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降温”会成为“常态”吗?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考研时评 >> “考研降温”会成为“常态”吗?

“考研降温”会成为“常态”吗?

考研时间: 2014-12-3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计划的情况。而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逐渐降温。

为何降温?

如果说高考是许多人绕不开的“独木桥”,那么考研就是一道“选择题”。“考研降温”作为一个新鲜出炉的社会现象,有生源数量下降、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也和人们发展观念的重塑和价值排序的更新密不可分。

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教育改变命运的显示度下降、周期性变长,“就业难”引发普遍的社会焦虑;另一方面,伴随着考研大学生群体的结构性变化,“90后”大学生在学历观、择业观和人生观上与80后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他们逐渐走出“学历崇拜”的误区,更加推崇理性、务实的考研观。

决定是否考研,当然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比较。如果考研的成本过高,而收益达不到预期,那么人们自然会降低对考研的兴趣。所以,“考研降温”从根本上说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降温会成为“常态”吗?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不论是考研,还是出国留学,抑或直接就业,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应该是每个人基于生活本身最直接最真实的愿望。如果人们不能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变,理性考研就难以照进现实,“考研降温”依然有反弹的可能性。

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流动渠道理应多元化,社会评价体系也应当多样化。只有为年轻人“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只有走出以发财、出名、升官为成功标准的社会评价体系,大学生的人生选择才会多一些“真我”,少一些“被考研”。

从这个角度上说,只有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光明和广阔的空间,“考研降温”才会成为“常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