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提醒:切勿相信“助考”电话,诚信考研 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招考资讯 >> 政策规则 >> 考前提醒:切勿相信“助考”电话,诚信考研 

考前提醒:切勿相信“助考”电话,诚信考研 

考研时间: 2013-12-2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考生疑问每天接到“助考”电话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即将在1月4日举行。镇江一位考生李明(化名),最近几天来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助考”电话。不堪其扰的李明将这段时间接到的助考信息汇总,发现来“助考”的机构竟然达到20多家。更让其愤怒的是,这些机构对李明的电话、邮箱和报考的学校、专业等信息都一清二楚。

李明2012年6月毕业于镇江某高校,渴望深造的他于今年七月份辞掉海南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作,回到母校专心准备考研。

“2014年全国研究生考研考前培训密卷,理想达标,客服QQ234×××818让我们助你成功【新某某教育】。”10月31日是研究生报名最后一天,李明就接到了上述短信,当时他觉得是骗人的,也没太当回事。但到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他又接到了自称是北京某某弘文教育任某的电话。让李明惊愕的是,对方对他的电话、邮箱和报考的学校、专业等信息都很清楚。李明很奇怪自己的信息怎么会泄露,任某表示是报名网站内部人员提供的,要不怎么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随即,任某发来了培训“包过协议”。

虽然连续接到两家机构的电话,但李明内心仍觉得不大可能泄题,但还是心存疑惑。

李明曾在电话里询问过对方,发现各机构的收费标准基本上是1500元一科,问及真题的来源,对方通常表示是通过“特殊”的渠道。

2011年毕业于一所专科学校的陈彬(化名),今年三月份辞职准备考研。他也接到了不少助考机构的电话、短信等。陈彬介绍,现在他一接到陌生的手机来电或以010、021、0451开头的外省电话,基本上就是推销助考的。

昨晚,记者联系到了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张云,他告诉记者,考研保密性极强,这些所谓的“真题”、“包过”等,都为诈骗,他提醒考生一定要走“正道”,切莫上当。

考试院提醒

考研全部使用标准化考场作弊将取消下年报考资格

随着考研的临近,网上各种“考研骗子”又开始猖獗“促销”。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考研开始已全部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内进行,这意味着每场考试均在视频监控下进行。考试院提醒考生,切勿轻信骗子承诺,一旦作弊被抓,将取消下年报考资格,还将被记入“诚信档案”。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手段兜售所谓“考研试题”和作弊设备,提供代考和助考服务,骗取考生钱财,非法牟取利益。极少数考生因心存侥幸,上当受骗,既蒙受了经济损失,又影响了正常的备考。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生进场时,监考人员将使用金属探测器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规物品,考试过程中,我省各考点还将使用无线电有害信息探测仪器和有害信息干扰仪,同时,全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将全力配合,在各考点使用大型无线电监测设备,防范和打击使用无线通讯工具作弊等违规行为。

对代考、助考、网络诈骗及涉嫌在考前、考中非法传播与考试相关内容的网站、机构及人员依法进行严厉打击,使一切企图作弊的考生不能得逞,对于参与非法交易的考生也将严惩不贷,决不姑息,并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对于违规考生,如是在校生由他人代考、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携带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如是在职人员,教育考试管理部门将其作弊行为记录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给予严肃处理。同时,所有当年作弊的考生取消下一年度报考资格,考生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作为招生单位录取考核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对于团伙作弊、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