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李娟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李娟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李娟

考研时间: 2013-08-0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李娟 1961年10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农工民主党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骨干教师,曾担任药剂学实验室主任20年。

参加的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

2008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审评过渡期新药;为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 等国外杂志审稿人,《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药学》英文版等国内杂志审稿人。

具有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及高分子材料学多科研究背景。具有独立研发和组织开发新药和创新制剂的综合能力,长期从事创新药物缓/控释制剂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从事中药缓/控释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复方、中药多组分代谢动力学研究,围绕中药复杂成分体内吸收、代谢、整体药代动力学与体内外相关系的评价,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思路;重点开展难溶性药物自微乳释药、择时、脉冲延释制剂的研究,应用Caco-2细胞模型、肠吸收模型系统开展药物口服胃肠吸收机制的科研活动。近六年,重点开展纳米靶向载体材料的合成及抗肿瘤药物靶向释药系统的应用研究,开展抗肝炎药物长循环脂质体及关键技术,两亲性PEG修饰靶向载体的合成、特性及抗癌药聚合物胶束的研究;长期与国内外著名制药企业广泛合作,科研成果突出。

主持与参加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课题2项,“地西泮定时脉冲延释片的研制”,课题编号:2004AA2Z3020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多项;“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平台”, 课题编号:2009ZX09310-004,“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课题编号:2009ZX09502-004,“新型抗肝癌候选药物ZCV14-2”,课题编号:2009ZX09103-090等;负责江苏省科技攻关、社会发展课题3项,“新型生物降解纳米紫杉醇胶束制剂及生物学评价的研究” 等课题,编号:BE2010723;教育部/省研究生创新基金3项,“新型两亲嵌段共聚物及抗癌药物靶向聚合物胶束研究”,“多功能线性-树枝聚合物载抗癌药物靶向自组装胶束的研究”编号:CXLX11-0787;“抗癌药纳米靶向释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学评价”,项目编号:CXLX11-0813。获新药证书(缓控释片剂)3本;申请中国专利10项(授权4项);在国内外药学期刊发表论文50篇以上(SCI收载5篇);主编参编出版论著10部;为国内外多家杂志审稿人,与国内外制药企业/辅料公司合作开发多项产品,主持多项横向和纵向课题,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负责开发的24h口服一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产品 自1998年生产至今每年产值6千万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主讲“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多门专业课,事业心强,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长期担任教学小组长,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历年本科教学评估均为优秀。完成教学改革与创新实验课题4项;多次获校先进个人、教学和科研奖励,2005年授予“献身教育的好教师”荣誉。多年来与香港、国外几家著名大学建立科研、教学交流;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协助指导博士生2名,部分毕业学生已在国内外制药企业、大学、药检所担任重要职位。

研究方向

¤ 新型药用高分子材料与靶向释药系统

¤ 缓/控释释药系统与药代动力学

¤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近年代表性论文:

[1] Juan Li* , Hua Yu, Shuai Li , Guang Ji Wang. Enhanced distribution and extended elimination of glycyrrhetinic acid in mice liver by mPEG-PLA modified (mPEGylated) liposom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0,51 :1147-1153 . SCI收载 [IF: 2.78]

[2] Yang Lu,Juan Li* ,Guang Ji Wang.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mPEG-PLA modified liposomes loaded glycyrrhetinic aci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 2008,356 :274-281. SCI收载 [IF: 3.01]

[3] Yuan Xie Haiping Hao AnKanga, YanLianga, TongXiea, ShiqingSuna, ChenDaia, Xiao Zhenga, LinXie, Juan Li**, Guangji Wang*,.Integral pharmacokinetics of multiple lignan components in normal, CCl4-induced hepatic injury and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pretreated rats and correlations with hepatic injury biomarker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2010,131(2):290-299. SCI收载 [IF:2.58]

[4] LI Juan*, ZHANG Yan,WANG Guang-ji. Pharmacokinetics and 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 evaluation of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conventional tablets of aniracetam[J].Chin J Clin Pharmacol Ther, 2007; 12(4): 282-288

[5] Yanlei Zhao, Juan Li1*, , Hua Yuc, Guangji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olydepsipeptide contained tri-block copolymer (mPEG-PLLA-PMMD) as self-assembly micelle delivery system for paclitax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1,Under review.

[6] 李娟*,陆洋,王广基.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甘草次酸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2)47-53.

[7] 李娟*,张锦琳.褪黑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4):33-38.

[8] 李娟*,何捷,王广基.银杏酮酯口服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杂志,2007,38(3):56-62

[9] 戴城烽,李娟*.姜黄素-3脂质体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7):401-405

[10] 张勇,李娟*等. PEG修饰水飞蓟素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药学与临床研究[J]. 2010,18(3):239-242

[11] 毛万祥,李娟*.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褪黑素缓释片处方设计.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5)

[12] 乔宏志,李娟*,王洋等. 5-氟尿嘧啶-聚酰胺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

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1,42 (6).

联系方式:

电话:025-83271287(O),13951619958手机

E-mail:lijuan9958@yahoo.com.cn或lijuancpu@163.com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室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童家巷24号 邮编:210009

Juan Li, Ph.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4TongJiaXiang,Nanjing,210009

China

Tel: +86-025-83271287(O)

E-mail: lijuancpu@163.com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