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与辨析(1—4题每题5分,5—9题每题6分,共50分)
1、宪法结构
2、政权组织形式
3、宪法秩序
4、虚伪国家元首制
5、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6、同态复仇与血亲复仇
7、原有权利与补救权利
8、法的效力与法的效益
9、实体正义与形式正义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人权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2、简述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与特点
3、简述我国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4、简述法的适用的三个基本特征
三、材料分析题(40分)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曼利市政府,以“着装不当”为罪名,向法院起诉70名**运动爱好者,称其违反了不准在公共海滩裸泳的禁令。此前,该市政府曾颁布禁止裸泳的法令,但收效甚微。1919年,澳大利亚最高立法机关曾通过《地方政府法案》,其中规定:市政府可以在泳者“着装不当,衣服修补不当,衣料透明等不文明”情况下,制定法规禁止其行为,并且可对其提起诉讼,要求定罪。但该法案未提及“**”。法院从而判决市政府败诉。法院指出:尽管可以从“着装不当,衣服修补不当,衣料透明等不文明”这一条款中推论“**”行为可以适用该条款,但是该条款毕竟没有对“**”做出明文规定。法无明文不得定罪;法不禁止即自由。市政府的起诉缺乏法律依据:市政府关于“禁止裸泳”的禁令本身也有缺陷。
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材料中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各是什么?(6分)
2、法律归责与原则的各自特点是什么?(6分)
3、指出该材料涉及的地域属于哪一法系?(2分)说出该法系的三个特征。(6分)
4、什么是“法律渊源”?(4分)该材料中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渊源”是什么?请指出其中的两种渊源加以解释。(6分)
5、“法不禁止即自由”是“消极自由”还是“积极自由”?(2分)这两种自由的区别是什么?(8分)
四、论述题(20分)
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
相关链接:湖南大学历年考研专业课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