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丁国栋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丁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丁国栋

考研时间: 2011-10-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导师姓名: 丁国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 年 3 月 18 日

院系名称: 水土保持学院

一级学科: 林学

二级学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1: 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2: 水土保持

研究方向3: 工程绿化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现任职务: 教研室主任

现在职称: 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2007 年 9 月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998 年 06 月

获学位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院士: 非院士

是否留学: 是

留学国别: 日本

留学时间: 从 1992 年 24 月 到 1993 年 26 月

硕导、博导: 博导

批硕、博导时间: 2008 年 3 月

在读硕士: 11人

毕业硕士: 25人

在读博士: 4人

毕业博士: 0人

上岗时间: 1981 年 6 月

现在在岗否: 是

是否外聘导师: 否

是否千百万人工程: 否

是否长江学者: 否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是

工作简历:

1981.9-1985.7 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攻读本科(此期间1984.9-1985.7在清华大学力学系进修)

1985.7-1995.9 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系任教(此期间1991.7-1992.7在日本鸟取大学留学)

1990.9-1993.12内蒙古林学院攻读水土保持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5.9-1998.6 北京林业大学攻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8.6至今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任教

教学工作:

为本科生讲授:风沙物理学、沙漠学概论、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

为研究生讲授:恢复生态学、风沙物理学

研究领域:

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

工程绿化

盐碱地整治

在研课题:

主持林业公益科研重大专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护机制与经营技术研究”;

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

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沙区人居环境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及工程治沙技术研究”。

论文目录:

1. 丁国栋.地表粗糙度的本质含义,中国沙漠,1993(4):39-43

2. 丁国栋,奥村武信. 风沙流结构的风洞实验研究,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4(1):40-46

3. 丁国栋.野外风沙流结构的定量研究,内蒙古林业科技,1994(4):38-40

4. 丁国栋,慈龙骏.荒漠化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历史沿革,山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1:276-276(全国第三届水土保持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获优秀论文)

5. 丁国栋,慈龙骏, 霍文静.荒漠与荒漠化关系刍议,中国西北荒漠区持续农业与沙漠综合治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7:310-313(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6. 奥村武信,丁国栋.关于集沙仪性能的试验研究,日本沙丘学会志,1992(2):1-6

7. 丁国栋.地表粗糙度确定方法的研究,内蒙古林业, 1994(6):27-27

8. 陈平平,丁国栋,王贤.谈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模式.水土保持学报, 2003,17卷,5期:74-76

9. 丁国栋,王贤,王俊中.沙纹分布地流体力学模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23卷,6期:13-16

10. 丁国栋, 赵廷宁,范建友,杜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评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26卷,1期:92-96

11. 丁国栋, 蔡京艳,王贤,董智,范建友,陈平平.浑善达克沙地成因、过程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26((4):15-19

12. 丁国栋.区域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的指示性及盖度分级标准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2004,18((1):158-160

13. 王贤,丁国栋,蔡京艳,陈平平,范建友,李素艳. 浑善达克沙地成因及其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学报, 2004,18((1):147-150

14. 丁国栋,王博.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增刊):78-82

15. Sun Baoping Ding Guodong Li Yubao. Regional Evaluation of Wind Eros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Pengyang County,Ningxia Hui Autonmous Region,Chin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3,5卷,2期:35-40

16. 郝玉光,丁国栋,张景波,曹锦华,周建中.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防护林体系建设对风沙灾害性天气影响的数量化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5((1):64-69

17. 徐先英,丁国栋,高志海,杨自辉.近50年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演变及综合治理对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40-48

18. 肖辉杰,丁国栋,贾瑞燕,马士龙. 京郊荒滩生态恢复初期植被和土壤环境的变化,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202-206

19. 贾瑞燕,丁国栋,马士龙,肖辉杰.京郊荒滩生态恢复及其植被变化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166-168

20. 贾瑞燕,丁国栋,肖辉杰.北京风沙化土地生态修复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延庆县为例, 水土保持研,2005,12((2):95-100

21. 杨光,丁国栋,孙保平,赵廷宁,贺康宁,赫登耀.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76-78

22. 杨光,丁国,赵廷宁,孙保平,赫登耀.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20-78

23. 李素艳,丁国栋,王贤,凌侠.内蒙古正蓝旗天然草地资源及其评价,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51-56;

24. 范建友,丁国栋,关博源,王贤,李素艳,杨婷婷.正蓝旗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4):54-59

25. 张东,丁国栋,马士龙,马义虎.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79-82

26.丁国栋,李素艳,蔡京艳,赵廷宁,王贤,凌侠.浑善达克沙地草场资源评价和载畜量研究,生态学杂志,2005,24((9):1038-1042

27. 马士龙,丁国栋,罗俊宝,贾瑞燕,张东,顾小华. 沙蒿植被粗糙度动力学特性的检验与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86-88

28. 马士龙,丁国栋,罗俊宝,贾瑞燕,张东,顾小华. 固定裸沙地粗糙度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与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18-220

29. 杨光,丁国栋,赵廷宁,孙保平. 沙蓬防风阻沙效能初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72-174

30. 顾小华,丁国栋,刘胜,赵方莹.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06-180

31. 杨婷婷,丁国栋,郝玉光,马士龙,尚润阳.乌兰布和沙漠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风速变化的初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19-225

32. 杨光,丁国栋,常国梁,杨莉.黄土高原不同退耕还林地森林植被改良土壤特性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04-210;

33. 孙明迪,丁国栋,赵方莹.废弃矿山治理潜力评价研究,水土保持应用研究,2006, ((3):21-24

34. 牛兰兰,丁国栋.北京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175-179

35. 屈志强,丁国栋,赵方莹,杨莉,牛兰兰.覆盖在立体绿化中对植物节水效益影响的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288-292

36. 杨文斌,丁国栋,王晶莹,姚建成,董智,杨红艳.行带式柠条固沙林防风效果,生态学报, 2006,26((12):4106-4112

37. 马士龙,丁国栋,郝玉光,肖辉杰,杨婷婷,尚润阳.单一白刺灌丛堆周围风速流场的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147-149

38. 牛兰兰,丁国栋,赵方莹.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1):114-118

39. 王博,丁国栋,马士龙,顾晓华. 毛乌素沙地人工种植杨柴生长状况及其对流沙的固定效果.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1-12

40.王博,丁国栋,顾晓华,马士龙. 毛乌素沙地腹地植被恢复效果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37-242

41.牛兰兰,丁国栋,赵方莹.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探讨——以通香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3):231-23678.徐先英,丁国栋,孙保平,赵明,金红喜.内陆河下游民勤绿洲主要防风固沙植物生态需水量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3):144-148

42.徐先英,孙保平,丁国栋,郭树江,柴成武.干旱荒漠区典型固沙灌木液流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生态学报, 2008,28((3):895-905

43.丁国栋.风沙物理学中两个焦点问题研究形状与未来研究思路刍议.中国沙漠,2008,28((3):395-398

44.王翔宇,丁国栋,高函,张进虎,胡晋茹,张玉明.带状沙柳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8,2((2):42-46

45. 朴起亨,丁国栋,王炜炜,王翔宇,高涵,秦树高.柠条林带不同行距的防护效果比较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207-210

46. 原鹏飞,丁国栋,赵奎.流动沙丘沙埋对沙柳生长特性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53-55

47. 原鹏飞,丁国栋,王炜炜,王翔宇,石慧书. 毛乌素沙地降雨入渗和蒸发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4):23-27

48. Ki-Hyung Park,Guo-Dong Ding,Wei-Wei Wang,Xiang-Yu Wang,Kun-Woo Chun.Windbreak Effect on Wind Speed Reduction and Sandbeak of Artificial Forest of Caragana Korshinskili Kom in Yanchi county,Ningxia Province,China.JOURNAL OF KOREAN FOREST SOCIETY,2008, 97 ((1):95-101

49.丁国栋,张佳音,方天纵,赵名彦,贾丽娜.北京市防沙治沙模式及对策研究.日本绿化工学会志,2008,34((2):368-371

50. 赵奎,丁国栋,原鹏飞,张进虎,孙毅,刘楠.盐池毛乌素沙地白榆树干液流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8,15((6):85-88

51. 赵名彦,丁国栋,郑洪彬,张莉,贾丽娜,张佳音,崔利强.集雨措施对滨海盐碱林地水盐运动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8,22(6):52-56

52. 朴启亨,丁国栋,吴斌,屈志强,万勤勤,朴律镇.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8,22(6):180-186

53. Park Yool-Jin,Ding Guo-Dong.Measures for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Scale Biotop in Megalopolis.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Plant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2008,4((((3):17-22

54. 赵名彦,丁国栋,罗俊宝,王翔宇,朴启亨,崔利强.沙地公路取土 场植被恢复模式与效果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9,16((1):191-195

55. 赵奎,丁国栋,吴斌,张宇清,段玉玺,张进虎,孙毅.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柠条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干旱区研究,2009,26((36):390-395

56. 赵名彦,丁国栋,罗俊宝,曹波,张佳音,崔利强.浑善达克沙地高速公路沙袋沙障的综合防护效益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7):105-109

57. 赵名彦,丁国栋,郑洪彬,张维成,张莉,李子旭.覆盖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动及刺槐生长的影响研究.土壤通报,2009,40(2):751-755

著译目录:

1.《风沙物理学》主编;

2.《沙漠学概论》主编;

3.《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主编;

4.《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编著者;

5.《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副主编;

6.《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副主编;

7.《牧草栽培学》副主编。

科研成果:

1.“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果,2004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北京市风沙源治理技术应用与推广”、“龙凤岭废旧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示范”项目,2006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推广二等奖;

3.“门头沟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2006年获得北京市水利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表彰和荣誉:

1.1998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2.1999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3.1999年北京林业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4.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

5.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三育人标兵”;

6.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7.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8.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9.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优秀班主任;

10.2003年水土保持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二等奖;

11.2005年北京市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12.2006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办公室电话: 010-62337777

传真: 010-62338068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chh1999@263.net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