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0503新闻传播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0503新闻传播学考研大纲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0503新闻传播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7-3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1.新闻理论

参考教材: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考纲

一、新闻本身

(一)新闻

1、新闻起源

2、新闻本源

3、新闻定义

4、新闻的基本特征

(二)新闻价值

1、新闻的价值属性

2、新闻的价值事项构成

(1)新闻的本体价值

(2)新闻的派生价值

3、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1)新闻价值的发现

(2)新闻价值的呈现

(3)新闻价值的检验

4、新闻价值取向

(三)新闻真实

1、新闻真实的基本内涵

2、新闻真实的特征

3、新闻真实的意义

(四)新闻客观性原则

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

2、作为一种新闻职业理念的客观性

3、作为一种报道方式的客观性

4、影响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因素

(四)新闻宣传

1、宣传与新闻的不同

2、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3、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

(五)新闻舆论

1、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2、舆论的社会功能

3、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

4、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①政治导向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

②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③做好典型宣传

④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⑤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5、新闻舆论监督

(1)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

(2)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

(3)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

(4)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二、新闻业态

(一)新闻业属性与功能

1、新闻业的性质与特征

(1)新闻传播业的本质

(2)新闻传播业的特征

(3)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2、新闻业的社会功能

(1)新闻传播业实体机构的功能

(2)新闻业包含的各种传播活动的功能

(3)新闻传播的功能效应

(二)新闻事业管理

1、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2、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

三、新闻关系

(一)新闻自由

1、认识论视野中的新闻自由

2、作为权利的新闻自由

(1)新闻自由的实质

(2)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

(3)新闻自由的实现

(二)新闻法治

1、新闻法治的内涵

2、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3、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

(三)新闻职业道德

1、理论视野中的新闻道德

2、作为职业品质的新闻德性

3、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传播学

教材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传播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二、传播与信息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二、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二、文字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

二、信号与象征符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第二节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类型

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三、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四、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五、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第二节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一、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发生条件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第三节组织传播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第七章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

四、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第一节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技术的定义与本质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

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一、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二、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一、分众的概念、社会观和理论依托

二、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三、有关分众需求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传播产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理论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问题和网络传播环境的挑战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

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

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

第五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变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三、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第六节"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二、对"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和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程序的争论

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

二、"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一、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三、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第二节抽样调查法

第三节内容分析法

第四节控制实验法

3.中国新闻史

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考纲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唐、宋、元、明及清代早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近代报业的开端;鸦片战争前后澳门、广州、香港、上海的报刊;外报网的形成及影响。

三、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维新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维新派报刊的特点及作用。

四、清末的新闻事业。资产阶级政治派系的报刊活动;"新政"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

五、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政党报纸;袁世凯治下的新闻事业;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新闻业务的变迁及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

六、"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

七、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八、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国统区的新闻事业;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抗日救亡中的新闻事业;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的发展。

九、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延安及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国统区的新闻事业;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十、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及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十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和改进;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

十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调整;反右、大跃进时期的新闻事业;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及主要新闻思想评价。

十三、文革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十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十五、新媒体的形成和发展。

十六、建国后港澳台的新闻事业。

4.外国新闻史

教材郑超然、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考纲

总论:世界新闻业概况

一、世界新闻起源

1古代新闻传播2近代新闻传播

二世界现代新闻业的发展阶段和总体特征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2资本主义制度初期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4广播时代5电视时代

第一章英国新闻史

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闻传播

一,封建统治的出版管制二,在革命进程中成长的报业

三,自由理论与新闻出版自由

第二节十九世纪的英国新闻业

一十九世纪新闻传播的条件二十九世纪的《泰晤士报》三廉价报纸《每日电讯报》四路透社的发展五早期工人报刊

第三节英国二十世纪的新闻传播

一北岩勋爵和北岩报团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闻宣传三二十世纪的《泰晤士报》四BBC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法国新闻史

第一节1789-1881:从人权宣言到出版自由法

一三级会议时期二大革命初期三"恐怖时代"四拿破仑时期五波旁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时期六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时期七巴黎公社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

第二节20世纪的法国新闻传播业

一日报的黄金时期二解放前后的报业变化三当代报业的危机与根源四法国的通讯社五广播和电视

第三章德国新闻史

第一节十九世纪的新闻传播

一早期重要报纸:《总汇报》二沃尔夫通讯社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宣传

一纳粹德国的宣传体制二大战时期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三二战时期德国的广播宣传

第四章俄苏新闻史

第一节沙俄时期的报业

一近代报业的发端

二资产阶级和民粹派的报刊

三工人和无产阶级报刊

第二节苏联时期的报业

一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的确立二斯大林时代的新闻宣传三后斯大林时代的新闻业

第三节独联体各国新闻业现状

一俄罗斯目前的新闻体制特点二新闻通讯事业的演变三电视传播的状况

第五章美国新闻史

第一节近代新闻业

一殖民地时期的报刊概况二独立战争前后的宣传家三报业发展四杰斐逊和新闻出版自由

第二节十九世纪的新闻传播

一早期大众化报纸二早期的通讯社和工人报刊三大众化报纸的繁盛

第三节二十世纪的新闻传播业

一二十世纪的杂志二二十世纪的《纽约时报》三其他重要报纸四通讯社的发展变化五美国之音六美国的广播电视新闻

第六章日本新闻事业史

第一节日本近代新闻业的特征

一起步晚二发展迅速三兼收并蓄

第二节日本现代新闻业

一报纸二通讯社三广播电视

结语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

一世界新闻新秩序的由来

二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的历史

三如何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