当。

3)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主观题,包括俄译汉和汉译俄文章各一篇,俄语文章约4500-5000印刷字符,中文文章约300-350字。

(二)写作

1)测试目的:

测试考生的俄语写作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用俄语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2)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所给的题目及具体要求,完成一篇命题作文。作文主题以大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主,不涉及某一方向的专业知识。文章体裁以说明与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描述。内容要求: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恰当,无明显偏题。语言要求:语言通顺,表达得体,语法正确,句式多样,用词恰当,词汇丰富,语篇连贯,使用标准的语言表述,不过多使用俚语。

3)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主观题,考生根据所给提示或题目完成一篇300单词左右的俄语作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