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学院导师介绍:朱永强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学院导师介绍:朱永强

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学院导师介绍:朱永强

考研时间: 2013-07-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朱永强,1975年8月生,男,讲师,博士(后);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获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获车辆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评为讲师,2007年8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获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评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做博士后研究。

一、研究方向与成果:

近年来一直从汽车动力学、汽车电子、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参与10余项教学研究立项和实验立项,获山东省科技奖励1项,国家专利多项,参与编写教材2部;在《系统仿真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EI收录7篇。

培养已毕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名。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多轴汽车多模式转向方式的控制研究,结合多轴汽车线控转向控制方式、及电动轮助力转向模式,提出多种转向模式,提高汽车的机动灵活性,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的转向稳定性,并结合电动轮助力技术,降低转向操纵的难度,对多轴汽车的转向控制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2)多轴汽车电动轮驱动控制研究,可根据车辆转向模式的需要,单独控制每个车轮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使车轮对地面附着系数的利用达到最佳,避免车轮的驱动打滑和转向时的轮胎滑移,降低油耗和轮胎磨损。对揭示多轴汽车车轮力矩控制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5128):“基于电动轮式的多轴汽车转向及车轮驱动控制的研究”,2011.01~2013.12,20万元,第1位。

2.2007年青岛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C2007-091):“基于虚拟试验系统的多轴汽车全轮转向研究”,2008.01~2009.12,3万元,第1位。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6F06):“多轴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2006.01~2007.12,4万元,第6位。

三、代表性科研论文:

[1]Yong-qiangZhu,Ping-xiaZhang.SteeringAnalysisofMulti-axleVehicleBasedonADAMS/VIEW.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EngineeringMaterialsandTechnology,2012,Vols.538-541,p2878-2881.

[2]ZhuYong-qiang,ZhangPing-xia.TheAnalysisofDoublePhaseSteeringControlMechanismofMulti-axleVehicle.TheInternationalWorkshoponEngineeringTechnologyandEngineeringManagement,2012,Vol.7,p5281-5283.

[3]YongqiangZhu,PingxiaZhang,HaiyuanZhang.VirtualExperimentationAnalysisofWholeWheelSteeringofFive-axleVehicle.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lidStateandMaterials,2012,vol22,p.105-110.

[4]ZhuYong-qiang,ZhanPing-xia,ZhangHai-yuan.TheVibrationAnalysisofDriveShaftBasedonSolidWorks.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Infor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2011,vol4,p.3761-3764.

[5]ZhuYong-qiang,ChenQuan-shi,ZhangPing-xia.TheResearchofStabilityPerformanceofFive-axleWholeWheelSteeringVehiclesWithElectricWheelBasingonDirectYawControlSystem..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umer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s,2012,vol1,p.705-708.

[6]ZhuYong-qiang,ChenQuan-shi,ZhangPing-xia.TheResearchofStabilityPerformanceofFive-axleAllWheelDrivingVehiclesWithElectricWheelsBasingonDirectYawControlandTractionControlSystem.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umer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s2012,vol2,p.1451-1454.

[7]ZhuYong-qiang,ChenQuan-shi,ZhangPing-xia.TheAnalysisofOvertakingofWholeWheelSteeringIn-PhaseofMulti-AxleVehicle.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nicalEngineeringandMaterials2012,vol54,p.1619-1622.

[8]朱永强,高利,张平霞.多轴汽车双相位转向性能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193-6196。

[9]朱永强,高利,张平霞.多轴汽车同相位全轮转向摆振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6):1505-1507。

[10]朱永强,高利,张平霞,王树凤,柴山.五轴汽车双相位转向性能对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3):527-530。

[11]朱永强,高利,张平霞.挖掘机动态力学仿真[J].煤矿机械.2007,28(9):53-55。

[12]朱永强,高利,张平霞.液压尾板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7,28(11):38-39。

[13]朱永强,高利,张平霞.COSMOSMotion在液压尾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35(2):81-82。

[14]朱永强,高利,张平霞,王树凤,柴山.基于双相位转向的多轴汽车控制机构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35(2):30-31。

[15]朱永强,高利,张平霞,王树凤,柴山.驱动桥运动仿真[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35(3):31-34。

[16]朱永强,王露,张平霞.基于3dmax和VRPlatform的虚拟实验室漫游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38(1):87-88,92。

荣誉与奖励:

1.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二等奖,成果名称:USB数据采集器,排名:第四,2005.1

2.山东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名称:ST3160型自卸汽车开发,排名:第四,2000.8

联系方式:

E-Mail:yongqiangzhu@163.com

TEL:15192573638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