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是科研“苦力”? 到底孰是孰非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招考资讯 >> 政策规则 >> 研究生培养是科研“苦力”? 到底孰是孰非

研究生培养是科研“苦力”? 到底孰是孰非

考研时间: 2013-03-1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如果这样毫无意义的苦力劳动也好意思号称‘科研’,本人的确没有参加也不可能参加……本人以4年宝贵青春的牺牲换取这一人生最大的教训。”前不久,北京大学研究生杨恒明在网上发布退学声明,称导师以他没有到实验室参加所谓“科研”工作为名,不允许他毕业。杨恒明说拒绝导师的安排,是因为所谓的“科研”就是把工程文件修改格式从一个软件流到另一个软件,他认为这种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近乎于侮辱。

许多研究生告诉记者,现在读研早已不像过去那样埋头书堆或实验室,各种值班、报发票,甚至帮导师申报项目、出差等工作已经占据了许多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做学术反而成为了副业。导师被称为“老板”,学生则自嘲为“苦力”。在老师和学生眼中,经费和就业远比学术成果重要。长此以往,高校的科研生产力难免会在“温水煮蛙”中消耗殆尽,更何谈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是时候恢复学术的纯洁了!或许,这也是杨恒明的退学声明带给我们的最大警示。

一辩:报票、值班“苦力”是读研必修课?

正方:提前适应社会,培养自己独立承担任务的能力

反方:精力受侵占,学术被荒废

王金磊(北京某985高校研二学生):据我所知,杨恒明所说的“苦力劳动”在几乎所有高校的研究生群体中是普遍现象。我认识的同学中,甚至有人一年下来帮“老板”报销了几十万元的发票,却从未见过“老板”一面。

对于这种培养方式是好是坏,一直众说纷纭。我倒认为其存在有一定道理。首先,我们毕业走向社会后,不可能还像读书时那样单纯地学习或者科研,面临的事务性工作还会更多;既然如此,那么现在读研阶段的工作就是很好的提前适应机会。再有,纷繁的事务也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效率开展工作和科研,查资料、做实验、申报项目全部自己解决,几年下来,独立承担课题和任务的能力就培养起来了,这将受益终身。

许方(清华大学学生):我十分理解杨恒明同学的选择。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奔波于财务处报销发票和科研处申请项目的研究生,能做出多好的科研成绩?人纵有三头六臂,一天不吃不喝也没有如此多的精力。结果只有一个,学术荒废。

谁说这样的“苦力劳动”就是读研的必修课?既然选择读研,那就意味选择了潜心研究做学问,怎么能被如此芜杂的事务所扰?我在国外的大学交流过,他们的研究生只负责实验室里的学术,申报课题、值班、实验器械准备之类的日常事务工作全部由院系的学术秘书完成,补贴发放则是行政秘书的任务。当然,报销发票这项令我们的大学老师很头疼的工作,在国外是几乎不存在的。

二辩:研究生导师“老板化”是学术的需要?

正方:实验室公司化,有利于提高科研效率

反方:“科研功利化,学生雇员化”背离学术本质

刘若谦(教育杂志编辑):我知道现在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里,研究生一般都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一个实验室就如同一个公司,一个课题组就像是公司里的一个事业部。我觉得这种组织形式挺好,因为它能保证科研工作高效率地运行,每个人都不能懈怠。

现在是效率社会,投入和产出需要缩短时间差。学术不是文艺,不能坐等灵感出现。导师承担起“老板”这个角色,对自己的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薪酬考核制度,从申请课题,到分配任务、规定完成进度时间表、项目验收等,环环相扣,整个科研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研究生经历了本科期间的慵懒倦怠,需要这样的节奏化工作,才能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王若明(化名,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我很讨厌研究生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这是大学校园,不是商业公司。我很担心如此下去,会形成“科研功利化,学生雇员化”的风气,这就背离了学术的本质,对国家高等教育、科研教育危害巨大。

导师成为“老板”,意味着他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雇员”——研究生,做什么课题,导师说了算;研究需要花多少钱,导师说了算;科研成果的报奖、转化实践利用更是完全由导师掌握。如此下去,研究生进行科研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又何存呢?事实上,近年来,不少高校研究生的高水平论文质量明显下降,而SCI检索论文中第一作者为高校学生的数量也上不去,导师“老板化”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改变,唯有削减导师手中过度的权力。

三辩:把“学术事务”课程化,杜绝科研“苦力”?

正方:该做的一分不少,不该做的一点不沾

反方:缺乏监管,“苦力”工作照样可以成为“课程”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该做的一分不少,不该做的一点不沾”,这是我心中理想的研究生学习、科研的状态。意思是:研究生在培养阶段应该完成的课程、科研项目一个都不能少,而替“老板”报销发票、出差开会等“分外事”绝对不碰。

事实上,目前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达到这样的状态还不容易。其主要原因就是导师的功利意识和权力意识太重,同时一些与学术相关的事务性工作也确实客观上对学生起到了培养锻炼作用。既然如此,用“学业事务”课程来规范研究生的事务性工作,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所有与学术有关的事务,比如学术会议、交流等纳入其中,按学分核算,研究生自主选择参加,其余导师自派的任务,学生则可以拒绝。

王炳辉(化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导师给研究生派发过多任务的情况确实在一些高校存在,但据此提出以课程的形式规范研究生的事务性工作,我认为缺乏可操作性。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管,学生所谓的“苦力工作”照样可以成为他们的“课程”,拒绝也就形同虚设了。

所以,要改变现在研究生“学术褪色”的状况,根本在于学校改变培养方案的设置,不以课题数量和论文发表数量这些硬性指标考核研究生,给他们更多的自主空间,有选择地去开展自己喜欢的课题,这样他们才不会被“有课题和论文发表资源”的导师所支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