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李伟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李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李伟

考研时间: 2012-11-1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李伟(Li Wei),男,1978年9月出生,讲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2004年获得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手机号码:13181955977

邮箱地址:liwei780923@163.com

一、教学工作

承担的课程:古生物地史学、地史学、环境地质学、自然灾害

二、学术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

2002-2002,“济阳坳陷古生界顶面、中生界顶面地层剥蚀量研究及中生界原始地层厚度恢复”,胜利油田,横向;

2004-2004,“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量研究及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胜利油田横向课题;

2005-2006,“华北东部中生界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国家油气专项计划“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编号:XQ2004-03),国土资源部,纵向;

2007-2009,“济阳坳陷反转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纵向;

2007-2008,“济阳坳陷陷反转构造特征及其与叠合盆地演化关系”,胜利油田,横向;

2008-2009,“青东地区构造特征及原型盆地恢复研究”,胜利油田,横向;

2009-2010,“青东凹陷及青南地区成藏体系及成藏富集规律”,胜利油田,横向课题;

2009-2011,“华北海西期以来构造活动与盆地叠合关系研究”,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华北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编号:2009-GYXQ17),国土资源部,纵向;

发表论文

[1]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地质论评,2005,51(5):507-516.

[2] 李伟,吴智平,张明华,郑德顺,周瑶琪,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1-6(EI检索).

[3]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郑德顺,侯旭波,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195):20-24.

[4] 李伟,吴智平,刘华,中、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区演化与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13-16.

[5] 李伟,吴智平,郑德顺,周瑶琪,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分析,中国油气勘探领域新展望,2005,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42-45.

[6]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济阳坳陷古生界、中生界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石油科技论文集,2002,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1-26.

[7] 吴智平,李伟,任拥军,林畅松,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地质学报,2003,77(2):280-286.

[8] 吴智平,李伟,郑德顺,吕洪波,沾化凹陷中、新生代断裂发育及其形成机制分析,高校地质学报,2004,10(3):405-417.

[9] 郑德顺,吴智平,李伟,周瑶琪,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转型期断裂特征及其对盆地的控制作用,地质学报,2005,79(3):386-394.

[10] 陈庆春,吴智平,李伟,济阳坳陷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在物源对比中的应用,地质论评,2003,49(6):622-630.

[11] 吴智平,李凌,李伟,周瑶琪,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的沉积格局及有利油气看探区选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3):330-337.

[12] WU Zhiping, LI Ling, LI Wei and ZHOU Yaoqi. Sedimentary pattern of prototype basin in the deposition period of Laiyang formation and the advantageous area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f Jiaolai basin.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28(2):142-156.

三、获奖情况

科研获奖:

2003年,济阳坳陷古生界顶面、中生界顶面地层剥蚀量研究及中生界原始地层厚度恢复,石油大学(华东)200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2004年,不整合面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及其在含油气盆地中的应用,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四、主要科研方向简介

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叠合关系研究、原型盆地恢复、盆地结构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含油气盆地叠合单元类型区划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原型盆地恢复思路与方法、盆地结构特征描述及其控油作用等方面的系统理论与研究方法体系,尤其对我国东部盆地有着较深的认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