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刘运好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刘运好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刘运好

考研时间: 2013-09-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刘运好,男,1955年12月24日生,安徽六安人。1973年1月毕业于苏埠中学。1979年9月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6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9月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著名文史专家郁贤皓教授攻读古代文学,1999年6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兼职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献学硕士生导师、语文学科教育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哲学与文献学

主要科研成果(自1998年以来)

主要论著

《文学鉴赏与批评论》(修订本)(28万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魏晋哲学与诗学》(22.8万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新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述论》(先秦至六朝,40万字),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版。

《陆士衡文集校注》(92.8万字),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陆士龙文集校注》(98万字),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0年7月版(即出)。

主要论文

1.《陆机研究三题》(《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2.《魏宏灿〈曹氏父子的艺术人生与建安文学〉序》(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方大卫〈朱自清创作思想初探〉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七言诗起源于歌谣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2期)

5.《从文学向历史还原——鲁肃评说》(3)(人民政协报2009年4月13日)

6.《从文学向历史还原——鲁肃评说》(2)(人民政协报2008年12月22日)

7.《从文学向历史还原——鲁肃评说》(1)(人民政协报2008年12月8日)

8.《慧远大师行迹考》(释大安主编《超越千载的追思》,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9.《巫医非为贱业考论》(《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10.《三国·吴经学发展考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11.《援儒入玄——西晋中期思想论》(《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12.《简析〈文馆词林〉的文献价值及其校勘》(《中华文史论丛》第78辑)

13.《王肃行迹与著述考论》(《文献》2002年第2期)

14.《纵横开阖,思密理精》(《光明日报》2006年12月9日

15.《站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接点上》(《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16.《客体的超越——“得意忘象”和魏晋美学与诗学》(加拿大《文化中国》2000年9月)

17.《论竹林七贤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加拿大《文化中国》2001年6月号)

18.《王肃经学理论形态考论》(加拿大《文化中国》2003年3月号)

19.《张问陶诗学思想研究》(《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21辑)

20.《“以意逆志”说再考辨》(《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24辑)

21.《三国·蜀经学发展考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22.《宋江悲剧蠡测》(台湾《古今艺文》第24卷第4期)

23.《阮籍〈乐论〉与正始美学理想》(台湾《古今艺文》第25卷第4期)

24.《理学文化的标本——从〈爱莲说〉说起》(台湾《古今艺文》第26卷第4期)

25.《论正始诗风》(台湾《中山人文学报》第10期)

26.《魏晋士风与诗风的嬗变趋向》(台湾《中文学报》2000年第2期)

27.《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8.《主体的超越——“声无哀乐”与嵇康玄学思想》(《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29.《〈诗品〉溯源析流的美学原则与内涵》(《安徽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30.《论魏晋士风及其对文风的影响》(《安徽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31.《从超脱到超越——建安激情的退潮》(《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

32.《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综合研究》(《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33.《“缘情绮靡”与陆机诗风》(《宁波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4.《郭象〈庄子注〉非窃自向秀再考辨》(《皖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5.《薄而厚 瘦而腴》(《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6.《为什么“予独爱莲”》(《学语文》1997年第2期)

37.《魏晋经学杂论》(《芜湖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38.《由《出师表》谈起——诸葛亮人物形象之(一)》(《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1.7.3)

39.《民族心理中的精神象征——诸葛亮人物形象之(二)》(《人民政协报》2001.7.10)

40.《丰富心灵的痛苦——诸葛亮人物形象之(三)》(《人民政协报》2001.7.17)

41.《作文·观念·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2001年第10期)

42.《新时期汉乐府研究之回顾》(《烟台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3.《正始音乐理论与美学思想》(《中华艺术论丛》2004年第6期)

44.《白璧微瑕——〈辞源〉求源的一个失误》(《辞书研究》1995年第5期)

45.《论“本”与“本同”——曹丕文学思想论》(《安徽省教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6.《正始美学思潮嬗变论》(《竹林七贤与魏晋文化》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47.《〈论语〉和谐人文精神与和谐社会建构之意义》(安徽省社科联合会学术年会论文,收入《八皖学术文库》第二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号:08BZW032)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

2.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研究项目(项目批号:01JA750.11-44035)魏晋士风与诗风嬗变研究(完成)

3.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研究项目(项目批号:[2003]0338)陆士衡文集校注(完成)

4.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一般研究项目(项目批号:[2009]616)陆士龙文集校注(完成)

5.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项目《陆士衡文集校注》(2007年4月)

6.安徽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批号:2000jw090)魏晋士风与诗风的嬗变(完成)

主持教研项目

1.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号:2001150)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安徽省精品课程(见安徽省教育厅网站)。

获奖及荣誉

1.199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红杉树教育奖”。

2.199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奖”。

3.2001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皖泰教学二等奖。

4.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专业拔尖人才。

5.2005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

6.200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课件优秀奖。

7.200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

8.2005年,专著《魏晋哲学与诗学》获安徽省社科三等奖。

9.2006年获安徽师大教学名师称号。

10.2007年,论文《〈论语〉和谐人文精神与和谐社会建构之意义》获安徽省社科江南片一等奖。

11.2008年,专著《陆士衡文集》获华东六省一市图书一等奖。

12.2008年,专著《陆士衡文集》获中国古籍优秀奖二等奖。

13.2008年,专著《陆士衡文集》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14.2009年被中国教育“评师网”评为安徽省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15.2009年被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