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导师介绍:蓝兆辉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导师介绍:蓝兆辉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导师介绍:蓝兆辉

考研时间: 2012-01-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 名 蓝兆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年8月

系 别 机械设计系

学 位 博士

职 称 教授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350108

Email: gth@fzu.edu.cn

Tel: 0591-22866794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学历:

1982年1月福州大学机制专业本科毕业,修业4年;

1987年1月天津大学机械学专业硕士毕业,修业2.5年;

1993年9月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工业数学专业硕士毕业,修业2年;

199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专业博士毕业,修业3年。

工作经历:

1982年2月至1984年9月:福州大学机械系助教;

1987年2月至1991年8月:福州大学机械系讲师;

1993年10月至今:福州大学机械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国际机构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名词术语标准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机构学及机械传动、机械动力学、机械优化设计。

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1. 平面机构轨迹图谱数值化及其应用,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1995~1997年,单独完成。

2. 恒功率行星摩擦式机械无级变速机,省科技三项,1994~1997年,排名第二。

3. 智能化工程优化混合算法研究,省科技三项,2001~2003年,排名第一。

4.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关键技术研究,省基金重点项目,2002~2004年,排名第二。

5. 混合驱动调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省教育厅项目,2004-2006年,排名第一。

6. 变胞机构组成原理研究,闽港人才合作项目,2008-2009年,排名第一。

出版著作和论文

[1] Z.H.Lan, R.Du. Representation of TopologicalChanges in Metamorphic Mechanisms With Matrices of the Same Dimension. ASME J. Mech. Des.,130, 074501.

[2] 蓝兆辉,叶仲和. Determination of dexterous workspace of planar 3-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by auxiliary linkages. 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英文版增刊.

[3] Lan Zhaohui, Zou huijun, Lu liuming. Kinematic decomposition of coupler plane and th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upler curve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2, Vol. 37(1).

[4] 蓝兆辉,邹慧君. 基于轨迹局部特性的机构并行优化综合. 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第五期.

[5] 蓝兆辉,陈育明. 实现带有停歇的往复运动的平面变胞机构运动尺度综合.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专刊。

[6] Lan Zhaohui, Zou Huijun Concurrent optimum synthesis of path generating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Proceedings of tenth world congress on the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June20-24, 1999, Finland.

[7] Lan Zhaohui, Wu Gangan, Zou Huijun Representation , Identifi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Planar Curves with Local Parameter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and Mechanisms, July 1st-4th, 1997, Tianjin, China.

[8] 蓝兆辉,林伟艺. 平面凸轮机构速度分析的杆组方法.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增刊。

[9] 蓝兆辉, 邹慧君. 高副基本杆组和一般平面机构组成原理. 机械设计与研究1998年增刊。

[10] 颜朝友,蓝兆辉.基于ADAMS的混合驱动变胞机构的仿真分析.机械设计增刊,2006(8).

[11] 杨谊昌,蓝兆辉. 一种具有三种构态循环的变胞机构优化综合.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第6期。

获奖情况

1. 机构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1996~2001年度,第二作者;

2. 建立创新教育体制,强化工程实践,培养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福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年,排名第三;

3. 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福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

4. 《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福州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2004年,排名第二;

5. 机械类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二;

6. 利用节流阀原理进行控速的高楼逃生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004年,第二指导教师。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机构学及机械传动、机械动力学、机械优化设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