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硕导介绍:郭晓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硕导介绍:郭晓玲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硕导介绍:郭晓玲

考研时间: 2012-10-0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郭晓玲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联络途径

通信地址: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系,西安,710048

电 话:029-82330155(办公室),13891433962(手机)

E-mail:guo-xl@163.com

受教育情况

1981.09.~1985.07.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原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专业,工学学士。

2000.09.~2002.09.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同等学历研究生班结业。

任职情况

1985年7月至1994年1月,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丝绸分厂,工程师。

1994年1月至今,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学情况

主要从事纺织工程专业本、专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工作。

1、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人,合作或协助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人。

2、主讲本、专科《纺织品商检学》、《纺织品贸易学》、《纺织品后整理》、《织物组织与纹织学》等12门专业主干课程,指导专业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3、主持西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生产与贸易”方向课程设置优化与建设,经费0.6万元,2006.09.-2008.03.,已结题。

4、参加孙小寅副教授主持的西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纺织原料前处理》教材建设,经费0.7万元,本人排名第四,2006.05.-2009.03.,已结题。

5、在西安工程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与高教探索》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成果论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

出版教材

1、主编《进出口纺织品检验检疫实务》——纺织高等教育“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本人撰写16.4万字,并负责多媒体课件的总体规划、脚本编写及课件修改。

2、参编《纺纱学》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本人撰写1.1万字。

科研情况

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功能性纺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承担的主要项目如下:

1、主持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氮掺杂纳米TiO2/ACF复合材料研究(No.2010JS007),经费9.8万元,2010.07.-2012.12.,在研。

2、主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氮掺杂纳米TiO2/ACF净化印染废水研究(No.2009041),自筹经费2.0万元(学校配套0.2万元),2010.01.-2012.06.,在研。

3、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光催化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空气净化材料研究(No.2006E138),经费3.0万元,2006.07.-2008.12.,已结题。

4、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活性炭纤维静电植绒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研究(No.05JK193),经费2.3万元,2005.07.-2006.12.,已结题。

5、参加杨建忠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弱光源纳米光催化活性炭纤维复合净化材料研究(50343020),经费8.0万元,本人排名第五,2004.01.-2004.12.,已结题。

6、参加杨建忠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弱光源纳米光催化纤维复合净化材料研究(No.204185),经费2.0万元,本人排名第六,2004.01.- 2005.12.,已结题。

7、参加杨建忠教授主持的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纳米紫外屏蔽光催化制备与功能检测,经费10.0万元,本人排名第四,2002.01.-2003.12.,已结题。

8、参加姚穆院士、郝凤鸣教授主持的国家经贸委重点科研项目——大豆蛋白纤维基础研究项目,经费12.0万元,本人排名第五,2002.03.~2004.03.,已结题。

9、参加郝凤鸣教授主持的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大豆蛋白纤维运动舒适性的研究及功能性服装的开发(No.02JS22),经费16.0万元,本人排名第三,2003.01.-2004.12.,已结题,并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

10、参加本德萍副教授主持的与甘肃白银海力工贸有限公司横向合作科研项目——聚酯浆料的开发与性能研究,经费5.0万元,本人排名第二,2006.03.-2006.11.,已结题。

11、参加本德萍副教授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溶剂循环法合成阳离子淀粉浆料及上浆性能研究(No.07JK245),经费2.0万元,本人排名第三,2007.07.-2008.12.,已结题。

12、参加本德萍副教授主持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低温上浆的浆料制备及应用研究(No.2010018),自筹经费,本人排名第二,2010.07.-2011.12.,在研。

13、参加本德萍副教授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纯棉及其混纺纱低温上浆新工艺的研究(No.2010JK572),经费2.0万元,本人排名第五,2010.07.-2011.12.,在研。

发表论文

1、Xiaoling Guo, Xiandong Wang, Yong Li, ect,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Doped Nano-TiO2 Loaded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The 16th International Sol-Gel Conference, 2011.08., Hangzhou, P. R. China.

2、郭晓玲,本德萍,吴生等,PAN-ACF静电植绒织物的研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郭晓玲,王向东,本德萍等,纳米TiO2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研究,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郭晓玲,本德萍,李益群等,有限空间内空气净化材料研究的新进展,产业用纺织品,2005年第8期。

5、郭晓玲,郝凤鸣,孙晓华,绿色棉纺织品的开发途径,棉纺织技术,2002年第4期。

6、郭晓玲,李龙,高强高模纤维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中的应用,产业用纺织品,2002年第4期。

7、郭晓玲,郝凤鸣,白忠信等,改进剑头结构 制织高经密织物,江苏丝绸,2002年第1期。

8、郭晓玲,王向前,绿色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广西纺织科技,2002年第1期。

9、郭晓玲,田秉旭,白忠信等,挠性剑杆织机制织高经密丝织物的研究,棉纺织技术,2001年第12期。

10、王文静,郭晓玲*,王志刚等,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净化酸性染料废水的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注:“*”表示通讯作者,下同。)

11、王文静,郭晓玲*,王志刚等,印染废水净化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纤检,2011年第4期。

12、李勇,郭晓玲*,王向东等,掺氮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印染助剂,2010年第4期。

13、席红菊,郭晓玲*,薛少林,氮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分析,纳米科技,2010年第4期。

14、秦姹芳,郭晓玲*,李勇,活性炭纤维静电植绒工艺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5、李勇,郭晓玲*,秦姹芳,超声波技术在纳米TiO2制备和光催化中的应用,印染助剂,2009年第9期。

16、秦姹芳,郭晓玲*,李勇,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6月(专辑)。

17、袁小红,郭晓玲*,杨建忠纳,米TiO2光催化的活性碳纤维滤网产品性能研究,合成纤维,2005年第8期。

18、Erqiang Liu, Xiangdong Wang, Xiaoling Guo, ect, Preparation of High Crystalline N-doped Mesoporous TiO2 by a Fast Sol-gel Method, The 16th International Sol-Gel Conference, 2011.08., Hangzhou, P. R. China.

19、秦雷,王向东,郭晓玲等,Fe3+-N共掺杂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表征,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2010年11月。

20、董震,杨建忠,郭晓玲,纳米TiO2粒子的分散研究,印染助剂,2005年第9期。

21、本德萍,郭晓玲,阳离子淀粉对纤维黏附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棉纺织技术,2009年第8期。

22、本德萍,郭晓玲,阳离子淀粉浆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印染助剂,2009年第7期。

23、本德萍,王明利,郭晓玲等,混合条件对阳离子淀粉与聚乙烯醇混溶性的影响,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4、秦姹芳,卢士艳,郭晓玲等,Richcel纤维素纤维的性能测试与研究,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5、本德萍,郭晓玲,沈艳琴,预湿上浆中压出回潮率的研究,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6、本德萍,郭晓玲,预湿上浆原理及其对浆纱效果的影响,棉纺织技术,2005年第1期。

27、本德萍,郭晓玲,密实纱与传统环锭纱上浆性能的比较,纺织科技进展,2004年第5期。

28、本德萍,郭晓玲,高比例含涤混纺纱浆料配方的优化设计,棉纺织技术,2003年第2期。

29、本德萍,郭晓玲,沈艳琴等,新型复合土工布性能的实验研究,上海纺织科技,2003年第1期,。

30、赵伟玲,郝凤鸣,郭晓玲,大豆蛋白纤维性能测试分析,棉纺织技术,2002年第8期。

31、沈艳琴,韩惠民,武海良,郭晓玲,各种变性淀粉性能对比及涤棉纱上浆研究,上海纺织科技,2002年第2期。

发明专利

1、王向东,秦雷,郭晓玲,刘二强,一种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201110150643.0。

2、王向东,秦雷,郭晓玲,刘二强,快速溶胶凝胶制备铁-氮共掺杂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201110150642.6。

获奖情况

1、2007年6月,作为第三完成人,参加大豆蛋白纤维运动舒适性的研究及功能性服装的开发,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2008年12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生产与贸易”方向课程设置优化与建设,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2年10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纺纱学》课程建设,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4、2009年10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编《进出口纺织品检验检疫实务》教材,获校级“第六届优秀教材三等奖”。

5、2004年5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编《纺纱学》教材,获校级“第四届优秀教材三等奖”。

6、2008年10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编“进出口纺织品检验检疫实务”多媒体课件,获校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7、2009年10月,作为第二完成人,参编“纺织品后整理”多媒体课件,获校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8、2002年7月,第一作者论文“挠性剑杆织机制织高经密织物的研究”,在2002年全国无梭织机使用经验与品种开发研讨会上荣获“论文一等奖”。

9、2002年11月,第一作者论文“挠性剑杆织机制织高经密丝织物的研究”,获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

10、2004年10月,第二作者论文“新型复合土工布性能的实验研究”,获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

11、2006年11月,通讯作者论文“纳米TiO2光催化的活性碳纤维滤网产品性能研究”,获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

12、2006年12月,获西安工程大学“06届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13、2010年12月,获西安工程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