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 名:高小建
学 位:博 士
职 称:教 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信箱:xjgao2002@yahoo.com.cn
通讯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1430信箱(150006)
电 话:0451-86281118
传 真:0451-86281118
个人主页:http://homepage.hit.edu.cn/pages/xjgao
个人简介
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耐久性监测与修复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与新型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流变性与早期性能,利废环保型水泥基材料等。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省攻关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及企业横向课题等6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45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10项。获2001年度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和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4)各1项。
教育经历 | ||
1994.09-1998.07 | 哈尔滨建筑大学 | 无机非金属专业,工学学士 |
1998.09-2001.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材料学专业,工学硕士 |
2000.09-2003.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 |
工作经历 | ||
2003.10~2005.10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博士后 |
2005.10~2011.0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2009.09~2010.09 | 美国西北大学ACBM研究中心 |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
2011.09~现在 |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负责的基金项目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8068) 混凝土结构受氯盐侵蚀状态的电化学监测技术研究 | 2009.01-2011.12 项目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408016) 温、湿交变和盐存在条件下混凝土体积变形分布特征 | 2005.01-2007.12 项目负责人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G10B02) 课题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研究——凝冰路面损伤评估、防护及修复技术研究” | 2008.03-2012.03 子项目负责人 |
哈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6RFQXG039) 大掺量工业废渣制备高性能水泥关键技术 | 2007.01-2009.12 项目负责人 |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FSE2010006) 寒区道面用纳米矿物改性高耐久性混凝土 | 2011.01-2012.12 项目负责人 |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0CEM013) 基于微结构调控的高流态混凝土模板侧压力控制技术 | 2011.01-2012.12 项目负责人 |
哈工大科研创新基金(HIT. NSRIF.201198) 滑模免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制备 | 2011.06-2013.06 项目负责人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825) 电化学除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 2007.01-2009.06 项目负责人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5037667) 温、湿交变作用下混凝土的体积变形与性能劣化机理 | 2005.01-2005.12 项目负责人 |
获奖专利 |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性能彩色印模饰面混凝土技术的研究 | 2005年 排序第4 |
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 | 2003年 第2作者 |
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031572.2)(已授权) 用于检测大流动性混凝土模板侧压力的测试装置 | 2012年 排序第1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063858.7)(已授权)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 2011年 排序第1 |
国家发明专利(200910073383.4)(实审阶段) 检测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的埋入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2009年 排序第1 |
国家发明专利(ZL 200610010272.5)(已授权) 新拌混凝土泵输性能的检测装置 | 2009年 排序第2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410061340.1)(已授权) 多功能环境模拟装置 | 2007年 排序第2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410013535.9)(已授权) 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力测试仪 | 2006年 排序第2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137541.3)(已授权) 新拌混凝土粘度测量仪 | 2011年 排序第3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71985.6)(已授权) 检测新拌混凝土流变参数的装置 | 2011年 排序第3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71828.5)(已授权) 用于检测混凝土渗透性及离子含量的检测装置 | 2010年 排序第3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510120507.1)(已授权) 高抗硫水泥掺合料 | 2007年 排序第3 |
国家发明专利(ZL200510120506.7)(已授权) 广谱抗硫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07年 排序第3 |
代表性学术论文
1.Gao Xiaojian, Kawashima Shiho, Liu Xiaoyan, Shah Surendra P. Influence of clays on the shrinkage and cracking tendency of SCC.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2, 34(4): 478-485 (SCI收录, IF: 1.527)
2.Baoguo Ma, Xiaojian Gao, Ewan A Byars, Qizhi Zhou. Thaumasite formation in a concrete dam in China.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6, 36(3):716-722 (SCI收录, IF: 2.187)
3.Xiaojian Gao, Yingzi Yang, Hongwei Deng. Utilization of beet molasses as a grinding aid in blended cement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1, 25(9): 3782-3789 (SCI收录, IF: 1.366)
4.Xiaojian Gao, Yingzi Yang, Hongwei Deng. Electrochemical changes of pre-corrod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due to electrochemical chloride extr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2011, 6(6):1797-1809 (SCI收录, IF: 2.808)
5.Xiaojian Gao, Jian Zhang, Yingzi Yang and Hongwei Deng. 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ll-solid-state chloride sensors in synthetic concrete pore solutions. Sensors, 2010, 10(11): 10226-10239 (SCI收录,IF: 1.771)
6.Gao Xiaojian, Yang Yingzi, Deng Hongwei. Shrinkage strain distribution in high strength concrete with one surface exposed to different relative humidity. Revista Romana de Materiale-Romanian Journal of Materials, 2011, 41(4): 316-324(SCI收录,IF: 0.40)
7.Xiaojian Gao, Baoguo Ma, Yingzi Yang, Anshuang Su. Sulfate attack of cement-based material with limestone filler expose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008, 17(4): 543-549 (SCI收录, IF: 0.633)
8.Yingzi Yang, Xiaojian Gao, Hongwei Deng收录, IF: 0.383), et al. Effects of water/binder ratio on the properties of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010, 25(2): 298-302 (SCI
9.Gao Xiaojian, Yang Yingzi, Ma Baoguo. Influence of Cement Types and Mineral Admixtures on Resistance of Mortar to Sulfate Attack under Lower Temperatur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009, 24(Suppl.): 200-205 (SCI源刊, IF: 0.383)
10.Xiaojian Gao, Jian Zhang, Yingzi Y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chlorid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and its potential response to different chloride solutions representing concrete environment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EI收录) 2011, 675-677: 537-540
11.高小建, 杨英姿, 阚雪峰. 粉煤灰对混凝土内外层非均匀收缩的影响.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 18(1): 91-97(EI收录)
12.高小建, 阚雪峰, 杨英姿. 单面干燥条件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分布特征. 硅酸盐学报, 2009, 37(01): 87-91. (一级学报,EI收录)
13.高小建, 马保国, 朱洪波. 低温环境中含石灰石粉水泥砂浆的硫酸盐侵蚀. 材料研究学报. 2005, 19(6): 644-650(一级学报,EI收录)
14.高小建, 何忠茂, 杨英姿等. 约束状态下板式混凝土早期开裂模式及收缩应变的分布. 硅酸盐学报. 2004, 32(3):334-339 (一级学报,EI收录)
15.马保国,高小建, 何忠茂. 混凝土在SO42-和CO32-共同存在下的腐蚀破坏. 硅酸盐学报. 2004, 32(10):1219-1224 (一级学报,EI收录)
16.高小建, 马保国, 邓宏卫. 胶凝材料组成对混凝土TSA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10): 1554-1558 (EI收录)
17.高小建, 杨英姿, 邓宏卫等. 灾后混凝土工程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42(2):40-45 (EI收录)
18.高小建, 阚雪峰, 杨英姿. 单面干燥条件下掺硅灰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分布.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0(3): 694-698 (E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