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沈满洪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沈满洪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沈满洪

考研时间: 2012-07-2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沈满洪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沈满洪,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0.9--1984.6 杭州大学化学系, 本科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7—1988.8 杭州大学化学系工作,任团总支书记

1986.9--1988.6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系,双学位班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8.7--1992.9 杭州大学团委工作,任副书记

1992.10—1998.9 杭州大学经济系、党委组织部工作,任党总支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

其中:

1996年12月, 在杭州大学晋升副教授

1994.9—1997.6 杭州大学经济系,在职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

1998.9-2008.10, 浙江大学工作,先后任研工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研工部部长

其中:

2000.9—2004.6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博士生,获经济系博士学位

2002年12月 浙江大学晋升教授

2004年12月 浙江大学晋升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8.11—今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学术、社会兼职: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杭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环境经济与政策》编委会委员;

《生态经济学报》编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着力探究环境经济制度的创新、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价、环境经济手段的设计等。已有标志性成果:《环境经济手段研究》、《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绿色制度创新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专著与教材。

方向2:资源配置理论与政策研究。

以水资源为重点,着力探究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演变、水权交易与水污染权交易等机制的设计、水源保护与生态补偿、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已有标志性成果:《水权交易制度研究》、《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分析》、《水资源经济学》等专著与教材。

方向3: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研究。

以碳减排为核心,着力探究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战略思路、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碳减排的方案与政策设计、能源效率及其改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规划等。已有标志性成果:《生态经济学》教材,《杭州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等课题成果,《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等论文。

方向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协调发展为主线,着力探究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制度设计与政策措施、区域经济规划、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已有标志性成果:《流域协调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东笤溪流域为例》、《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创新之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

获奖情况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8年;

2.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一层次,2008年;

3.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7∕12;

4.本科优秀学生能力培养导师制的实践,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7∕10;

5.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创新之路,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2008.1,1/1;

6.水权交易制度研究,浙江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7.9;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1;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2009,1/1;

7.杭运河(杭州段)功能及沿河地带开发基础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2月,3/7;

8.浙江省“十五”与二零一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12月,6/7;

9.环境经济手段研究,浙江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一等奖,2002.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11,1/1;

10.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浙江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2009.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2/2;

1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分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1/3;

12.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12,6/7;

13.浙江省“十一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路和政策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06.10,3/4。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20万元,2008—2011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研究” ,3.5万元,1999—2001年;

3.中-澳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项目,“跨界水污染管理的经济政策框架”,15万元,2009年1月-8月;

4.浙江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节约型社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4万元,2005年9月—2006年8月;

5.浙江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我省重要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及策略研究——以水资源为例”,4万元,2004年6月—2005年6月;

6.浙江省社科重大委托项目,“绿色浙江研究”,8万元,2005年3月—12月;

7.浙江省政府2008年度重大调研项目,“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30万元,2008—2009年;

8.浙江省社科重点委托项目,“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万元,2009年6月-2010年3月;

9.浙江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2.5万元,2002-2003年;

10.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5万元,2005年1月—4月;

11.浙江省水利厅重点委托项目,“节约用水的相关制度研究”,12万元,2007年8月—12月;

12.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招标项目,“杭州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10万元,2005—2006年;

13.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重点项目,“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5万元,2009年;

14.主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委托项目“笤溪流域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研究”,15万元,2004-2005;

15.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重大委托项目,“滩坑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55万元,2009年;

16.文成县发展和改革局委托项目,“文成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20万元,2009-2010年。

发表论文

1.What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energy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ume 4, No. 2, June 2009, 2/2;

2.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Volume 17, No.5, Sep.-Oct. 2009, 3/3;

3.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1/2;

4.水源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经济地理》,2009年第10期,1/2;

5.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一个对中国能源低效的解释,《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 2/2;

6.能源效率研究发展及趋势,《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2/2;

7.工业绩效、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4年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7月,第7期,2/2;

8.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2/2;

9.Impact Factors of Energy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une 2007 Volume 5, No.2,2/2;

10.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2,;

11.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2/2;

12.水权交易与契约安排,《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1/1,人大复印资料《新思维》全文转载;

13.水权交易与政府创新,《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1/1;

14.滇池流域环境变迁及环境修复的社会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全文转载,1/1;

15.区域水权的初始分配——以黑河流域“均水制”为例,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1;

16.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 《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1/2;

17.运河杭州段的环境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经济地理》,2001年第4期,1/1;

18.论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1/1;

19.庇古税的效应分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全文转载,1/1;

20.环境管理中补贴手段的效应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1/1;

21.论环境经济手段,《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全文转载,1/1。

专著教材

1.《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1/4,28万字;

2.《水资源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主编,33万字;

3.《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主编,58万字;

4.《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1/4,39万字;

5.《流域协调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东苕溪流域为例》,2007年9月,1/5,浙江大学出版社, 30.5万字;

6.《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主编,39万字;

7.《水权交易制度研究—中国的案例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1,21.8万字;

8.《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创新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31.8万字,1/7;

9.《绿色制度创新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1/5,36万字;

10.《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1/3, 25.8万字;

11.《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1/1,26万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