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评】“层累”的就业矛盾拉低硕士生就业率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招考资讯 >> 求职就业 >> 【考研时评】“层累”的就业矛盾拉低硕士生就业率

【考研时评】“层累”的就业矛盾拉低硕士生就业率

考研时间: 2013-01-1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近日武汉一名女硕士因求职碰壁,索性将简历上学历改为本科,“冒充”本科生求职,引发全社会对硕士生就业困境的关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敌本科生。

提到硕士生就业率低,民众通常都会想到,这是高校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硕士生个人因素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但是催生研究生就业率低的根本原因却并非如此简单和“显而易见”。

硕士生就业率低其实是就业矛盾“层累”的结果。一部分学生明知道读完研究生也要失业,却还是硬着头皮去考,甚至会“二战”、“三战”,这里面除了学生个人想将出身从一个“二流”高校转为一流的名校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其本科生阶段对找不到工作的害怕。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招聘学历调整为“211、985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后,他们胆怯了,很多学生选择了考研,虽然硕士生就业率低,但找工作不会在学历上吃亏,这是很多学生的朴素想法。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种想法会成为可怕的共识。随着高校扩招,高等院校越来越多,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样的起点不足以让他们找到好工作。于是,考研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至少可以缓解一下本科毕业时期对找工作的恐惧。但可供研究生选择的好工作毕竟也是有限的,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率的“分母”也急剧增大,“分子”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增长,就业率低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跃进”的发展,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考研大军的基数也随之变大,高校被这股“考研大军”鼓舞着,纷纷开设研究生点或者增加招生人数,然而很多学校在研究生教育上的硬件、软件设施都跟不上,于是,旺盛而扭曲的“产能”必然导致这些学生研究生阶段学不到任何东西,只能成为一些学校面子工程的“炮灰”。

简单来说,硕士生就业率低就是由于研究生基数增大、并且还会进一步增大所导致,而这些研究生有很多都是害怕本科失业的“避难者”。就这样,学生不得不陷入“不停往上读”的尴尬局面,或许过不了多久,博士生就业率低也会在这种背景下成为必然。由此可见,高校盲目扩招才是硕士生就业率低的根源。可是,谁来为这些失业的学生“负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