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骆耀平
性别:男
所在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
茶树生理生态
主要成就:
1982至今,一直从事《茶树栽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还主讲本科生《统计学》、《茶用香花栽培学》,研究生《茶树显微技术》、《茶树生理生态》、《茶学专题》等课程。
参加了“茶树光合生态、生理研究”、“茶树种质资源的生理特性与优良性状鉴定法的研究”、“不同品种茶树水份特性的研究”、“茶及香花作物香气释放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等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项,农业部资助重点科研项目1项。
主持了省科委 “茶树嫁接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重点项目研究。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优秀奖、校科技成果优秀奖各一项。参加《茶树栽培生理学》、《茶树生物学》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承担完成了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茶树栽培学》全国统编教材的副主编工作。
近3年在各类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4篇(1998-2000)。已完成直接指导硕士研究生1人,协助指导4人的指导工作。
社会兼职:
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论著:
教材和专著:
1.参编《茶树栽培生理学》农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参考书)1992 施嘉番主编
2.参编《茶树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1995 潘根生主编
外文论文: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β-glucosidase activity concerned with aroma formation and alcoholic aroma in tea fresh leav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 & Life Sci.) 26 (3): 266-270 2000
中文论文:
编号 | 文章名 | 期刊名 | 发表年份 |
1 | 茶树种质资源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性状的相关性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21(5)465-468 |
2 | 7个茶树品种不同供水水平的光合特性比较 | 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96 13(2)130-135 |
3 | 7个茶树品种新梢生育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 茶叶科学 | 1997 17(s)104-107 |
4 | 保鲜剂、光、温、湿对鱿鱼丝保鲜的影响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24(1)85-88 |
5 | 利用嫁接技术改造老茶园的研究 | 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99 16(3)283-286 |
6 | 龙井茶摊放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 茶叶科学 | 1999 19(2)136-138 |
7 | 嫁接茶树新梢生育特性的研究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1999 25(6)653-656 |
8 | 老茶树嫁接换种的效应 | 茶叶科学 | 2000 20(1)36-39 |
9 | 墨鱼保鲜剂的筛选及其保鲜效果的研究 | 海洋渔业 | 2000 22(1)38-40 |
主要在研项目:
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研究年限 |
1 | 茶树嫁接技术研究及期推广应用 | 浙江省科委 | 1998-2000 |
2 | G生物肥料应用试验 | 杭州熙海贸易公司 | 2000 |
3 | 低值鱼及鱼制品下脚料提取复合氨基酸研究应用 | 浙江省海洋局 | 1999-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