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张公善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张公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张公善

考研时间: 2013-09-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个人简介:

张公善,1971年生于安徽巢湖,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1991-1992巢湖师专外语系就读;1992-1999执教于淮南煤矿中学;1999-2002安徽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2005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工作。

承担课程:

本科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与生活》《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

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

研究(专业)方向:生活诗学与现当代文艺;小说与生活

发表论文:

A 哲学美学及生活诗学:

1.《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

2.《自然美欣赏的三种范式》,《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3.《“气韵生动”论新释》,《巢湖学院学报》,2003(6)。

4.《海德格尔论美及其现实意义》,《淮北煤师院学报(哲社版)》,2004(1)。

5.《今道有信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摘要部分入选《中国美学年鉴2004》)

6.《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新释》,《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7.《海德格尔对当代美学本体的启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1)。

8.《深情呼唤 生活诗学——试论生活存在作为一种美学新本体》,《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9.《西方古代生活观的三大范式——生活诗学基础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4)。(主要论点被《广州日报》《今晚报》和新浪网介绍)

10.《从“异在”到“异态”:生活诗学的伦理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3)。

11.《马丁·海德格尔现代技术-艺术论》(第二作者)《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12.《“后理论时代”,理论何为?》,《学术探索》,2011年第10期。

B 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评论:

1.《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王安忆<长恨歌>批判》,《职大学报》,2008(4)。

3.《从小说之道到生活之道――王安忆小说创作30年回顾》,《文学界·人文》,2009(1)。

4.《呼唤体悟性的智慧批评——对国内研究王安忆<长恨歌>的反思》《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生活的韵味——析王安忆小说<流逝>的生活观念》《职大学报》, 2009 (03)。

6.《纯真爱情的守望——读张爱玲<小团圆>》,《博览群书》,2009(10)。

7.《爱情主义的女性写作:论张爱玲<小团圆>》,《职大学报》,2010(2)。

8.《古典意境 现代情怀——重读郑愁予<错误>》,《现代妇女》,2010(8)。

9.《一纸苍凉半生恨——评张爱玲< 雷峰塔><易经>》,《职大学报》,2012 (5)。

10.《后现代的复调世界――读<寒冬夜行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

11.《洞见与盲视:勒克莱奇奥<诉讼笔录>简论》,《外国文学》,2009(6)。

C 书评、影评及其他人文教育随笔:

1.《虚妄的纯净——评<澄明美学>》,《中国图书评论》,2005(3)。

2.《消费时代的学术之道——读徐岱<艺术新概念>》,《博览群书》,2008(6)。(全文入选《读书与阅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读书之道》, 《博览群书》,2008(8)。(其中节选《读书的三个维度》转载于《新阅读》2009年第3期。全文入选人民出版社《懒人的春天》2009年版)

4.《轰动的平庸之作》,《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9(9)

5.《让大学走出器具化》,《博览群书》,2010(4).

6.《<世道>三味》,羊城晚报,2009.11.28.“花地·阅读”

7.《读<世道>说人心》,文艺报,2010.2.26.“文学批评”

8.《花开花落岂由之》,羊城晚报,2010.10.3.“阅读”

出版论著:

1.博士论文《批判与救赎:从存在美论到生活诗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文学大师的成才故事》(合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3.译著《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第一译者),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4.专著《小说与生活:中外现当代小说名篇中的生活观念》,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科研项目:

1.生活诗学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小说个案研究。2006年校青年资金。

2.生活诗学:“后理论时代”的新美学形态。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资金项目。

3.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海子诗歌文化学研究。2012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课题。

电子信箱:active71@sina.com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