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赴港读研,国外读研,内地读研怎么了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考研时评 >> 时评:赴港读研,国外读研,内地读研怎么了

时评:赴港读研,国外读研,内地读研怎么了

考研时间: 2010-10-2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左手托福,右手科研论文”,西安电子科大大四学生小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人生转折忙个不停。早在半年前,小马把攻读研究生的目标瞄准了香港高校,眼下已经是冲刺阶段。(2010.10.16 中国青年报)

据金吉列留学专家介绍,随着2011年国内硕士研究生报名的开始,咨询各国留学读研的客户也明显增多,接下来的一个月将进入2010年国外留学读研的第一个早高峰。经过对2009年金吉列各国留学咨询数据分析,金吉列留学专家推测2010年10月份,英国研究生、美国研究生、加拿大研究生等热门留学国家的研究生咨询量将相比9月份环比增长20%-30%。(2010.10.18 金吉列)

俗话说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内地研究生却在向国外分流,他们纷纷转战香港和国外的学校继续深造,让那些培养出高材生的清华、北大等名校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看到这则新闻,笔者想起了前阵子高考过后对留学人员低龄化的议论,不仅研究生如此,就连高中生选择国外读书的人也在增多。

赴港读研,国外读研,为什么这些人要选择出去?偌大的内地竟容不下些许读研人吗?按理说,国家逐年扩招研究生的政策无论是对毕业生深造还是国家吸纳高层次人才都有促进作用,结果却导致不少优质生源外流的现状,这不能不说是研究生招生的一种尴尬。

无论是选择香港还是国外读研,这些准研究生们无非是看重当地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机制。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世界是平的的趋势下,能够与国际接轨、接受良好的国际化教育,享受更自由自主的学习学术环境,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是这些优秀学生做出选择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机制以及学术氛围可谓是相形见拙了。接连不断的学术腐败事件,师德师风的每况愈下,官派化的院系作风,功利化、刻板化的教学体制和选拔制度都让人感到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问题颇多。也难怪,前阵子“博士生成为博士工”一事引起众多关注,中国新闻周刊也特别对此作了报道,此外还有硕士生不堪忍受为导师“打工”而半路退学的事情,这些都暴露出了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亟待改进和完善。

革命时期,曾有无数有志的中国人留学海外,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邓小平等等,他们为的是求学海外之后回国革命,重建自己的国家,为的是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如今,不存在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背景,各路英才理应安心留在国家为民谋福,贡献一己之力。然而,近十年来乃至是改革开放以来留学海外的人员逐年递增,这些优质人才的外流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消极影响不得不让人在反省中思辨。

所以,我们现存的研究生制度和机制是需要改革和整治的。国民追求自我素质的增强是一种蒸蒸日上精神风貌的体现,如果因为没有良好的培育土壤和良性的培养机制使得人才外流那无疑是一种遗憾和伤痛。

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留住人才,让人才回流。可以创造性的学习国外和香港一些先进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真正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选择高层次人才进而为之提供宽松严谨的学术环境,不要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也不要让他们被那些莫须有的评定机制和条条框框禁锢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