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介绍:牛继清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介绍:牛继清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介绍:牛继清

考研时间: 2013-09-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牛继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4月

导师类别:学术型

技术职称:教授

联系方式:njqdyx@163.com

招生专业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

主要研究方向:

历史文献学

中国古代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个人简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

1985年7月-1999年7月,在甘肃省定西师专任教,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8月-2003年5月,在淮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3年5月-2005年12月,在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工作,任副主任。

2006年1月-今,,在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工作,任中心主任兼古籍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兼职为《古籍研究》副主编.《安徽文献研究集刊》主编。

主要学术成就:

一、主要著作:

1.《十七史疑年录》(第一作者),黄山书社2007年,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赵绍祖金石学三种》(第一作者),黄山书社2011年。

3.《唐会要校证》,三秦出版社2012年。

4.《安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参与,撰写东汉及文化部分),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

5.《白话战国策》,三秦出版社1998年。

6.《定西建设志》(第一执笔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参与,负责魏晋南北朝诸史),三秦出版社2012年。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

二、主要学术论文:

1.《家臣与春秋社会》,《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1期。

2.《<三国志>时误补校》,《甘肃理论学刊》1994年第4期。

3.《“夏政”.“商政”辨正――附论“三正说”》,《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陈书>时日校补》,《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5.《关于秦汉弃市的几个问题――兼与张建国先生商榷》,《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3期。

6.《<晋书>时误补校举例》,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7.《<北史>时误补校》,《文史》总十五辑。

8.《刘邦“隐于芒.砀”及相关史事考实》,《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9.《<梁书>时误补校》,《文史》1999年第1辑(总四十六辑)。

10.《<晋书>时误补校》,《文史》1999年第2辑(总四十七辑)。

11.《<晋书>时误补校(续)》,《文史》1999年第3辑(总四十八辑)。

12.《鲁东徙偪齐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3.《<南史>时误补校》,《文史》1999年第4辑(总四十九辑)。

14.《<隋书>时误补校》,《文史》2000年第1辑(总五十辑)。

15.《<魏书>诸纪时误补校》,《文史》2000年第3辑(总五十二辑)。

16.《<北齐书>时误补校》,《文史》2000年第4辑(总五十二辑)。

17.《南北朝唐代诗歌中“捣衣”意象的嬗变》,《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8.《<宋书>时误补校》,《文史》2001年第1辑(总五十四辑)。

19.《<魏书>诸志时误补校》,《文史》2001年第2辑(总五十五辑)。

20.《“杜扬州”还是杜伏威》,《中国史研究》2001第3期。

21.《<宋书>时误补校(续)》,《文史》2001年第3辑(总五十六辑)。

22.《<旧唐书•经籍志>史部脱漏书钩沉》,《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3.《正史时误补校例释》,《文献》2001年第4期。

24.《<魏书>诸志时误补校(续)》,《文史》2001年第4辑(总五十七辑)。

25.《<旧唐书•经籍志>研究三题》,《古籍研究》2002年第1期。

26.《<北史>系时讹误拾遗》,《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7.《<宋书>时误补校(续二)》,《文史》2002年第2辑(总五十九辑)。

28.《实地考察与顾颉刚的学术研究》,《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9.《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新成果——评<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30.《<资治通鉴疑年录>拾遗》,《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3辑(2004年)。

31.《<旧唐书•经籍志>集部脱漏书十三种》,《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32.《说<旧唐书>的“比事”》,《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3.《清代两张宗泰考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4.《“走出疑古时代”的顾颉刚史学研究》,《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5.《张良卒年及相关史事考论》,《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6.《人格魅力与学术影响》,《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7.《〈安徽金石略〉及其文献价值》,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2004年卷。

38.《〈新旧唐书互证〉平议》,《安徽文献研究集刊》2006年卷。

39.《〈旧唐书•经籍志〉增补〈古今书录〉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1期。

40.《<旧唐书•经籍志>子部脱漏书考证》,《古籍研究》2006年上卷。

41.《<玉台新咏>是张丽华所“撰录”吗?――从文献学角度看<《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7年第1期。

42.《<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记事平议》,《乾陵文化研究》第二辑。

43.《清代扬州学者对<旧唐书>的整理研究》,《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4.《<宋史•五行志>时误补校》,《古籍研究》2007年上卷。

45.《东汉时期安徽行政建置沿革》,《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6.《<后汉书>安徽三公补传》,《安徽文献研究集刊》2008年卷。

47.《<吴孟复安徽文献研究丛稿>编校前言》,《吴孟复安徽文献研究丛稿》,黄山书社2006年版。

48.《<唐会要校证>前言》,《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一辑。

49.《<郡斋读书志>版本源流——兼论“宋淳祐袁州刊本”的真伪》,《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四卷。

50.《“垓下”的历史文化意义》,《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五卷。

51.《<鲍廷博藏书刻书研究>序》,《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二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