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马新福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马新福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马新福

考研时间: 2005-09-1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 名:

马新福

性别:

出生年月:

1943-1-0

工作单位:

吉林大学

所在院系:

法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30101法学理论

研究领域:

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宪法学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1978年2月回到吉林大学法律系任教。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法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吉林省政府立法咨询委员,长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长春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曾任长春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长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长春市法理学会会长,吉林省比较法学会秘书长等职。现为吉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鸡西大学特聘教授。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获得奖项
1、《法理学》获校级优秀著作奖,1996年;

2、《法制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获校级优秀论文奖,1988年;

3、《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2001年11月;

4、《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2003年4月;

5、《法社会学原理》(专著),司法部优秀著作二等奖,2003年2月;

6、《法学理论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2004年。

著作及论文
专著: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第二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读本》(第二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法理学》(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法社会学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法社会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立法论》(第一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主编:

1、《宪法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法学概论通用教程》(上、下),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法律基础知识》(副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华实用法学大辞典》(副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学海导读》(上、下)(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法学基础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宪法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法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参编

1、《法学基础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法学基础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法的一般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与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法律社会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与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主要论文:

1、《法的本质与时空定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文集》,鹭江出版社,1986年版;

2、《中国法理学的重大问题》(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1年第2期;

3、《新时期中国法理学的发展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4、《试论社会主义民主的结构与功能》,《政治与法律》,1991年第6期;

5、《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作者),1992年第4期;

6、《论法制度》,《当代法学》,1992年第1期;

7、《新时期中国法学的发展概论》,《中国法律年鉴》(第二作者),1991年卷;

8、《论法系》,《政法论丛》,1992年第1期;

9、《论法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0、《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弘扬契约精神》,《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

11、《香港基本法的几个理论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2、《法与精神文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3、《司法自由裁量权合理运行的构成要件》,《当代法学》,1999年第1期;

14、《东亚法治社会》,《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

15、《论法律人的养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8期;

16、《中国古代法律服务初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

17、《法社会引论》,《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8、《法律思维的三个视角》,《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9、《劳动权的法社会学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网络转载;

20、《论劳动权制度化》,《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网络转载;

21、《立法权的内在限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高教文摘摘录;

22、《契约伦理价值与权利走向》(第二作者),《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

2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宪法观》(第二作者),《长白学刊》,2005年第2期;

24、《法律共同体一般理论》,《全国法治与法律共同体会议》(发表),2002年7月于牡丹江;

25、《论东亚法治社舍》,《世界法哲学—法社会学大会》(发表),2003年1月于香港;

26、《立法权的限制》,《法治 宪政 人权》会议发表,2004年8月于长沙;

27、《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中国法律体系研讨会》,2004年12月于北京。

承担项目
1、法的社会运行,中华社科基金项目,1988—1991年;

2、涉台立法思路,国务院港澳办项目,1994年;

3、现代企业制度的法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已结项;

4、法理学,校精品课程,2001—2005(2004年已完成);

5、立法机制研究,教育部一般项目,2002—2005(已完成);

6、现代法制与现代政党,司法部重点项目,正在进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