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张家树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张家树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张家树

考研时间: 2011-12-2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名: 张家树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职务: 信息传输与处理研究所所长,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博导: 是

实验室或办公室电话: 028-87601756(0),028-87634091(LAB)

所属系所: 通信工程系 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

最后学历及毕业学校: 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

最后学位及获得学校: 博士,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邮件: ITP@home.swjtu.edu.cn

个人简介:1987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电子工程专业学士

1990年1月毕业重庆大学无线电系,获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硕士学位

1990.01-1992.12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与通信教研室助教

1992.12-1995.10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与通信教研室讲师

1995.10-1998.08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与通信教研室副教授

1998.09-2001.03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2001.04- 至今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研究所 所长

2002.01- 信号与信息处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助对象,2002年度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

2004年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005年 西南交通大学--美国德州仪器DSPs实验室 主任

其他信息

公开电话: +86 28 87601756;+86 28 87634091

传真号码: +86 28 87600743

科研方向:

[1] 非线性与自适应信号处理

[2] 非线性动力学密码理论及应用

[3] 生物特征识别与身份认证

[4] 数字视频图像技术及其应用

[5] 智能车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6] 抗干扰通信与处理技术

个人荣誉:

1993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04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1项.

2002年度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2003年获詹天佑铁道科技奖西南交通大学专项奖

2003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3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

2004年被四川省政府认定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005年第八届四川青年科技奖

2005年第七届詹天佑铁道科技奖-青年奖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学术工作:

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成员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

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信评审专家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评审专家

重庆市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教学工作:

已培养毕业的3名博士均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其中,四川省首位外国留学博士-Dr. M. K.Khan的博士论文已获2009年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他已成为Biometrics领域有国际影响的专家;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多人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其中,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

2010年博士后招聘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10年招收博士生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10年招收硕士生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

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和国防科技项目3项,参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完成国家部级“十五”计划项目1项、国防预研2项。已完成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验收评价为特优1项、优1项;完成的其它项目均验收为优。研制开发的4个通信和铁路信号设备新产品已投入推广应用。

在低复杂性自适应非线性信号处理及应用、多媒体安全与保护技术、视频图像处理与通信、安全生物特征识别与身份认证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肯定与引用。其中,低复杂性自适应非线性信号处理的研究成果已被国外同行推广应用于2项美国专利;在生物特征模板保护与安全隐匿传输、远程移动用户身份认证方面的开拓性工作被国外专家评价为首创性成果。

发表论著:

已在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Part B、IEEE Multimedia、Signal Processing、Physics Letters A、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Science in China(series F)、Chinese Physics Letters和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70余篇。完成发明专利13件,获批准授权国家专利12件(其中,国防发明专利2件),10件专利如下:

[1] 能区分图象和水印篡改的定位型脆弱生成与认证方法, 发明专利, 批准授权号:ZL200410040433.6

[2] 图像篡改内容可恢复的定位型认证水印的生成与认证方法, 发明专利, 批准授权号:ZL200410081400.6,

[3] 基于混沌散列函数的分块脆弱水印生成与认证方法,发明专利,批准授权号:ZL200510021193.X

[4] 一种基于Laguerre结构的自适应非线性滤波器, 发明专利,批准授权号:ZL 200410040972.X

[5]一种基于非均匀傅立叶变换的鲁棒性音频水印方法, 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0610020236.7

[6] 一种具有光照鲁棒性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 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0710050970.2

[7] 基于二维正交Log-Gabor滤波的高精度掌纹识别方法, 发明专利, 授权号: ZL 200810044611.0

[8] 基于Log-Gabor混合滤波相位特征加密的高精度掌纹安全识别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 ZL 200810044795.0

[9] 基于复合非线性数字滤波器的混沌散列构造方法, 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0510021190.6 6

[10] UM71移频补偿电容在线测试仪, 实用新型专利,批准授权号, ZL200420033809.6

2009年1月以来在国际刊物发表和被录用的部分论文有:

[1]ipelined Chebyshev functional link artifici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for nonlinear adaptive filter,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Part B, 2010, 40(1): 162 – 172

[2] Pipelined decision feedback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for nonlinear channel equal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3] A novel adaptive bilinear filter based on pipelined architectur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2010, 20(1): 23-38

[4] Chaos and NDFT-based spread spectrum conceling of fingerprint-biometric data into audio signals

[5] Adaptive reduced feedback FLNN nonlinear filter for ac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noise processes, Signal Processing, 2010, 90 (3): 834-847

[6] Anovel adaptive nonlinear filter-based pipelined feedforward second-order Volterra architecture,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9, 57(1):237-246

[7] Adaptively combined FIR and functional artificial link neural network equalizer for nonlinear communication channel, 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2009, 20 (4): 665-674

[8]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Set- membership Estimation in DCSK CommunicationSystem, Signal Processing,2009, 89(8):1661-1666

[9] Variable Step-Size Affine Projection Algorithm with Exponential Smoothing Factors, Electronics Letters, 2009, 45(17): 911-913

[10] Adjacent-block Based Statistical Detection Method for Self-Embedding Watermarking Techniques, Signal Processing, 2009, 89(8): 1557-1566

[11] (2D)2PCA-LDA :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face recognition,Applied Mathemtics and Compution,2009, 213(1):1-7

[12] A Novel Strong Tracking Finite-Differenc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for Nonlinear Eye Track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2009, 52(4): 688-694

[13] A secure and efficient entropy coding based on arithmetic coding,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Simulation, 14(2009): 4304-4318

[14] Maximum Variance Difference Based Embedding Approach for Facial Feature Extr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al Intelligence,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5] Neural FIR adaptive amplitude-value Lagurre equlizer for nonlinear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2009, 52(10): 1881-1890

[16] A Novel nonlinear adaptive filter using pipelined second volterr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Neural Networks, 2009, 22(10): 1471-1483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