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导师介绍:吴孟超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导师介绍: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导师介绍:吴孟超

考研时间: 2013-08-2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导师姓名:吴孟超

性别:男

最后学历:本科

职称:教授

所在学科:临床医学、外科学

所在部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现任职务:院长、所长

导师类别:博士研究生导师

院士类别: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他补充信息: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福建闽清人。1949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总后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多个学术职务。主要从事肝胆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肝癌的综合治疗研究。作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肝脏外科不断创新,成绩斐然。1958年他和同事一道,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1960年,他和同事们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方法——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为国内广泛采用。继而又在国内首先开展肝切除术代谢改变研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963年突破肝脏禁区,和同事们首先施行中肝切除术获成功,并拍成科教片《向肝脏外科进军》,发行国内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75年成功切除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千克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仍健在。迄今切除15cm以上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达200多例,全部存活。70年代中期,他带领课题组开展高危人群肝癌普查,使许多早期肝癌病人得到了及时发现和治疗,并使临床确诊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肝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开始起步,1978年5月至1980年4月,同同事们一道成功地进行了四例肝移植术。80年代,他和同事们在国内首创常温下无血切肝术,并在国内首先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并提出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新观点,提高了肝癌的疗效。其后在他的带领下还开展了半离体肝切除术,等离子手术刀、微波治疗肝癌、免疫综合疗法、单克隆抗体导向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顺铂微球化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一系列肝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α抗胰蛋白酶、醛缩酶同功酶A、α-L-岩藻糖苷酶、癌基因、糖蛋白、凝集素等,并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与肝癌扩散、复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90年代,在肝癌的免疫和基因治疗、肝癌疫苗、肝脏移植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成功开展了高难度的腹腔镜下肝癌、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手术和肝动脉结扎术。1996年至今,在他的领导下,又成功施行五例肝移植术,其中患者最小年龄为9岁。至2001年底,已成功地实施了8000余例肝癌切除术,为世界最大系列。其中肝癌切除手术成功率达99%,肝癌手术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达38.1%,小肝癌(直径≤5cm)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79.8%,而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5年生存率达85.3%,最长者已存活37年。肝癌切除例数,切除率、生存率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吴孟超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军队、上海市等多项重点、重大科研课题,出版了《肝脏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外科手术图解》等著作18部,发表论文354篇,SCI收录49篇,被引用374篇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获何梁—何利基金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全国“侨界十杰”称号、全军医疗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26项荣誉。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共79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