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评】61岁考研老人诠释“活到老,学到老”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考研时评 >> 【考研时评】61岁考研老人诠释“活到老,学到老”

【考研时评】61岁考研老人诠释“活到老,学到老”

考研时间: 2013-01-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1月5日,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拉开帷幕。在山东济南,61岁的考生张善学,先后历经3次考研未达目的院校后,又一次参加了本届研究生的考试。张善学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自己有个持续的“大学梦”,要做一个“不老”的榜样。(1月5日齐鲁网)

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其原话的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1957年出版的《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中,正式地用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说法。此后一直流传至今。“活到老,学到老”也成了一句最好的鼓励学习与励志之言。

人们之所以推崇“活到老、学到老”,乃在于这句话包含着至理,包含着学习不息、拼搏不息、奋斗不息的精神。其与中国很多劝学名言有相通之处。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

学的目的是“知”,对此,主张“不耻下问”的孔子有很多著名的论述,汉代王充更是直言“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知”。因此,除了学习,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一个人保持才能、明智和理性。这也是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必须。

不学习会怎么样?王充说“人之不学,犹谷为成粟,米未为饭也”。谷子没有变成粟米,粟米还没有做成米饭,显然是不太中用的,甚至是百无一用的。民间俗语更好理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因此,张善学老人的四度考研,看着似乎是在做无谓的努力,发的是“无用功”,实则包含了人生学习的境界和至理。

张善学老人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自己有个持续的‘大学梦’,要做一个‘不老’的榜样”。很明显,张善学一为梦想,二为学习的过程和努力的榜样力量。这两者均是可爱而可贵的。

而相比较起来,如今我们的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尚很年轻的人,要么以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好了为借口,要么以工作忙为推辞,不学习甚至拒绝学习。在张善学老人面前,我们难道不应该汗颜和反思吗: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或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没老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老了吗?该学习的时候,你学习了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