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1植物学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1植物学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1植物学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1植物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15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生物化学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考试内容

1. 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1)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2)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3)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1)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3)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4)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5) 理解旋光异构

2. 脂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1)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2)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3)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4) 生物膜“单位膜模型”与“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考试要求

1) 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2) 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3) 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4) 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5) 掌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3. 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蛋白质氨基酸的三字简写符号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3)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4)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5)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6)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7)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1)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2)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4) 掌握肽键的特点,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5)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6)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7)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1)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2) 核苷酸的结构

3)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特点

4)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5)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6)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2)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3)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4) 掌握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5. 酶学

考试内容

1) 酶的作用特点与酶的作用机理

2)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含米氏方程的推导)

3)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4) 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

5) 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6) 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7) 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1) 了解酶的概念和酶的国际分类(第一、二级分类)

2) 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3) 熟悉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4) 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5) 了解抗体酶、核酶的基本概念

6)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缺乏病

7)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8)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形式

6. 生物氧化与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1)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2) 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3) ATP的生物学功能

4)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

5)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1)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2) 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3) 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4) 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5) 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7. 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考试内容

1)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2)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4) 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5)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2) 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 了解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4) 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5)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6) 掌握各个代谢途径的能量收支与平衡

7) 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8. 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考试内容

1) 脂肪总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

2) 脂肪酸的生物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4)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5)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甘油代谢:甘油的来源合去路,甘油的激活

2) 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血浆脂蛋白

3) 理解脂肪动员的概念、各级脂肪酶的作用、限速酶

4) 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5) 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6)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9. 核酸代谢

考试内容

1)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2) 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3) 碱基的分解

4)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5) 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2) 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3) 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4) 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5) 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10. 细胞代谢与调控

考试内容

1)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2) 酶活性的调节

考试要求

1) 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形成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2) 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3) 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务必书写清楚、规范、工整,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不得在试题上答卷,否则无效。

三、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150分

2. 题型结构

1) 名词解释

2) 生化物质的符号缩写与生理作用

3) 实验综合设计分析

4) 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论述综合题(含计算题)

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 张丽萍,杨建雄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后的版本

805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农、林、食品、生物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用途、合成方法等内容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农、林等科学的基础,因此有机化学是农、林、食品、生物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规律及其应用。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中主要类型的有机物的命名,能够正确书写有机物的名称和结构式;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及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特征反应;能够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能够根据实验事实,推导有机物的结构。

一、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σ键、π键的特点以及共价键的属性;掌握影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云分布的因素;掌握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2. 掌握各类异构现象(如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旋光异构、互变异构等)产生的条件、性质、表示方法。

3.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胺类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掌握常见杂环类化合物、糖类、脂类、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命名及主要性质。

4.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够运用化合物的性质完成反应,进行化合物鉴别、分离与提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及推导有机物的结构等。

5. 理解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反应机理(如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等)及变化规律,并会应用。

6.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规律、酸碱性及其规律。

7. 能够运用休克尔规则判断非苯芳烃是否具有芳香性。

8.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及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有机化学》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的正确书写(含构型表达)。

2.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常见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的应用。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如完成反应,进行化合物鉴别、分离与提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及推导有机物的结构等。

5.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如熔点测定、沸点测定、层析法(薄层层析、纸层析、柱层析)、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常压抽滤、减压抽滤等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技能。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四、试卷题型及比例

1. 试卷题型包括:命名与写结构、选择与填空、完成反应、鉴别与分离、合成、推断结构式、有机实验基本技能的相关知识等。

2. 题型比例:命名与写结构(~15%)、选择与填空(15%~20%)、完成反应(~20%)、鉴别与分离(10%~15%)、合成(~15%)、推断结构式(10%~15%)、有机实验(~10%)。

3. 试卷满分为:150分。

五、参考教材

1. 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刘红、李炳奇主编.《实验化学》.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

植物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是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考试课程,本考试大纲综合了植物形态解剖学与植物系统分类学等内容,以期全面地、系统地、规范地考察考生所掌握的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与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细胞分裂、生长、分化。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组织类型、分布、功能,组织系统等。

第二章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

种子萌发、幼苗类型;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形态、功能、发生、生长,初生结构、次生结构,器官相互联系,变态器官等。

第三章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功能、类型;花药、花粉粒、雌蕊、胚珠、胚囊、种子、果实的形成与发育过程;花芽分化、开花、传粉、受精过程以及无融合生殖、多倍体植物等。

第四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藻类、菌类、地衣等低等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活史、进化、分类与常见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等高等植物的基本特征、繁殖、生活史、进化、分类与代表植物。

第五章 被子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简史、方法、等级、命名、检索表等基本知识;被子植物主要形态术语、分类原则;被子植物主要科属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分类性状、代表植物及其资源利用:木兰科、毛茛科、石竹科、藜科、蓼科、苋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锦葵科、伞形科、唇形科、茄科、旋花科、葫芦科、菊科、百合科、莎草科、禾本科等。

注:考试内容所占比例:植物形态解剖(1-3章)约占60%;植物系统分类(4-5章)约占40%。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重点掌握从植物细胞、组织到营养与繁殖器官各层次的形态、结构、功能、生长、发育等方面,以及从低等到高等植物,特别是被子植物各分类群的基本特征、鉴别要点、分类性状、进化地位、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四、试卷结构

一)各词解释:7-10个20分;

二)填空题:30×0.5=15分;

三)选择题:15×1=15分;

四)简答题:4小题25分;

五)综述题:2小题25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为2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陆时万,等编(华东师大).植物学(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吴国芳,等编(华东师大).植物学(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徐汉卿(北京农大)主编.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再版社,1996.

4.李扬汉(南京农大)主编.植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姜在民(西北农大)主编.植物学.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植物形态解剖学

本《植物形态解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植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加试科目。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种子植物的繁殖三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叶的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种子植物的繁殖

1. 植物繁殖的类型。

2. 花的组成与概念;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花的形成和发育。

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掌握植物细胞、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器、后含物等与细胞结构相关的概念;了解“细胞学说”的内容

2.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3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了解细胞各种分裂方向的定义;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过程;了解根瘤和菌根的概念。灵活理解并综合归纳根尖的结构、根的发育、根的初生结构的形成和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形成。

3. 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异同;掌握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的来源及特点;理解并掌握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次生结构特点。了解年轮、早材、晚材、心材、边材、皮孔等概念;能将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与茎的发育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归纳。

4. 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和叶镶嵌的概念;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一般叶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形态及结构的特点;灵活理解并分析各种叶的结构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和关系

5. 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6. 掌握常见的变态器官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三)种子植物的繁殖

1. 了解植物繁殖的类型。

2. 掌握植物花的概念,熟悉花的组成;掌握花图式、花程式的概念,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类型;熟悉各类型的代表植物。

3. 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态结构;熟练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过程。

4. 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

5. 理解并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了解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的概念及意义。

6. 熟练掌握受精以后花的各个部分与种子、果实的结构在发育上的关系。

7. 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了解胚乳的发育类型;熟练掌握种子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8. 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掌握果实的类型及其代表植物;了解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

9. 理解并掌握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的概念。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 植物学(上册)。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周云龙主编。 植物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杨继、郭友好、杨雄、饶广远。 植物生物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四、考试时间和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题型为概念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及实验设计题或填图题等,总分100分

植物生理学

一、考试性质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生理学加试是为招收理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植物生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选拔通过者、报考植物学、生态学等专业的跨专业考生。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植物生理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试卷结构

(一)植物生理学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

考试范围分数比例

绪论4%

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26%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变 12%

植物生长和发育50%

植物的抗性生理8%

合计100%

(二)试卷的结构

考试题型分数比例

名词解释20%

填空15%

选择15%

判断10%

简答25%

论述15%

合计100%

四、考查目标

植物生理学一门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范畴是各类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机理。从物质合成和光能利用入手,讨论它们的转变,最终表现为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至死亡的生活史。植物生理学(加试)考试大纲对该学科的考查目标为:

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五、考试内容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二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解析及相应的复习要求如下:

1、植物生理学概述

此部分内容要求较低,只需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对象、内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2、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化学成分(糖、脂类、氨基酸和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功能,酶的性质、作用特性和催化机理等;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及细胞壁、胞间连丝、原生质体(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生长与分化规律,认识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规律;深入认识植物体内膜的特性、结构与功能,掌握信号与受体结合的过程和跨膜信号的转导过程,掌握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的过程。

3、植物的水分生理

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植物的含水量,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掌握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掌握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动力,掌握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运输的途径速度,水分沿着导管、管胞上升的动力。

4、植物的矿质营养

掌握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必须元素的生理作用,缺乏必须元素的诊断;掌握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理解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吸收的特点,过程,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了解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运输途径形式和速度,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5、光合作用

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叶绿体及其色素,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光合色素的化学、光学特性,重点掌握光合作用机理,光能的吸收、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的途径,光合作用产物;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植物对光能的利用;了解光呼吸及其生理功能。

6、植物的呼吸作用

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途径(EMP、TCA、PPP途径);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等概念,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藏和利用,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7、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理解各种有机物代谢的相互联系,掌握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运输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掌握韧皮部装载、筛管的运输机理,了解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及同化物分配的规律

8、植物生长物质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的结构、种类、生理作用、运输和生物合成途径;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常用测定方法。

9、植物的生长生理

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生理生化变化。掌握细胞分裂的生理、细胞伸长的生理和细胞分化的生理;了解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和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掌握植物生长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理解光敏色素发现、光敏色素的分布、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及光化学转换;掌握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和反应类型、光敏色素的作用和机理。

10、植物的生殖生理

了解幼年期的特征,掌握成花的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及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掌握光周期现象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以及受精作用。

11、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掌握种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掌握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掌握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呼吸跃变,掌握植物的衰老机制及叶的脱落与机制。

12、植物的逆境生理

掌握植物抵抗逆境的方式及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掌握植物受到寒、冻、热、旱、涝、盐、病害时的主要生理特征;掌握植物对寒、冻、热、旱、涝、盐、病害胁迫的生理适应;了解植物的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的生理机制。

对以上各章节考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点,总结概况如下:

考查重点知识: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长,生殖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和植物的逆境生理。具体知识点主要有:植物的信号传导,根系水分吸收方式,水势及其变化,水分运动机制,蒸腾作用及影响因素,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光呼吸的几个途径(C3、C4、CAM途径),呼吸代谢途径,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生殖生理中的光周期诱导,春化作用,花器的发育和调调控等,种子休眠的机理和发育过程,逆境生理中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机制和植物自身调节机制等。

结合以上各章节知识点详细解析及重难点归纳,对该学科在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总结归纳为两个层面:

层面1:基本概念、原理和基础理论的识记、理解和掌握

该学科基础概念理论较多,以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直接考查为主。例如,常考的知识点有:C3、C4植物、TCA循环、第二信使、春化作用、水分运动机制、蒸腾作用及影响因素、植物的信号传导、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呼吸代谢途径、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生殖生理中的光周期诱导、花器的发育和调控、种子休眠的机理和发育过程、逆境生理中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机制和植物自身调节机制等。

层面2:重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灵活运用

该部分试卷题型有很大比例的主观题目:简答题、实验题和论述题,分值比例较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综合分析、解决有关实验和实际问题,是考查的难点。简答题需要考生认真研读书本知识并记忆相关知识点,对基础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注意总结,使用专业精炼的语言表述。实验题和论述题有更高层次的考查要求,难度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多或更深入。针对这类综合题型更加要求熟练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和应用知识,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复习中的重难点,需要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

1、 教材: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参考书: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武维华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