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黄希庭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黄希庭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黄希庭

考研时间: 2005-02-1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姓 名:

黄希庭

性别:

出生年月:

1937-10-0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所在院系:

心理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40201基础心理学

研究领域:

基础心理学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黄希庭教授,1937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岭,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1967年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心理学博士生流站学术带头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等。 其主要学术成就是,在中国开创了人类时间认知的研究,提出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加工模型,有40项研究成果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A刊登,并被多种论著所引用,其学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开创了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最先把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教材,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并提出许多合理的教育建议;对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培养有精深的研究,为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做出过贡献。 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出版过12本高等学校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四本教材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两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为培养我国的心理学人才做出了贡献。还出版了其他著译作25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获得奖项
1993年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1992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被 授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985年被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等。

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3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2003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

1997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5年被授予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

1992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89年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

1985年被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等

著作及论文

黄希庭、张增杰(1979):5至8岁儿童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79年,第12卷,第2期,166—174页。

黄希庭、杨宗义、刘中华(1980):5至9岁儿童时间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载《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年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85—303页。

Huang Xiting, Zhang Zengjie (1981):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me perception of five to eight year old children.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13(2).54---73.

黄希庭、彭新鼎(1983):少年儿童的遗觉表象实验。载《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论文集》,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48—254页。

黄希庭、时勘(1984):幼儿园的道德教育(俄文译著,涅切耶娃和马尔柯娃主编)。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

黄希庭(1987):试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87年,第1期。

黄希庭、张庆林、张小真(1987):活动对短时距知觉影响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杂志,1987年,第3期。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1988):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2期。

黄希庭、张庆林(1989):个性的系统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黄希庭(1989):用AMSC对重庆中学生成就动机的测量和分析。心理学杂志,1989年,第1期。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1989):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心理学报,1989年,第21卷,第3期。

黄希庭、张庆林(1991):儿童和青少年辨认面部表情的实验研究。载王苏主编《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成都市: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年8月版。

黄希庭、孙承惠(1991):时间词义赋值特征的分析。心理学报,1991年,第23 卷,第3期,243—249页。

黄希庭、黄巍、李小融(1991):关于中国人颜色情调的研究。心理科学,1991年,14卷,第6期。

黄希庭、张蜀林(1992):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的测定。心理科学,1992年,第15卷,第5期。

黄希庭、孙承惠(1992):模糊偏序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心理学报,1992年,第24卷,第3期,135—141页。

黄希庭(1993):时距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18卷,第2期,225—232页。

黄希庭、郑云(1993):时间判断的视听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3年,第25卷,第3期,225—232页。

Huang Xiting & Xie Hongling(1993):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time duration detection. In Wang Su(E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fro Asian Psychological Congres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64—69页。

黄希庭(1994):未来时间的心理结构。心理学报,1994年,第26卷,第2期,124—127页。

黄希庭、郑涌(1995):时间记忆理论和实验范型。心理科学,1995年,第18卷,第4期。

黄希庭、谢红灵(1995):注意在人的信息加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张世富主编,《心理学教学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285—306页。

黄希庭、王振勇(1995):书法的心理保健作用的初步研究。香港:中国书法与心理研讨会报告论文。

黄希庭、李宏翰(1995):青少年和中年教师时间态度的初步研究。台北市: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报告论文。

黄希庭、徐光国(1997):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I)。心理学报,1997年,第29卷,第3期,326—334页。

黄希庭、邓铸(1997):分时距认知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1997年,第20卷,第3期,193—196页。

Huang Xiting. Time perspective in Chinese adults. I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10th Annual Convention, May 21—24,1998,Washington DC.

黄希庭、杨雄: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心理科学,1998,21(4),289—292页。

黄希庭:心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动态,1998,(10):14—20页。

黄希庭、陈传锋、余华: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22—225页。

黄希庭、陈传锋、余华:结构对称性汉语成语的认知研究,心理科学,22(3):193—196。

黄希庭、王振勇:书法经验对心理健康及注意能力的影响,高尚仁编著《书法心理冶疗》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p193—210。

黄希庭、徐光国: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II),心理学报,31(2):135—141。

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心理学报,2000,32(1):30—35。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

黄希庭、陈传锋、陈红: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26(6):99—103。

黄希庭:培养新世纪高水平高层次心理学教师。教育人事,2000年第12期,34及38页。

黄希庭、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研究述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7(6)42—46。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33(4):338-343。

黄希庭、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心理科学,24(4):389-392。

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心理科学,24(5):516-518。

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7(6):45-50。

黄希庭:时间心理学的若干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23。

黄希庭: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改革。《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教育学与心理学分卷(第3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34-40。

黄希庭、陈红:论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改革。《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教育学与心理学分卷(第3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30-239。

黄希庭、陈传锋、余华:结构对称汉字识别的加工机制(I)——整字识别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5(1):4-6。

黄希庭、梁建春:内隐时间表征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34(3):235-241。

黄希庭、陈红、符明秋: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5(3):260-264。

黄希庭、余华: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构念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学报,34(5):511-516。

黄希庭、李伯约、张志杰: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9(2):5-9。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全国常模的制定。心理科学,26(2):194-198。

承担项目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个性心理特征研究。

国家教委博士点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

四川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厂矿子弟校教育改革研究。

国家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大中学生心理与教育对策研究。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研究课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1996~2000)。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1996~2000)(批准号:教科规办[1997]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九五”规划重点图书:《心理大辞典》(1995~2000)。

教育部师范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师范院校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97~2000)( 批准号:教师司[1997]28)。

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997.12~2000.12)(批准号:JS011A)。

教育部“九五”重点立项教材:心理学导论(修订)(1999年底完成)(批准号:教高厅[1997]2号)。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研究。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研究课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1996~2000);资助经费1.5万元。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1996~2000)(批准号:教科规办[1997]13号);资助经费2.5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九五”规划重点图书:《心理大辞典》(1995~2000);资助经2.4万元。

教育部师范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师范院校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97~2000)( 批准号:教师司[1997]28);资助经费0.8万。

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 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997.12~2000.12)(批准号:JS011A);资经费10万元。

教育部“九五”重点立项教材:心理学导论(修订)(1999年底完成)(批准号:教高厅[1997]2号)。(1997~2000)资助经费0.3万元。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研究(1998~2000)。资助经费0.8万元。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构对称性汉文字语言的认知研究(1999~2002)。资助经费3.5万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