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导介绍:姚恩建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导介绍:姚恩建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导介绍:姚恩建

考研时间: 2010-07-2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 名 姚恩建

个人介绍 姚恩建,男,1971年7月生,博士,现担任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

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交通工程专业(主修)以及计算机应用(辅修)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方向硕士学位。2001年4月-2004年2月,在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环境学研究科都市环境专业学习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4月~2006年3月,在名古屋大学大学院都市环境专业交通规划研究室任共同研究员,负责并参与多项日本国家研究开发项目。2006年4月起,任NEC的中央研究所/ITS研究开发中心的主任/研究员,其间主持并参加了多项由日本经济产业省、总务省以及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机构(NEDO)的智能交通战略性开发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

1. 智能交通(ITS)技术及其框架体系:基于浮动车信息的实时信息处理、旅行时间预测技术等城市路网交通信息系统,动态路径导航技术,Multi-Mode路径优化,基于数据挖掘的车辆故障自动检测,基于时间序列位置信息的出行模式分析,自动驾驶(用于车辆Feed Forward自动驾驶控制的空间道路行驶轨迹曲线的生成技术)等。

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基于非集计型模型的交通行为分析、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轨道交通客流分析、交通政策评价、交通项目的效益分析、城市交通的需求管理方法及评价等。

3. 交通系统节能减排解决方案设计、相关环境ITS技术。

4. 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等。

学术、社会团体兼职情况:

现任日本土木协会会员、东亚交通学会会员,并担任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 《The Journal of Eastern Asia Society for Transportation Studies》、《日本信号处理学会会刊》、《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的论文审查员。

在日期间,担任日本[浮动车信息服务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的国内标准化检讨委员会]委员、日本[浮动车信息标准化检讨小组]委员,并担任日本总务省注册研究员、日本政府共同研究开发注册研究员以及ITS-Japan中国道路交通信息化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学历:

2001.04~2004.03,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大学院都市环境专业(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Nagoya University, Japan),Dissertation Title: Demand analysis and User benefit evaluation for magnetically levitated intercity train,工学博士

1996.09~1999.06,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交通工程专业,硕士

1988.09~1993.07,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主修),计算机应用(辅修),学士

工作经历:

◆2009年9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系,教授,主要负责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以及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有:

NEC出行信息系统评价及个人出行行为分析,项目负责人

潍坊中心城区至寿光快速通道公路建设方案研究,项目负责人

基于低频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技术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

基于交通信息精度以及覆盖率的浮动车信息系统优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

京沪高速铁路中短期客流的两阶段协同预测方法 ,主要成员

◆2006.04~2009年9月,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ITS事业研究开发中心/中央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承担并负责多项国家战略开发项目的研究方向规划方案的制定以及研究开发、先端技术的应用转化方案的提案等工作,另外还担任多项智能交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工作。

主要科研项目:

MCA(multi-channel access)专用频道的使用对交通信息的影响效果咨询项目,日本总务省通信局,2009,技术负责人

面向低碳交通系统构建的绿色交通实证模型的研究,日本经济产业省,2008.10-2009.6,主要成员

汽车自动驾驶以及车队列队行驶的研究开发,NEDO,2008.10-2009.9,子课题技术负责人

南京市浮动车系统的旅行时间预测系统算法研究,2008-2009,日方负责人

南京市浮动车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算法研究,2008.10-2009.6,日方负责人

面向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多种交通数据共享平台模型事业的研究,2007-2008,参加

浮动车信息收集对交通行动的再现性改善的评价,2007-2008,技术负责人

节能ITS技术以及其效果评价方法的先行研究, 2006-2008, 主要成员

北京市交委脚交通信息中心浮动车信息系统的评价研究,2006,日方负责人

◆2004.04~2006. 03,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大学院都市环境专攻交通规划研究室研究员。主要承担了日本总务省资金支持的由多家大学及知名企业组成的产学研战略研究合作组织P-DRGS(Probe-based dynamic route guidance system consortium)的研究开发工作,并担任该组织的技术副负责人。作为主要成员成功组织了针对2004年的名古屋ITS世界会议以及2005爱知EXPO的ITS展示周的展示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1993.09~1996.07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院)道桥教研室,助教,其中1995-1996兼任系团总支书记,其间担任了道路勘测设计、计算机辅助道路设计的教学,以及本科生实习、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参加了深圳~广州~珠海高速公路的道路变更设计,北京~通州市城市快速路跨通惠河立交桥的全部设计,广东省花都市~清远市高等级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科研工作。

论文以及专利:

近年来,发表论文及申请技术专利情况如下:

主要论文:

(1) Yao, E., Fujita, T., et al, (2009). ITS Research for low-carbon society, NEC Technical Journal (in Japanese), Vol.62 No.3 (SCI, EI)

(2) Maekawa, M., Fujita, T., Yao, E., Satou, A., (2009). Road traffic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technology, Electrical Review Journal, (in Japanese), Vol94, No.537

(3) Yao, E., Satou, A. (2008). Development of the Probe Information Based System, NEC Technical Journal,Vol.3, No.1. (SCI, EI)

(4) Yao, E., Satou, A.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PROROUTE” System based on probe-vehicle data, NEC Technical Journal, ITS Special Issue (in Japanese), Vol.61 No.1. (SCI, EI)

(5) Yao, E., Sugisaki, Y., Satou, A., Fujita, T., (2008). The impact evaluation of link travel time accumulated database on travel time prediction, 15th World Congress on ITS, CD-ROM.

(6) Yao, E., Fujita, T., Satou, A. (2007). The minimum sample size for reliable link travel time information, 14th World Congress on ITS, CD-ROM.

(7) Fujita, T., Yao, E., et al (2006). Travel Time Prediction Using Probe-Car Data, 13th World Congress on ITS.

(8) Yao, E., Fujita, T., Satou, A. (2006). A study on the necessary minimum sample size for traffic information generation, Proceeding of the 5th ITS symposium 2006, (in Japanese).

(9) Yao, E., Morikawa, T. (2005). A Study on Integrated Intercity Travel Demand Mod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Vol. 39/4, pp. 367-381. (SCI ,EI, ISTP, SSCI)

(10) 唐克双, 姚恩建, (2006). 日本ITS开发和运用的实例--名古屋基于浮动车信息的P-DRGS简介, 城市交通, Vol.4 No.3 P.74-76

(11) Yao, E., Morikawa, T., Sobue, S., The Induced Travel Analysis for a Non-existing Intercity High Speed Rail System with Accessibility Measur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Eastern Asia Society for Transportation Studies (EASTS), pp1502-1517, 2003. (ISTP)

(12) Yao, E., Morikawa, T., User's Benefit Analysis for an Intercity High Speed Rail Project Using Consumer Welfar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Eastern Asia Society for Transportation Studies (EASTS) , pp 3038-3056,

2003. (ISTP)

(13) Yao, E., Morikawa, T., A Study on Integrated Intercity Travel Demand Model,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vel Behavior (IATBR), Moving through nets: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travel (Conference Proc. ), Lucerne, Switzerland, 2003. (ISTP)

(14) Yao, E., Morikawa, T., Kurauchi, S. and Tokida, T.: A Study on Nested Logit Mode Choice Model for Intercity High-Speed Rail System with Combined RP/SP Data,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 (Proc. of ICTTS 2002), Ed. K.C.Wang, G. Xiao, L. Nie, & H. Yang, ASCE, Vol.1, pp.612-619, 2002. (ISTP)

主要申请专利:

1. 专利名称:マップマッチングに適するリンク設定システム、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日本,2006,专利(申请)号:特願

2006-183570

2. 专利名称:自動更新システム、自動更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日本,2006,专利(申请)号:特願2006-313239

3. 专利名称:経路探索システム、経路探索端末及び経路探索方法(中文:基于环境考虑的路径探索方法),日本,2007,专利(

申请)号:特願2007-332723

4. 专利名称:Link setting system suitable for map match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USA,2007,专利(申请)号:Patent: 8029-1089

5. 专利名称:适于地图匹配的链路设置系统及其方法和程序,中国,2008,专利(申请)号:CN 101101214A

6. 专利名称:道路交通情報作成装置および道路交通情報作成方法,日本,2008,专利(申请)号:特願2009-051383

7. 专利名称:路径搜索系统,路径搜索终端和路径搜索方法,中国,2009,专利(申请)号:CN 101470006

8. 专利名称:Route search system, route search terminal and route search method, US-2009-0164114-A1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