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68岁研究生对“学无止境”的诠释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考研时评 >> 时评:68岁研究生对“学无止境”的诠释

时评:68岁研究生对“学无止境”的诠释

考研时间: 2010-10-2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虽须发如雪,仍求学不止,成为中央美院建校以来,招收的年龄最大的研究生。昨日,记者辗转与刚刚进入中央美院就读的仙桃68岁老人余昌宇取得联系。(2010年10月22日 楚天都市报)

“活到老,学到老”是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提出的,被后世人奉为箴言不懈地督促自己学习,追求知识和真理。两千多年来,由这一箴言演绎出的事迹也不胜枚举。拿眼下来说,仙桃68岁老人余昌宇凭借高龄成为了中央美院建校以来最年长的一名硕士研究生,让人钦佩的同时,他那种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更是对“学无止境”的一次淋漓诠释。

可是以这位老人来作参本,我们时下的这些研究生、准研究生们,甚至是所有学子们有多少能扪心自问对知识的追求是源于喜爱这个简单的目的呢?

当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考研,屈从于考研只为毕业能找个好工作的时候,试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是不是已经不再那么纯净了?带着一种功利目的求学的过程是不是不再那么美好了?

我想是的,从媒体不断爆出的一系列考研事件都可以看得出大多数人是不会有余老先生“农耕之余,师法自然,心摹手追,暗暗延续他画家梦”的切身体会了。一方面,如今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们都在追求一种“分配性的努力”而不是“生产性的努力”,坐享其成的人越来越多,愿意付出劳动的越来越少。所以希望借助考研能实现这种愿望的人也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很多人考研只是一种盲从,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将来想要从事的是什么职业,读研是为了什么?考上研究生之后要如何学习?一切都更像是一种拿来主义,把别人的模式套在自己身上使用。

于是,随之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考研失败精神异常、考研压力大而自缢身亡、不满为导师打工中途辍学等等,既有心理问题也有社会问题存在,把考研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自然属性扭曲成了一种工具属性,偏离了,当然也就出问题了。

所以,68岁余昌宇老人的事情起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理想是不能掺杂功利性质的。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艺术需要艺术家在真正体验生活,对生活有感而发之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亦是如此。那么,考研的学生一定要选定自己喜爱的领域继续深造读研,凭着对这一专业领域的兴趣也才会执着下去,才算是真正的学习,也才会不枉费自己的苦心。

同时,社会的风向标也应该更多的指向目的单纯的领域,让知识的力量永远传递下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