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考研网看点:研究生毕业门槛提高你担心吗?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考研时评 >> 5月20日考研网看点:研究生毕业门槛提高你担心吗?

5月20日考研网看点:研究生毕业门槛提高你担心吗?

考研时间: 2014-05-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研究生毕业门槛的逐步提高,让很多学生不寒而栗,中山大学、湖南南华大学等名校相序发生学生因延期毕业而自杀事件。针对这些事件,需要提醒大家在抓紧学业的同时要明白在国外延期毕业是很正常的现象,高校和学生本人也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延期毕业。

查字典考研网寄语: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成功和失败是一对孪生子。

【考研资讯串联】

在今天资讯的开始,给大家讲述关于“最牛考研宿舍”的消息:郑大最牛考研女生宿舍英美名校齐上榜。两个女生宿舍,一个宿舍“齐刷刷”拿到了到国外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宿舍全部被国内高校研究生院录取。

影响考生选择报考学校因素有哪些呢?回答必定不唯一,但小编认为院校排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选择一所实力出众的院校,院校排名一直是学子们十分关注的,2014年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北大名次下降上大排名上升,中国20所大学中有13所提升了名次,北京大学位列中国大学第一,不过从去年的第三位滑至第八位;而上海大学名次上升最快。

热门学校考生扎堆的背后是热门专业的备受考生青睐,不少考生更不惜跨专业考研,2015年最受跨考生青睐七大热门考研专业有会计硕士、金融学、新闻传播学、法律硕士、翻译硕士等7个专业。

考研不易读研亦不易,为了改变一直被人所诟病的中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现象,研究生毕业门槛提高“严进宽出”政策逐步改善,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研究生毕业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高薪职业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其中IT行业被视为高薪岗位集中营,IT研究生一年干两年活换入行最高薪25万。

【论坛近期活动】

【海文杯·第八届《我的考研之路》征稿啦!】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落下帷幕

考研结果,或喜或悲

都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经历

一路走来,经历这场战役的你一定感慨万千

......

那么就让我们用文字来记录我们这一年的艰辛历程

这一刻我们记录下属于自己的考研岁月

留下一段回忆

也留下鼓励与希望

【考研论坛《名师访谈》——名师指点,考研复习倍轻松!】

英语复习让你觉得“吃力不讨好”,

政治付出与成果是正相关

但英语有时很可能是负相关

有人告诉你英语要靠技巧,有人说靠词汇

基础不好、没有复习想法

考研准备的火热阶段

快把你的疑虑大声说粗来!

【【名师访谈】肖秀荣大大告诉你如何准备政治复习!】

考研政治专场活动开始了!

你还在为找不到学习方法、不会制定复习规划、如何练习考研真题所纠结着吗?

为您开设《名师访谈》系列活动之肖秀荣专场

考研政治肖秀荣先生亲自为您解答所有关于考研政治的疑惑!

还有活动福利等你来拿,还不快来参加!

【考研论坛今日热点话题】

每日一囧:

考研中觉得实在是看不进去书怎么办?

论坛各位大神的真题回忆贴,整理来造福大家

2014海事翻硕最详真题汇总

2013、2014年北师大各专业试题回忆及经验贴

【查字典考研网每日考研经验展】

关于考研经验这部分,每个人的考研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家复习起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大家对于经验的态度应该是吸取其中有用的、适合自己的部分来用,而不是盲目的根据前辈们的复习步骤来。下面小编为大家摘取了查字典考研网今日更新的部分经验类文章,大家自取所需,更多经验大家可以从查字典考研网首页的导航位置进入相应栏目查找。

2014年北航翻译硕士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懂得搜索资源和利用资源也是一种能力,考研经验从何而来,作者在这里全情总结了自己备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得体会。翻译硕士英语、翻译基础、政治、百科如何复习,复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答案就在其中。

2014年汉硕考研学校选择经验分享

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院校有很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作者罗列了实力院校,对院校特色进行的详细介绍。

2014年深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考研备考是一个辛苦的过程,除了良好的心态,备考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应如何准备,作者以深大新闻传播学考研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考研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2014年815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作者初试专业课为815经济学,一战,本科是湖南某普通高校,404分(数学140,英语65,政治73,专业课126)写出这个是希望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各位正视自己的能力,想表达的是不管本科如何,考研你付出就会有收获。

【考研励志频道】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空洞,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洞?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自我的游戏。

物质的游戏

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的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已经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一千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十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感受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你于是匆忙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等待这轮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再来一轮这个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填满心里的洞,满足了你的各种全方位的需求,慢慢的你把他们视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头衔,你同学聚会“不经意”透露自己收入,你看衣服先看价格……

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你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用钱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无怪很多人会把某个数字的钱做生命目标呢。你肯定自然而然的认为——财富、物质和尽可能的满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虚假自我的骗局。

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的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而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他人认同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2个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逐渐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的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的在一起,呆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艺术记录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和上一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那个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向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填充进来。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我知道的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偃旗息鼓,妈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所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和旁人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所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第二种选择。我曾见过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忽如其来地感动、众叛亲离地投入、让人窒息的24小时全天候连环绝命CALL、爱恨交加地离开、天崩地裂的失恋——不是命运多舛,也不是因为自己点背,全因为他们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洞,从内至外的修炼,这个轮回会无休无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

寻求“被认同”是社会的构成理由,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则真我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怎么想,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四面来凤的孩子,我总觉得可怜又恶心。

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自己,现在他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

你就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玩死了。

如果你拆掉过思维里的墙,那你一定想看看生命里还有哪些可能。

更多查字典考研网每日一看点,请【点击这里进入】

【本文图片皆转载自网络,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