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王静爱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王静爱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导介绍:王静爱

考研时间: 2011-05-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王静爱老师简历

王静爱,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学位;女,满族,河北省定州人。

主要从事区域地理教学和区域土地利用、自然灾害与土地退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单 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E-mail:sqq@bnu.edu.cn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1.6 -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

1995.6-2001.6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

1988.9-1995.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系,讲师

1985.9-1988.7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研究生(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硕士)

1982.1-1985.9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助教

1978.3-1982.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理学学士),本科生

1975.3-1978.3 内蒙古包头郊区,知青

目前社会工作

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干旱区研究》杂志编委

北师大“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校级重点)主任

北师大工会女教工委员会委员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讲授课程(高校教龄27年)

2007-目前:

主讲“中国地理”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

主讲 “区域自然条件评价” ( 研究生学位课程)

主讲“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 (民政专业硕士学位课程)

主持“地理教学方法前沿讲座” (教育硕士学位课程)

参与 “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 ( 博士生学位课程)

参与 “高等自然地理学” ( 硕士生学位课程)

1996年以来:

主讲并建设“中国地理”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

主讲并建设“区域自然条件评价” 研究生课程

合讲“资源与环境科学导论” 本科生课程

主讲过“乡土地理” 本科生选修课课程

主讲过“地理素描” 本科生选修课课程

1990-1995年:

主讲并建设“中国自然地理”本科生专业课程

主讲“遥感导论”、“地图应用”、“地理素描”、“中国地理”等课程

1982-1989年:

主讲并建设“地图学与测量”、“地图学”(专业基础课)、“遥感概论”(专业基础课)

主讲“遥感地学分析”和“地学基础”等课程

教学研究

在研项目: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项目:编制《中国省区地理丛书》(2006-2011)

主持区域地理国家教学团队(2008-2010)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地理”(2005-2010)

主持北京市区域地理教学团队(2008-2010)

主持北京市教学名师项目(2008-2011)

参加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0630532(2007-2010)

结题项目:

主持中国地图出版社项目:编制《中国地理图集》(2006-2008)

主持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地理”(2003-2004)

主持北京市教委高教精品教材项目“中国地理教程”(2003)

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区域地理名牌系列课”(2002)

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区域地理名牌系列课”(2000)

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区域地理名牌系列课”(1998)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教育改革工程项目“教与学关系研究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2000-2001)

参加教育部“九五”项目教育重点课程的研制与“中国自然地理”软件制作与开发(1998-1999)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21世纪教改项目 “区域地理教学改革”(1998-1999)

本科生培养

1996年以来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35人(关于区域地理数据库、灾害制图等方面)

1991年以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76篇(主要围绕承担的科研课题开展)

2008年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

2001年以来指导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10项,完成10项

2000年以来指导理科基地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8项,完成8项

2001年做理科基地班导师,先后指导29人

科研项目

在研的科研项目

1.海冰资源化与利用技术,( 2006-2010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项目 ) (项目主持人)

2.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2006-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负责人)

3.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评估技术研究(2008-2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负责人)

4.中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方法研究(2009-201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负责人)

5.沙区环境安全保障与工程 治沙技术研究 (2006-2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参加人 )

6.干旱化及其阶段性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973 项目) (总项目名称:北方干旱

化与人类适应)( 2006-2010 )(项目参加人)

已结题的科研项目

1.区域农业旱灾灾后恢复性评价方法与综合减灾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7-2009 )(项目主持人)

2. 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研究(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资储备局)

3. 基于系统中药的中药材道地性安全性研究(新医药学科重点支持项目)(2008-2009)(项目参加人)

4. 编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地图集》(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项目)( 2006-2008 )(制图负责人)

5. 深圳市环境资源测算及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与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合作项目 )(2006-2007)(项目参加人)

6.面状与线状沙源的工程防沙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总项目名称: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

2007)(项目负责人)

7.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国土资源部)(2006)(项目参加人)

8. 水灾风险管理(中法合作项目)(2004-2007)教育部科技司(参加人)

9.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安全政策项目( 国家“ 985 工程” 第一期)(2003-2005)(项目参加人)

10. 区域农业旱灾灾情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诊断与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项目主持人)

11. 渤海海冰资源开发与农业综合利用技术(863项目)(2003-2005)(项目参加人)

12.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储量测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4-2006)(项目参加人)

13. 草原与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图编制及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973项目)(总项目名称: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

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2001-2005)(三级课题负责人)

14. 中国自然灾害及救助区划(国家民政部项目)(2002-2004)(项目执行负责人)

15.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开发量估算及其在农业灌溉的应用研究(教育部项目)(2001-2004) (项目主持人)

16.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化的影响-社会经济数据库(1949-1999)(973项目)(总项目名称:我国未来生存环

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1999-2004)(三级课题负责人)

17. 沙区农田、草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总项目名称: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

发)(2001-2004)(三级课题负责人)

18.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编制(北京师范大学、瑞士再保险公司项目)(2002-2003)(制图总设计)

19.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研究(2002-2003)(中国工程学院项目)(总项目名称:西北地区水资源配

置、生态 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参加人)

20.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理数据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项目名

称:我国未来生存环境演变趋势预测)(1998-2002)(三级课题主持人)

21.利用ATSR数据提取地表组分温度(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项目)(2000-2002)(参加人)

22.中国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地理数据库(95国家预选项目)(1998-2001)(三级课题主持人)

23.中国自然灾害数字地图编制(北京师范大学、瑞士再保险公司项目)(1999-2001)(制图总设计)

24.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情形成影响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1999)(专题负责人)

25.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5-1998)

26.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2-1995)(专题负责人)

27.中国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及减灾区划研究(国家教委“八·五”重点项目)(1993-1995) (专题负责人)

28.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0-1992)(专题负责人)

29.区域灾情速测速报评估模型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990-1992)(参加人)

30.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编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委托项目)(1990-1992)(制图总设计)

31.内蒙古文物地图编制(内蒙古文化厅委托项目)(1989-1992)(参加人)

32.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地生产力及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水利部黄委会基金项目)(1988-1992)(参加人)

33.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重大问题及总体方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90-1991)(参加人)

34.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土地管理局委托项目)(1990-1991)(参加人)

35.内蒙古地区区域灾情速测速报技术试验研究(民政部委托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6.内蒙古草原牧场防护林区遥感调查研究(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7.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遥感调查与系列制图(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8.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系统研究(陕西省科委项目)(1989-1991)(参加人)

39.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1983-1990)(参加人)

40.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内蒙古土壤侵蚀图(水电部委托内蒙古科委项目)(1985-1987)(参加人)

教材专著

专利软件

1. 软件著作权:王静爱,岳耀杰,史培军,谢彦辉.“ 数码相片植被覆盖度测算系统软件 V1.0”(2007) ,登记号: 2008SR03855

2. 实用新型专利:王静爱,岳耀杰,张峰,邹学勇,史培军. “ 多功能野外测量仪器集成支架平台 ”(2008) ,专利号: ZL 2007 2 0005735.9

3. 实用新型专利:王静爱,于长水,张峰,张国明,史培军,顾卫. “ 海滨盐碱地表层土浸洗与抽滤洗脱盐综合设备 ”(2009) ,专利号: ZL 2008 2 0078983.0

4. 实用新型专利:王静爱,岳耀杰,张兴明,周瑶. “ 基于中国省区面积模式的鼻子分级法自动制图软件 ”(2010) ,专利号:2010SR012608

教材专著

1. 王静爱、左伟编著,《中国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

2. 王静爱、董晓萍、苏筠、岳耀杰编著,《乡土地理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国家级教学团队”组编(王静爱总主编),《区域地理论丛2008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王静爱_[日]小长谷有纪、色音主编,《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 钟秉林主编(王静爱为制图总设计,第二副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地图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史培军、周涛、王静爱编著,《资源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史培军、李晓兵、杨劼、王静爱宋炳煜著,《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优化模拟》,科学出版社,2009

8. 杜秀荣、晋淑兰主编,杨春燕、王静爱文字撰写,《中国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9

9. 王静爱、苏筠、潘东华研制,《中国地理教程辅助教学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10. 《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王静爱为第三副主编),《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成都地图出版社,2008

11. 王静爱主编,《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 王静爱、史培军、王平、王瑛著,《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科学出版社,2006

13. 王静爱、高俊昌总策划,《自然灾害与防治》配套光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4.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用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5. SHI Peijun, HUANG Chongfu, WANG Jing'ai, CHEN Jin, FANG Xiuqi, WU Wenxiang. Research on risk governance in China. Research on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hina[M].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5, 113-125

16. 王静爱主编,《自然灾害与防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7. 《中国地图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地图集》,王静爱、杨春燕等文字编撰,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4

18. 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科学出版社, 2004

19. 王静爱、赵济研制,《中国地理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2004

20. 史培军主编,《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中英文对照)科学出版社,第一副主编、制图总设计,2003

21. 史培军主编,《中国自然灾害系统电子地图集》(中英文对照)(光盘)科学出版社,第一副主编、制图 总设计,2004

22. 王静爱主编,《乡土地理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

23. 赵济、张超主编,《中国自然地理》(CAI)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3张)(教育部95攻关项目成果,与高校统编教材《中国自然地理》配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副主编:王静爱)

24. 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资源地理分支”副主编:王静爱)

25.赵济、陈传康主编,《中国地理》(教育部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 (编写人:王静爱)

26.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编写一节:王静爱)

27.孙金铸主编,《内蒙古生态环境预警与整治对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94 (副主编:王静爱)

28.史培军、湖涛、王静爱、方修琦、陈晋等著,《内蒙古自然灾害系统研究》,海洋出版社,北京,1993

29.张兰生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中、英文版),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 (制图组总负责人:王静爱)

30.史培军、王静爱著,《地学概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1990

31.赵济、梅安新主编,《内蒙古土地利用图》(1:150万,彩色大挂图),科学出版社,北京,1991 (制图:王静爱)

32.张卫星、朱良、王静爱,《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分区与基地建设规划图》(1:10万),海洋出版社, 北京,1990

33.朱良、王静爱、张卫星,《陕西省佳县土地生产潜力图》(1:10万),海洋出版社,北京,1990

34.王静爱、赵烨、张素娟等,《陕西省佳县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图》(1:10万),海洋出版社,北京,1990

35.王静爱、史培军、赵烨等,《陕西省佳县土地利用与现实生产力图》(1:10万),海洋出版社,北京,1990

36.王静爱,《内蒙古土壤侵蚀图》(附图)(1:400万),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37.史培军、王静爱,《额尔古纳右旗地貌图》(1:50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1988

38.梅安新、王静爱,《赤峰市土地利用图》(1:50万),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39.梅安新、王静爱,赤峰市自然条件与资源说明书,科学出版社,1987

研究论文

1.Jing-ai Wang, Pei-jun Shi, Xiang-sheng Yi, Hui-cong Jia, Lai-yin Zhu. The regionalization of urban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J]. Nat Hazards, 2007 (SCI) *

2. 王静爱,毛佳,贾慧聪. 中国水旱灾害危险性的时空格局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8,1:115-121.

31. 王静爱,毛佳,陈静,易湘生,刘珍,夏梦莹.基于中国人口承灾体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12(增刊)(EI) *

4. 王静爱,施之海,刘珍,吕红峰,周洪建.中国自然灾害灾后响应能力评价与地域差异[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23-27. *

53. 王静爱, 商彦蕊, 苏筠, 王志强, 杨春燕. 中国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130-137. *

6. 王静爱,王珏,叶涛. 中国城市水灾危险性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

7. 王静爱,史培军,王瑛,杨明川,苏筠,李宁. 基于灾害系统论的《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编制,自然灾害学报,2003,Vol.12,No.4 *

8.王静爱,孙恒,徐伟,周俊菊. 近5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变化,自然灾害学报,2002,Vol.12,No.2 *

9.王静爱,王瑛,黄晓霞等. 18世纪中叶以来不同时段的中国水灾格局,自然灾害学报,2001,Vol.10,No.1 *

10.王静爱,徐伟,史培军等. 2000年中国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与危险性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01,Vol.10,No.4 *

11. 陈军,史培军,王东华,赵勇,王静爱,刘连友,戴昌礼,曾文军.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编制工程.中国工程科学,2009,11(8):237-242.

12. 周洪建,王静爱,贾慧聪,易湘生.农业旱灾承灾体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野外土地利用测量与入户调查的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185-193.

13. 潘东华,王静爱,王瑛,贾慧聪.基于图层约束的自然灾害风险制图综合初探——以西北干旱区为例 .干旱区研究,2010/01.

14. 韩春英,王静爱,黄淑玲,潘东华.论爆竹民俗与灾害链.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 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94-203(2009.1)

15. 万金红,王静爱,李睿,陈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承灾体恢复力的影响——以河北省邢台县旱灾调查为例.灾害学,2008,23(4):174-178.

16. 于长水,王静爱,史培军,潘东华.沙尘暴中的能量反馈.灾害学,2008,23(4):179-184.

17. 高廷,徐笑歌,王静爱,李睿.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承灾体分类与脆弱性评价——以湖南省郴州市交通承灾体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4):165-173.

18. 岳耀杰 , 王静爱, 邹学勇 ,史培军.中国北方沙区湖泊(水库)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与安全对策——以内蒙古沙区为例.干旱区研究,2008,25(4):149-158.

19. 周洪建,王静爱,陈思,贾慧聪.气象要素在农业旱灾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以水田农业区(湖南鼎城)旱灾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 44(6): 143-148.

20. 万金红, 王静爱, 刘珍, 贾慧聪, 高路, 高立龙, 张峰. 从收入多样性的视角看农户的旱灾恢复力——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17(1): 122-126.

21. 陈香 , 陈静 ,王静爱. 福建台风灾害链分析—以 2005 年“龙王”台风为例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7,43(2):203-208.

22. 高路, 陈思, 周洪建, 罗奎, 王静爱, 毛佳. 重庆市2006年特大旱灾分析与灾后恢复性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17(1):21-26.

23. 易湘生,王静爱,岳耀杰. 基于沙区土地功能分类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模式研究--以陕北榆阳沙区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4): 439-443.

24. 周洪建,王静爱,岳耀杰,王志强,刘珍,万金红.基于河网水系变化的水灾危险性评价—以永定河流域京津段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45-49.

25. 史培军,叶涛,王静爱,邹铭,何飞.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0-136.

26. 刘婧,方伟华,葛怡,王静爱,芦星月,史培军.区域水灾恢复力及水灾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56-61.

27. 刘婧,史培军,葛怡,王静爱,吕红峰.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地球科学进展. 2006,21(2):211-218.

28. 王静爱, 史培军, 王瑛, 李保俊, 杨春燕, 易湘生, 王珏.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编制[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42-46. *

29. 岳耀杰,王静爱,易湘生,史培军,邹学勇,张峰. 基于RS,GIS和Models的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自然灾害学报, 2008, 17(1): 15-20.

30. 杨春燕, 王静爱, 苏筠, 王志强.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兴和县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88-93.

31. 郝璐, 王静爱, 李彰俊, 吴学宏. 基于GIS的北方草地畜牧业雪灾评估信息系统[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3):312-317.

32.李艳梅, 王静爱, 雷勇鸿, 周洪建, 夏梦莹. 基于承灾体的中国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1):92-96.

33. 王珏, 聂文东, 王静爱. 中国大都市群地区的水灾风险与应急管理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59-64.

34. 王志强, 杨春燕, 王静爱, 商彦蕊. 基于农户尺度的农业旱灾成灾风险评价与可持续发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94-99.

35. 王瑛, 史培军, 王静爱, 叶涛. 地震灾害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大姚县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10-115.

36. 王瑛, 史培军, 王静爱. 云南省农村乡镇地震灾害房屋损失评估[J]. 地震学报, 2005, 27(5): 551-560).

37. 王瑛, 史培军, 王静爱.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1): 82-89.

38. 苏筠, 李莲华, 吴之正, 王静爱. 农业旱灾形成过程中的承灾体脆弱性分析-以湖南鼎城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83-87.

39. 李保俊, 冀萌新, 吕红峰, 王静爱, 杨春燕, 葛怡. 中国自然灾害备灾能力评价与地域划分[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47-53.

40. 岳耀杰, 王静爱, 邹学勇, 史培军. 中国北方沙区湖泊(水库)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与安全对策—以内蒙古沙区为例. 干旱区研究, 2008, 25(4): 574-582.

41. 徐伟,王静爱,史培军,周俊华. 中国城市地震危险度评价,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1).

42. 王志强,王静爱. 关于雾灾几个相关问题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 13(2) ,2004.

43. 史培军, 王静爱, 周俊华, 丁燕, 葛怡, 王瑛, 杨明川. 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平衡大都市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4) :1-7(2004.8)

44. 邹铭, 李保俊, 王静爱, 杨春燕, 徐伟, 史培军. 中国救灾物资代储点优化布局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4) : 133-139(2004.8)

45. 陈香,王静爱,陈静.福建暴雨洪灾时空变化与区域划分的初步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7.16(6):1-7

46. 郝璐,王静爱,史培军,范一大. 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以内蒙古牧区为例,然灾害学报, 12(2),2003.

47. 邱玉君,王静爱,邹学勇. 区域灾情评价模型,自然灾害学报,12(3), 2003.

48. 王瑛,王静爱,杨明川,方伟华. 《中国自然灾害数字地图集》的编制, 自然灾害学报, 12(4),2003.

49. 王理,徐伟,王静爱. 中国历史地震活动时空分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4),2003.

50. 史培军,黄崇福,王静爱,冷疏影,宋长青. 区域自然灾害规律研究,中国科学基金, 17专刊,2003.

51. 郝璐,王静爱,张化.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系统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3):414-424

52.王瑛,王静爱,吴文斌等. 中国农业雹灾灾情及其季节分区,自然灾害学报,2002,Vol.11,No.4

53.郝璐,王静爱,满苏尔等. 中国雪灾时空变化及畜牧业脆弱性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2,Vol.11,No.4

54. 马育军,王静爱,李小雁.宁夏中北部风沙灾害潜在风险区域对比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1-8

55. 周洪建,王静爱,史培军,潘东华,高路,贾慧聪.深圳市1980~2005年河网变化对水灾的影响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8,1:98-104.

56.王文宇,王静爱. 基于三种信息源的中国冰雹灾害区域分异研究,地理研究,2001,Vol.20,No.3

57.黄晓霞,王静爱,王瑛. 1949-1998年中国水灾县域分布图谱分析与格局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Vol.37,No.5

58.徐霞,王静爱,王文宇. 自然灾害案例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Vol.36,No.2

59.方伟华,史培军,王静爱. 洪涝灾害灾情时间变化特征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0,Vol.9,No.2

60.王静爱,史培军,刘颖慧等. 中国1990-1996年冰雹灾害及时空动态分析,自然灾害学报,1999,Vol.8,No.3 *

61.王静爱,王瑛. 自然灾害多媒体地图传输功能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9,Vol.8,No.4 *

62.王静爱,方伟华,徐霞. 中国清代中后期(1776-1911年)水灾受灾动态变化及风险评估,自然灾害学报, 1998,Vol.7,No.4 *

63.方伟华,王静爱. 中国历史水灾案例数据库的建立与相关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Vol.34,No.2

64.王静爱,史培军,赵雪蕾. 近五年中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格局及月动态变化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7,Vol.6,No.3 *

65.史培军,王静爱,谢云等. 最近15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7,Vol.12,No.3

66.王静爱,史培军,王平等. 1949~1990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6,Vol.5,No.1 *

67.王静爱,史培军,朱骊等. 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Vol.31, No.1 *

68.王静爱,史培军,朱骊等. 中国沿海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Vol.31,No.3 *

69.王静爱,史培军,王平.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综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Vol.31,No.4 *

70.王静爱,史培军,朱骊. 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的区域分异,地理学报,1994,Vol.49,No.1 *

71.王静爱. 危险中的世界-全球自然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地理知识,1991,No.7

72.史培军,王静爱.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沙区风成沙粒度的统计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No.4

73.史培军,王静爱. 试论风水两相作用地貌的特征及其发育过程,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86,No.2

74. 陈静,杨旭光,王静爱, 巨灾后幸存者心理恢复力初步探究———以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17(1):89-91

75.Hongjian Zhou,Jing’ai Wang,Jinhong Wan, Huicong Jia.Resilience to natural hazards: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Nat Hazards,2009:204-221.(2009.6)

76.Ting Gao,Jing’ai Wang,Hongjian Zhou.Reseash on Resilience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from Temparal Dimension:Case Study of Large-scale Drought in Northern China since Republic of China.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and Risk Conference Chengdu,2009:273-279.(2009.12)

77.Si Chen,Hongjian Zhou,Jing’ai Wang,Rui Li.Study on Index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om Multiple Spatial Scales:A Case Study of Large-scale Drought of Northern China in 2009.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and Risk Conference Chengdu,2009:313-319.(2009.12)

78.Yin Yuan-yuan,Wang Jing-ai,Zhao Jin-tao.Risk assessment of hail disaster based on cars in China.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2009:222-228.(2009.2)

79.Yin Yan-yu, Yue Yao-jie, Pan Dong-hua, Wang Jing-ai.Research on Geographic Base Map (1:250,000) Compilation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of Yangtze River Delta.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2009:229-236.(2009.2)

80.Lu HAO, Jing-Ai WANG, Lu GAO.Assessing Drought Risk of Laohahe River Basin Using SWAT.Theory and Practice of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2008:159-164(2008.11)

81.Jing-ai Wang, Huicong JIA, Mao Jia.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Flood and Drought Hazards of China [C]. Book of Abstract of Seventh Annual IIASA-DPRI Forum on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2007, 9

82.J.-a.Wang P.-j.Shi X.-s.Yi H.-c.Jia L.-y.Zhu. The regionalization of urban natural disaster in China [J].Natural Hazard.February.2008.169-180

83.Yue Yaojie,Wang Jingai,Zou Xueyong,Shi Peijun.Risk Assessment of Aeolian Sand Disaster on lake in sandy area of inner Mongolia. Advance in Study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Atlantis Press: Paris , 2007:898-906

84.Lu Hao, Jing-Ai Wang, Lu Gao. Assessing drought risk of Laohahe River Basin using SWAT [A].In: Huang chongfu.Theory and Practice of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 Paris, Atlantis Press,2008.(EI,ISTP申请中)

85.Donghua PAN,Xuguang YANG,Jing CHEN,Jiang'ai WANG, Study on the Safety of Residents Housing and Mental Recovery after Tangshan Earthquake[C], Asia pacific safety Pacific Symposium On Safety(APSS),Bushan,Korea,2007.10.30-11.2

86.Wang Jing-ai,Su Yun, Shang Yanrui, Hong Shiqi, Wang Zhiqiang, Liu Zhen. Vulnerability in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gricuture drought disaster 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6,21(2):161-168(2006.2) *

87.Peijun Shi, Jing-ai Wang, Juan Du, Jing Liu, Hongjian Zhou, Yaojie Yue, Fei He, Qiu Pu, Bo Chen, Hong Cheng, Huicong Jia. Integrated Disaster Reduction Paradigm and Disaster Reduction Field Campus of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nd Xiang River Basin[A]. The 6th Annual DPRI-IIASA Forum, Istanbul, Turkey, August 13-17, 2006.

88.Pei-Jun Shi, Hideyuki Shimizu, Jing-ai Wang, Lian-You Liu, Xiao-Yan, Li, Yi-Da Fan, Yun-Jiang Yu, Hai-Kun Jia, Yanzhi, Zhao, Lei Wang, Yang Song. Land degradation and blown-sand disaster in China[A]. K. Omasa, I. Nouchi, and L. J. De Kok. Plant Responses to Air Pollution and Global Change[C]. Tokyo: Springer-Verlag, 2006.

89.SHI Pei-jun,DU Juan,JI Men-xing,LIU Jing,WANG Jing-ai, Urban Risk Assessment Research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6,21(2).170-177(2006.2)

90.WANG Jue, NIE Wengdong, WANG Jing-ai. Flood Risk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Metropolises of China. Asia Pacific Symposium on Safety. 2005. Part B:1595-1600(2005.11)(EI)

91.WANG Ying, SHI Peijun, WANG Jing-ai. The housing loss assessment of rural villages caused by earthquake disaster in Yunnnan province[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005, 18(5): 590-601 (2005.9)

92.Pei-Jun Shi,Hideyuki Shimizu,Jing-ai Wang,Lian-You Liu,Xiao-Yan Li,Yi-Da Fan, Yun-Jiang Yu,Hai-Kun Jia,Yanzhi,Zhao,Lei Wang,Yang Song.Land degradation and blown-sand disaster in China.Plant Responses to Air Pollution and Global Change.Springer-Verlag Tokyo 2005.(2005.3)

93.WANG Jing-ai,WANG Jue , YE Tao. Hazard Assessment of Urban Flood Disaster and Safety Protection Strategy for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China PROGRESS IN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Ⅳ)PART B, Science Press Beijing/New York , 2004, 2057-2063(2004.10)(EI) *

94.Gong Daoyi, Wang Jing-ai, Han Hui, Trends of summer dry spells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J].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DOI 10.1007/s00703-004-0081-z ,2004.(SCI)

95.WANG Zhiqiang, LV Hongfeng,WANG Jing-ai,YANG Chunyan. Primary Study of Fog's Influence on Traffic Safety. PROGRESS IN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Ⅳ)PART A, 7Science Press Beijing/New York,2004,719-725(2004.10)(EI)

96.Gong Daoyi, Shi Peijun, Wang Jing-ai. Daily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semiarid region over norther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JAE 02/214,2004(SCI)

97.Gong Daoyi, Pan Yaozhong, Wang Jing-ai. Changes in extreme daily mean temperatures in summer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1955-2000[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77, 2004.(SCI)

98.Shi Peijun, Wang Jing-ai, Zhou Junhua, Yuan Yi, Ge Yi, Yang Mingchuan, A New Strategy for the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of Flood Risk Conflicts in China[A]. World Congress on Risk[C],Brussels,Belgium. June 22-25, 2003.

99.Shi Peijun, Wang Jing-ai, Yang Mingchuan et al.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of Flood Disaster in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China[A]. Proceedings of Second Annual IIASA-DPRI Meeting[C], Viena, Austria, July, 2002.

100.Shi Peijun, Wang Jing-ai, Yan Ping et al.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Dust-storm Disaster in China[A]. Proceedings of Second Asian Symposium 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c], Kobe, Japan, July, 2001.

101.SHI Peijun,WANG Jing-ai, YAN Ping et al,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Duststorm Disaster in China, Second Asian Symposium 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Kobc, 2001

102.Shi Peijun,Wang Jing-ai, Yang Mingchuan et al.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Disaster Database 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 Digital Atla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J].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6(2), 2000.

103.Peijun Shi, Jing-ai Wang, Mingchuan Yang,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Disaster Database 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 Digital Atla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2000, Vol.6, No.2

104.Wang Jing-ai, Fang Weihua, Xu Xia, FP Vari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Qing Dynasty (1736-1911) in China, Risk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sia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

105.Shi Peijun, Wang Jing-ai, Xie Yun, Wang Ping, Zhou Wuguang, Climatic Change, Natural Disasters of Agriculture and Grain Yield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5 Years, J.Agric.Meteorol, 1997, Vol.52, No.5

106.Shi Peijun, Wang Jing-ai, Zhu Li, Regionaliza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Proceedings for Oslo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Oslo, Noway, 1995

107.Zhang Lansheng, Shi Peijun, Wang Jing-ai, Zhu Li, Regionaliza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cience Version), 1995, Vol.31, No.3

108.Wang Jing-ai,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Compiling the Atla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1994, Vol.4, No.3/4 *

主要奖励

教学类

1.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2.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

3.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4.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1)

5.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4)

6.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8)

7.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2008)

8.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特等奖(2002)

9.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优秀教学特等奖提名奖(2000)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08)

1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

1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

1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8)

14.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

教师类

1.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

2. 北京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2006)

3. 宝钢教育委员会优秀教师奖(特等)(2004)

4. 北京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2003)

5.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名师奖(2003)

6.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2001)

7. 北京师范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本科教学“十佳教师”(2000)

8. 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00)

9.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1994)

研究类

1.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特殊贡献奖,2010

2. 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研究,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

3. 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2002

4. 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2-001-02),1997

(第二获奖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四完成人)

5. 内蒙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土地管理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5

6.《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科技重奖(一等),1993

7. 内蒙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土地管理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3

8. 陕西省省佳县经济发展系统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

9. 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内蒙古土壤侵蚀图,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

10. 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