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导介绍:刘兴林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导介绍:刘兴林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导介绍:刘兴林

考研时间: 2012-07-1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刘兴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5月

职称:教授 学院:历史学系

研究方向:战国秦汉考古和先秦两汉时期的农业、纺织和钱币等专题研究。

刘兴林,男,1963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战国秦汉考古”、“中国古代钱币”、“先秦两汉农业考古研究”和“战国秦汉考专题”的教学和研究,结合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战国秦汉考古和先秦两汉时期的农业、纺织和钱币等专题研究。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钱币学会理事、江苏省社科联理事。

研究成果

科研情况(2004年以来)

一、考古发掘与研究

1、重庆奉节营盘包汉墓发掘,主持。2004年。

2、重庆奉节营盘包汉墓发掘(三期),主持。2005年。

3、重庆奉节桂井墓地发掘,主持。2005年。

4、江苏溧阳土墩墓发掘,主持,2005年。

5、重庆忠县挑水沟汉墓发掘,主持。2007年。

6、重庆忠县汪家院子、鸡骨梁墓地发掘,主持。2007年。

二、发表论文著

著作:

1、《长江丝绸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刘兴林、范金民著。

2、《史前农业探研》,黄山书社,2004年。

3、《甲骨文与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杨新华、刘兴林主编。

4、《中国考古通论》,撰写“战国秦汉考古”部分,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论文:

1、史前农业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农业考古》2004年第3期。

2、论商代甲骨文中无地桑,《东亚考古》[A]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3、汉代稻作遗存和稻作农具,《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

4、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论“织贝”出海南,《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6、《尚书•禹贡》“织贝”考,《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7、汉代以前桑树品种的改良,《生物史与农史新探》,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

8、论井渠技术的起源,《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9、燕齐圜钱的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

10、关于《氾胜之书》“种桑法”的释读,《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11、汉代的纺纱和绕线工具,《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

12、忠县汉墓出土的顶罐俑和负子俑,《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

13、汉代桑树考,《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汉代农田形态略说,《农业考古》2009年第1期

15、先秦两汉织机的发展与布幅的变化——兼论海南岛汉代的广幅布,《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4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