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导师介绍:张志新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导师介绍:张志新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导师介绍:张志新

考研时间: 2013-07-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张志新(1973.11.28-),男,博士,湖北黄冈市人。2005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并获博士研究生学历与学位,研究方向:区域与国别经济、农业经济管理。2005年7月以来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是该校商学院国经系教师,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工商管理(MBA)、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等多个领域指导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分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9BJY068)、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6CJJ013)、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10RKGA1044)、山东理工大学校级课题以及参与多项横向课题等项目研究工作,并且已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亚太经济》、《经济问题探索》、《商业研究》、《城市发展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研究文章,到目前为止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近年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简介如下:

一、课题情况

(一)纵向课题:

(1)山东省软科学一般项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RKGA1044)。(主持,4排1)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政府配套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9BJY068)。(主持,5排1)

(3)“西部地区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权的衔接研究”(项目编号:XBB04—D03)。(参与)

(4)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配套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6CJJ013)。(主持,5排1)

(5)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编号:705009)。(主持,4排1)

(6)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707020)。(主持,4排1)

(7)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一般项目: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DYY09040,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参与)

(8)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启动经费资助项目:“山东省制造业强省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706005)(主持,4排1)

(9)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主持,3排1)

(二)横向课题:

(1)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委托项目:“淄博市经济结构调整研究”。(2005.7-2006.3)(参与);

(2)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委托项目:“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2007.5-2007.9)(参与);

(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政府委托项目:“淄博市张店区工业中短期发展规划”(2007.9-2007.12)(参与);

(4)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政府委托项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淄博市高青县发展规划”(2009.4-2009.6)(参与)

(5)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政府委托项目:“高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09.12-2010.12)(参与)

(6)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政府委托项目:“张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0.7-2010.12)(参与)

(7)山东省淄博市政协委托项目:“淄博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10.7-2010.9)(参与)

二、已发论文

[1]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2),第132-136页。

[2]试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J].贵州社会科学,2004(4),第39-40页。

[3]合理配置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 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5),第118-120页。

[4]张志新.论教育发展与延边人力资源的开发[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第46-50页。

[5]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5)第42-45页。

[6]从“权利与义务”谈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5),第65-68页。

[7]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54-58页。

[8]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J].商业研究,2005(18),第182-185页。

[9]关于西部经济增长与人才引进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36-38页。

[10]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7-10页。

[10]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J].亚太经济,2006(4):33-35.

[11]知识产权保护权利滥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新障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0-13页。

[12]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2期,第48-51页。

[13]关于扩大民族自治地方高等教育自治权的法制建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36-38页。

[14]西部地区人才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制度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年9月上旬刊(总第478期):258-259。

[15]农村应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J].中国市场,2006年9月,第12-13页。

[16]中国与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比较及其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10月,第30-31页。

[17]反思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若干问题[J].商业时代,2006年12月,第8—10页。

[18]知识产权在产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业时代,2007年2月,第90—91页。

[19]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1月,第52—56页。

[20]国际技术扩散进程中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2008(1),第24—29页。

[21]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特区经济,2009(2),第161—164页。

[22]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流转与政府政策调适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2010(1):135-139。

[23]中印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0(4):88-92。

[24]硕士生就业困难倒逼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23):188-189。

[25]大国崛起之路:技术引进——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路径带来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0(6):99-103。

[26]Autonomy and Self-discipline: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25-Jun-09, pp205-210.(ISSHP)

[27]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2010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IACEED2010),Energy Procedia 5(2011),pp:1757-1761. (EI)

[28]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 in Practice Teaching,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Engineering,2011(7),pp673-677. (ISSHP)

[29]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2010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IACEED2010),Energy Procedia 5(2011),pp:2065-2071. (EI)

[30]二战后日本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证分析及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3):85-89。

[31]日韩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11(4):82-86。

[32]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Shandong,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g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5),pp151-155. (ISSHP)

[33] Low-carbon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hanges in China's development mode based on the data of 1996-2009 in empirical analysis,2010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IACEED2010),Energy Procedia 5(2011),pp:2025-2029. (EI)

[34]论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当代经济,2011(10):66-67。

[35]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分析——基于山东省1980-2008年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10):16-19。

[36]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行业发展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6):44-49。

[37]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1999-2008年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10):129-133。

三、联系方式:beiji2002@126.com;或(0533)2781500;或18753372517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