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祁皑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祁皑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祁皑

考研时间: 2012-07-2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祁皑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

联系电话:0591-87893438(O) 0591-83790408(H)

E-mail:qikai@fzu.edu.cn

传真:0591-83737442

教育背景:

1985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8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近五年讲授课程:

《结构力学》 本科专业基础课 3学时/周 5届 400人

《结构振动控制》 研究生专业课 2学时/周 2届 14人

《高等动力学》 研究生专业课 2学时/周 1届 8人

近五年实践教学:

结构工程毕业设计 5届 115人。

主持的实践教学课题:

1精品课程《结构力学》,福建省教育厅,2003

2基于国家精品课程标准的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福州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6-2008

3结构力学双语教学,福州大学双语课程教学立项,2007.1-2008.12

教学相关论文:

1在《结构力学》课程中融入前沿知识的尝试,力学与实践,2005年8月

2基础隔震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2月

3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思考,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增刊

获得的教学奖励:

2007年福建省教学名师奖

2006年福州大学教学名师

2006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2005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2005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4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2004年福州大学“我心中的好老师”

2004福州大学“十佳”女教师

指导研究生情况:

入学时间

研究方向

人数

获学位人数

2002年9月

层间隔震结构机理研究

1

1

2003年9月

基础隔震结构伴生自由振动和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研究

1

1

2004年9月

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1

1

FRP筋连续梁受弯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

1

1

FRP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

1

2005年9月

层间隔震结构抗倾覆性能研究

1

层间隔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1

大底盘结构隔震性能研究

1

博士

2005年9月

隔震结构设计与施工相关问题研究

1

2006年9月

高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1

2007年9月

高层隔震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1

主讲研究生课程

时间

课程名称

课时

授课对象

每年

高等动力学

40

博士研究生

每年

结构振动控制

32

硕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成果名称:HDS和AMD混合控制系统对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的抗震控制研究(鉴定)

成果描述:这部分工作是根据底层柔性建筑和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特点以及液压阻尼系统HDS(Hydraulic Damper System)和主动质量阻尼系统AMD的工作性能,提出了采用被动控制系统HDS控制底层柔性结构地震反应、采用混合控制系统HDS-AMD控制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控制方法。深入系统的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作者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成果通过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名称:伴生自由振动的研究(论文)

成果描述:一般认为,由于阻尼的作用,伴生自由振动很快衰减。但是,在基础隔震技术中,由于荷载频率远大于结构的自振频率,伴生自由振动在总地震反应的作用却有所不同。我们从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伴生自由振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传统动力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填补了伴生自由振动研究的空白。研究论文发表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第2期。

成果名称:基础隔震结构试点建筑(论证)

成果描述: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沈阳市第一座、大石桥市第一座、抚顺市第一座等9座隔震建筑的技术论证工作。论证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的征求意见稿,对新建基础隔震房屋的隔震设计方案和隔震效果进行技术论证,指导隔震方案的确定和设计,并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的修订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当时,正式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还没有颁布,所以,每一个试点建筑都要通过由建设部专家和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审查,我们的论证工作受到了隔震结构规范组组长唐家祥教授等专家的一致好评。后面的许多研究课题都是在这项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通过试点建筑的开发实践,我们提炼出以下研究课题:

①隔震结构的经济性评价。②隔震结构越高,隔震结构建设的相对成本越低。③隔震层设在基础顶面,需要一些与之相应的构造措施。“层间隔震”更具有实际意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