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只是当时已惘然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只是当时已惘然

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只是当时已惘然

考研时间: 2011-07-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相关文章: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初试经验娓娓道来

华东师大社会学考研记—复试终将尘埃落定

可能大家在开始准备考研时很关心所报考大学的历年报考人数、录取情况、招生比例等等,“社会学”版块也有关于华师保送比例过高,在这个帖子开头,我先介绍下这点,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11年招14个人。刚开始,我也很惊讶社会学的10个保送名额,可自己却对学校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到了学校,我听说,今年进复试的有12名同学,进社会学面试的是9名同学,社会发展学院有其它专业没招满,可以进行校内调剂。具体情况我会在下文提到。

只是当时已惘然

昨天上午等到十一点半,英语面试结束,下午三点大家聚到会议室里,等待结果的宣布。在这三四个小时的等待时间里,可能有的人紧张无比,有的人成竹在胸,也有的同学说“我早已麻木”。名单宣布完毕后,有些同学默默的离开,其中,还有我这几天刚刚结交的新同学。

在回去的路上,我看到了哭泣的满脸泪水的女孩,我只是偷偷瞟了她一眼就不敢再看,内心难抑涌动的酸涩无奈。

在住宿之处和学院奔波了好几趟,我一回去就躺倒床上,累的一点都不想动了。

这几天上海温度很升高,阳光明媚,窗外时常传来悦耳的鸟鸣。

我歪歪脖子看着窗外——还是那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呼唤交谈,微风浮动树枝,阳光很暖,天空不时传来飞机呼啸而过的声音。

的确,一切还都是老样子,不管每个人经历了什么,一天就是一天,生活总是要继续,不是吗?

可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我们,面对着不同的结果,心境却是大大不一样了。

我拿出了沉寂已久的MP3,叹了口气,把耳塞塞进耳朵,舒缓的旋律静静流淌,我慢慢闭上眼睛,脑袋里一片空白。

下午五六点,我翻出手机,发现了N多个未接来电和短信息。

我一个一个的回着,给那些曾经关注过我的人。

妈妈不确认我是否被录取,打了一个电话挂掉之后,又打过来一个,很不确定问:“这就是最终结果了?”

我无奈笑笑说:“名单都贴门口了。”

妈妈没想到成绩出的这么快。

华师出成绩却是很快,我很喜欢这点,因为这样,大家纠结的过程会少一点。若是让人等上一星期,估计得要失眠一阵子了。

说实话,我等成绩时的心情很平静。其实,面试完英语,我就有种释然的感觉。

也不是我的成绩考的有多么好,多么肯定自己一定能上,只是那是一种什么都不愿多想的心情,就是静待时光、静待结果。

直到结果宣布,我的心情也没有太大的起伏波澜。

我当时就想,结果不论如何,都要去接受,都要去面对。就像每天睁开眼时瞬间心里所想:“啊,又是新的一天啊。”

所以,我觉得,若是考上了,只是一条新的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的选择。和那些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一样,就像是到了一个岔口,我向左,他们向右,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生命历程,到最后却只能是殊途同归。

所以知道结果后我觉得没必要告诉大家这件事情,于是就没注意手机。

后来妈妈说,你是该告诉关心过你的人,事后通过各种途径知道,和你当即亲自告知,是不一样的。

后来我才开始发短信告诉大家。

这其中不可避免了互动交流,和大家的交流过程中,我知道了,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复试没通过,被FD刷掉了,她是刚刚知道的结果。

我一直以为她能上的,还想着今后去她家玩,再感受下她妈妈高超的厨艺,还想着今后去她们学校玩,我记得她妈妈还嘱咐我们以后要好好相处的。

一切似乎都成了泡影,我突然丧失了一切的语言表达。

还有几个同学今天复试,我期望他们好的结果。

今天早上本以为可以一觉睡到10点,结果七点半就醒了,我躺到十点。

吃完中饭,打开电脑,就想着写些什么。打算若是考上了就一定在这儿介绍经验,是我长久以来的想法。

凡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真正体会其中苦甜辛酸,我也算是过来人,也曾倾心在考研上付出,更是能了解这个漫长过程中的纠结难耐,因此,就想发了这个帖子,希望后来人心里面不要太过于无依无靠,希望他们能知道,曾经的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就算有过迷茫、彷徨、焦躁、忧虑等种种情绪,请一定要放平心态,切莫多想。就像一个学姐曾经告诉我的:“咱们考研同学的酸甜苦辣,旁人又怎么能感受的到?!”

这是我写这个帖子原因之一——你们现在经历的,我们也曾经历过。

当然,可能真实情况也没“酸甜苦辣”这几个字形容的那么严重,到底是何种心情,得看你自己怎么样去看待考研了,就是说,考研对你自己意味着什么了。

对我而言,我大学就一直打算考研,我喜欢安稳,喜欢学校的氛围,读书是我的追求。现在中国大小企业遍布各地,但是我难以想象,自己到企业工作后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所以,我倾尽心力来考研。

我在这一版面上见过一个09级学姐的经验帖子,她很好,还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也联系过她,她不厌其烦给我介绍情况传递经验,在我心里最是难过孤单时候,她的回复我倍感欣慰;再者,她对于一个陌生人也是如此,我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我希望能将这些传递下去——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