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作弊也是一道严肃考题 根在“染缸效应”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考研时评 >> 考研作弊也是一道严肃考题 根在“染缸效应”

考研作弊也是一道严肃考题 根在“染缸效应”

考研时间: 2011-01-1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开考第一天,位于武昌的一台监测车就先后发现了30多个信号源并进行了干扰和阻断,引导公安部门抓住一个作弊团伙。一边是考研,一边是高科技作弊,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令人匪夷所思。

近年来,“诚信承诺书”在国家各类考试中频频露脸,对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考生作弊行为不但要记入诚信档案,还要录入其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加之各地严防替考,并使用高科技手段对舞弊、作弊行为进行重点打击,都起到了防范和震慑作用。但是,花样翻新的高科技作弊手段仍然出现在考研场内外。由此可见,仅有“诚信承诺书”远远不够。

当此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等专家所批判的“成功秘诀说”、“教师走穴风”,成为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当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以至于大学生总希望找秘诀、走捷径;当“我爸是李刚”喊出的种种社会不端与潜规则对大学精神带来前所未有的侵蚀,当“官二代”频见“拼爹游戏”,在升学、就业和当官中饕餮“权贵盛宴”,当“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的个别“成功人士”不把学历造假当回事,照样高调参加“野鸡大学”的同学会,社会不公带给考研作弊者的“染缸效应”便不言而喻了!这一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靠一纸“诚信承诺书”如何能一蹴而就?!

考研频现作弊也是一道考题。从教育者角度看,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知识能力,更应拥有一颗正义的心,有高尚的道德标准。大学教育者应正面回应“钱学森之问”,转变单一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构筑道德品质和诚信的“防火墙”。而从深层次看,必须将考场诚信融入社会诚信的体系当中,以零容忍态势,将种种赢家通吃和学历造假行为打回原形,回归社会公平,方为治本之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