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成江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成江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成江

考研时间: 2012-07-2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张成江,男,1955年生,甘肃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化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核学会放射化学与化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地质学会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委会委员,《地质与勘探》、《铀矿地质》编委。

1982年1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地质地球化学、矿产勘查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部省级项目20余项,在地质矿产勘查、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出版专著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代表性论文、著作

1、铀矿物学[M].原子能出版社,2007。

2、地球化学原理及应用[M]. 地质出版社,2008

3、攀西地区金属成矿系统[M].地质出版社,2007。

4、扬子地台西南缘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M].地质出版社,2004。

5、510-1铀矿床垂直分带规律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0 ,46(3)

6、峨嵋火成岩省成矿效应初探[J]. 矿物岩石,2004,24(1)

7、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Ⅱ组成及标志[J]. 地质地球化学,2001,29(3)

8、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岩石学报,1998,14(3).

9、新街镁铁-超镁铁侵入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化学,1998,27(5).

10、兰坪盆地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与流体成矿的关系[J]. 矿物岩石, 2000,20 (2)

11、兰坪盆地及邻区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1)

12、冷水箐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地球化学,1999,27(1).

13、峨眉山玄武岩系Th, Ta, Hf的特征及岩浆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探讨[J]. 地质论评,1999,45

14、堆积岩与岩浆岩成分趋势线的相互预测原理及方法[J].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6,(1)

15、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J]. 岩石学报,17(3)

16、Geochemistry,petro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of the Panzhihua gabbroic layered intrusion and associated Te-Ti-V oxide deposits,Sichuan province,SW China[J]. Journal of Petrology,46

17、Geochemistry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in mafic-ultramafic rock of Xinjie intrus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J], 1999,18(3)

18、The genesis of the Jinchuan Cu-Ni-PGE sulfide deposit, NW China. 9thInternationalPlatnum Symposium, Extended Abstracts, , Billings, Montana, USA.2002.

19、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Mining the Giant Panzhihua V-Ti Magnetite Deposit,SW China. GoldschmidtConference Abstract No. 3530, LPI Contribution No. 1088, Lunar and PlanetaryInstitute,Huouston(CD-ROM).2001

20、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after a nickel sulphide fire assay preconcentr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all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in rocks[J].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Nuclear Chemistry,1995 ,196(1)

主要获奖成果

1、扬子地台西南缘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综合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

2、地学核分析与检测理论、仪器开发与应用.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005.

3、矿床(体)快速追踪的地球化学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

4、西南地区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

5、攀枝花区域地质与成矿系统研究.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

6、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含钨、锡)隐伏矿床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7.

7、新一代核分析(检测)仪理论方法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

8、四川省万源市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开发价值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9.

9、巴西金矿床成矿流体构造物理化学界面研究. 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8.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