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导师介绍:陈新平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导师介绍:陈新平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导师介绍:陈新平

考研时间: 2012-07-2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陈新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12

职称:教授

学院:传媒学院

研究方向: 新闻与传播理论及实务

简 历:

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到芜湖师专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1992年3月起任中文系副主任;1993年9月到芜湖日报社兼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95年6月调入报社,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并长期担任新闻采编部门负责人,采编的新闻作品10次分获“安徽新闻奖”和“安徽经济好新闻奖”,论文获“首届中国地市报论文奖”一等奖,1998年获“安徽省报社优秀编辑”称号;2003年6月调入安师大新闻系,2006年安师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班结业,先后主讲本科生和硕士生5门专业课,获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2010年受聘兼任校教学督导员;2008年1月起担任《学语文》杂志编辑;200主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先后在国家级重点、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承担课程:

媒介经营管理、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新闻与传播理论及实务

科研论文:

1.《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心理原因初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1期)

2.《浅谈中国现代文学辅导课的教学》〉(《中国电大教育》1991年第6期)

3.《闰土是否偷埋碗碟——兼谈<故乡>的召唤结构》(芜湖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4.《一次大规模系列报道的回顾》(《中国地市报人》1998年第8期)

5.《隐性采访的伦理思考》(《中国地市报人》2001年第4期)

6.《成就入画赏心悦目》(《新闻战线》2003年第1期)

7.《她是喜儿原型吗》(《新闻战线》2003年第4期)

8.《隐性采访的道德原则》(《新闻大学》2003年春季号)

9.《扶助困难群体 媒体大有可为》(《中国地市报人》2003年第3期)

10.《新闻用语的六类偏误》(《修辞学习》2004年第1期)

主持项目:

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媒体道德失范及自律机制研究”;

2.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重点项目“广告学专业本科立体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获奖情况:

1.1998年省报业协会授予“安徽省报社优秀编辑”称号;

2.1998年编辑的《家庭手工业悄然兴起》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3.1997年采写的《敢问路在何方》获安徽新闻奖三等奖;

4.1997年编辑的《老梁的心愿》获安徽经济好新闻二等奖;

5.1998年采写的《鸠江区划转企业九成下岗职工重新上岗》获安徽经济好新闻三等奖;

6.1998年编辑的《江城小吃面面观》系列报道获安徽经济好新闻二等奖;

7.1998年编辑的《居民笑夸防洪墙》获安徽新闻奖三等奖;

8.2001年论文《隐性采访的伦理思考》被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首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奖”一等奖;

9.2002年编辑的《怎一个“乱”字了得》获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

10.2002年编辑的《清洁工遭遇病魔 八位教授募捐相助》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11.2002年编辑的《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望“单”兴叹》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12.2003年编辑的《在总理的关怀下》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