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大资源环境学院导师介绍:王进鑫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导师介绍 >> 西北农林科大资源环境学院导师介绍:王进鑫

西北农林科大资源环境学院导师介绍:王进鑫

考研时间: 2011-11-0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一、个人简介

王进鑫,男, 1962年生于甘肃省镇原县,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防护林专业,并留校任教;1993-1998年任水土保持系党总支委员、第二支部副书记、系工会委员;1998年赴南京林业大学攻读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室访问。2005年至今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主任,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年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土保持通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南林学院学报》、《干旱地区研究》、《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杂志的审稿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项目、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评审。

二、学习工作简历

2004.12-现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09-2004.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林业生态工程教研室任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2.04-2003.04 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澳大利亚国西澳大利亚大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室研修。

1998.09-2001.07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环境学院森林培育学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6.09-1997.07 西安外国语学院出国培训部进修。

1994.09-1995.07 西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环境科学系学习土壤物理学硕士学位课程。

1992.12-1999.09 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环境学院任讲师、副教授。

1985.07-1992.12 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任助教。

1981.09-1985.07 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防护林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承担教学任务(2004年以后):

1.农林复合技术与经营管理(本科生课程);2.水土保持经济林草栽培学(本科生课程);

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本科生课程);4.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硕士生课程);5.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硕士生课程);6.流域生态学(硕、博士生课程);7.环境生态工程(博士生课程)。

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2000年以后):

2009-2011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09BZ08)(2009陕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主持);

2007—2010年 节律性干旱胁迫对树木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级联效应研究(307717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2006—2008年 农林复合的水文效应研究(141102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协作,主持);

2004—2006年 主要造林树种对节律性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30371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2004—2006年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机制研究(303711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

2004—2005年 节律性干旱胁迫对树木的生理影响机制与后效应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主持);

2003—2005年 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运移机制研究(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主持);

2002—2013年 日元贷款陕西省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监测项目(省林业厅科研项目,副主持);

2003—2004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体系优化和课程改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参加);

2001—2005年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永寿)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参加);

2000—2004年 流域‘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演化模式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参加)。

获奖科研项目(2000年以后):

2009.11月 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三完成人(DYJ20090106-G03),成果名称:平凉市纸坊沟流域水沙特性及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2008.09月 获甘肃省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8-02-01-03),成果名称:平凉市纸坊沟流域水沙特性及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2008.01月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四完成人(07-2-17-R4),成果名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高效植被构建配置技术。

2007.07月 获陕西省林业厅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第四完成人(2007-T-01-04),成果名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高效植被构建配置技术。

2007.07月 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成果名称:林业生态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2006.12月 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度优秀教案评比三等奖,获奖教案:农林复合技术与经营管理。

2006.12月 获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国林业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论文名称:农林院校成人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现存问题剖析。

2004.12月 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成果名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体系优化和课程改革。

2004.11月 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成果名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体系优化和课程改革。

2004.03月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七完成人(03-2-07-R7),成果名称: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粮果林发展研究。

2003.04月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九完成人,成果名称: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

2001.12月 获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八完成人,成果名称:南部黄土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粮果林发展研究。

参加会议与培训(2000年以后):

2009 年10 月 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干旱大会”(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Improve Crop Production under Drought-Prone conditions);

2008年5月 参加在陕西杨凌举行的中奥“水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Austria-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Water for Future Generations”);

2008年10月 参加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第五届植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Phytotechnologies Conference);

2008 年12 月 参加由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主办,中国林学会和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机构组织、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效益评价”学术研讨会;

2006年05月 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国际生物节水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s of Biological Water Saving, ICTPB);

2006年10月 参加在杨凌举行的“第二届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 国际学术会议(The 2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SEDF’06);

2006年10月 参加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德“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际学术研讨会(Sino-Germ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diversity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2004年09月 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德“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与稳定性”国际学术研讨会(Sino-Germ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toration and Stability of Ecosystem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2002年12月 参加在澳大利亚墨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举办的植物生理生态国际研讨会;

2002年07月 参加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Western Australia University)举办的生物电子显微技术培训班,获得生物透射电镜等7门课程证书和实验技能认证书。

三、研究领域或方向

研究领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流域生态学

研究兴趣:主要从事树木-水分关系、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运移调控机制、旱区生物节水、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农林复合、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生态学效应、生态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着重于树木抗旱的生理生态学机制、旱区困难立地与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等研究工作。

四、主要学术论著(2000年以后)

1. 高小锋,王进鑫,张 波,马惠芳,钟 楠. 不同生长期干旱胁迫对刺槐幼树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2010, 29 (6) : 1103 ~1108.

2. 吉增宝,王进鑫,李继文,薛设,张慕黎. 干旱胁迫对侧柏幼树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1358~1363.

3.薛设,王进鑫,吉增宝,李继文,张慕黎.旱后复水对刺槐苗木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37(7):81~85.

4. 吉增宝,王进鑫,李继文,薛设,张慕黎. 不同季节干旱及复水对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2009,29(7):1358~1363.

5. 李继文,王进鑫,张慕黎,吉增宝,薛设. 干旱及复水对刺槐叶水势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3):33~36.

6. 张慕黎,王进鑫,李继文,吉增宝,薛设. 充分供水下刺槐和侧柏苗木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3):27~32.

7. 王进鑫,吕月玲,薛智德.林业生态工程系列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增):106~108.

8. 王进鑫,刘增文,吕月玲.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初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版),2009,9(增刊):5~8.

9. 吴发启,王进鑫.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专业建设的构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版),2009,9(增刊):1~4.

10. 刘增文,吴发启,王进鑫,等.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及方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版),2009,9(增刊):22~24.

11. 刘增文,吴发启,王进鑫,等. 农林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版),2009,9(增刊):13~18.

12. Jin-Xin Wang, Jun Wang, Ming-Chun Wang. Transpiration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young tree at steady soil water stres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annual growth period. In: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Improve Crop Production under Drought-Prone conditions,Oct.11-16,2009, Shanghai, China:126-127.

13. 庞云龙,王进鑫,田丽.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元宝枫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36(6):92~96.

14. 田丽,王进鑫,庞云龙. 不同供水条件下气象因素对侧柏和刺槐叶水势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25~28.

15. Ming-Chun Wang, Jin-Xin Wang, Qing-Hua Shi, Jin-Song Zhang.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Platycladus rientalis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Saplings under Steady Soil Water Stres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Annual Growth Period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7,49(10):1470-1477. (SCI收录)

16. Wang Jinxin, Huang Baolong. Growth response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to periodic changes in the water supply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annual growth period. In: Restoration and Stability of Ecosystem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Edited by Gao Jiayong, Maik Veste et al),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206-220.

17. 朝鲁蒙, 王进鑫, 侯琳, 张劲松.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复合边界土壤水分分布及影响域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5(3):28~32.

18. 唐光金,王进鑫,靳琳. 充分供水下几种幼树的高生长动态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54~56.

19. 李建民,王进鑫,赵广贤. 谐变供水条件下元宝枫幼树叶片中SOD活性的变化.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6):24~27.

20. 王进鑫,黄宝龙,王迪海. 不同地面覆盖材料对壤土浑水径流入渗规律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68~72. (EI收录)

21. 王进鑫,黄宝龙,罗伟祥. 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水分亏缺的补偿与恢复特征. 生态学报,2004,24(11):2359~2401.

22. 王进鑫,黄宝龙,王明春,等. 不同供水条件下幼树的蒸腾耗水与土壤水分应力订正.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419~425.

23. 王进鑫,黄宝龙,王明春,等. 侧柏幼树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敏感性与蒸腾效率. 生态学报,2005,25(4):711~718.

24. 王进鑫,黄宝龙,罗伟祥. 反坡梯田造林整地工程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机制.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92~296.

25. 王进鑫,王迪海,刘广全. 刺槐和侧柏人工林有效根系密度分布规律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208~2214.

26. 王进鑫,吕月玲. 农林院校成人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现存问题剖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版),2004,4(增刊):103~106.

27. 王进鑫,黄宝龙,王迪海. 人工林地浑水入渗性能与通用入渗模型的研究. 生态学报,2004,24(12):2841~2847.

28. 王进鑫,黄宝龙,罗伟祥. 局部覆盖下干旱过程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106~110.

29. 王进鑫,张晓鹏,高宝山. 水肥耦合对矮化富士苹果幼树的促长促花作用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47~50.

30. 王进鑫,黄宝龙. 人工林地含沙径流的入渗性能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2):74~79.

31. 王进鑫,刘广全,王迪海. 局部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移动性能与蒸发力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42~145.

32. 王进鑫,黄宝龙,罗伟祥. 造林整地工程对人工幼林系统径流输移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36~40.

33. 王进鑫,张晓鹏,高宝山,王建. 渭北旱塬矮化富士苹果幼树N,K营养状况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20~24.

34. 王进鑫,罗伟祥,刘广全,王迪海. 黄土高原人工林系统水分亏缺状况与空间分布.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4.

35. 王迪海,刘广全,李雅素,王进鑫. MATLAB在航空遥感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4):76~78.

36. 王进鑫. 新型保墒材料对黄绵土水分运移的作用机制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15(1):20~26.

37. 王进鑫,黄宝龙. 渗水膜与吸水剂蓄水保墒耦合效应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11~16.

38. 王进鑫,黄宝龙. 世界旱区径流林业的研究进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5~10.

39. 王进鑫,张晓鹏,高保山等. 渭北旱塬矮化红富士苹果需水量与限水灌溉效应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0,7(1):69~72.

40. 王进鑫,刘秉正. 渭北塬区苹果产业持续发展之管见.水土保持研究,2000,7(1):63~68.

41. 孟稳仓,王进鑫. 经济林果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陕西林业科技,2003,(5):25~29.

42. 王迪海,全志杰,刘广全,王进鑫. DEM在小流域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模拟中的应用.水土保持学报,2002,16(1):148~150.

43. 副主编.《黄土高原经济林(果)建设与开发》,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44. 参编.《黄土高原流域农林复合配置》,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45. 参编.《黄土高原植被构建效应》,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6. 参编.《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7. 合译.《受损自然生境修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8. 参编.《水土保持技术》,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五、联系方式

电 话:029—87081117.

电子邮件:jwang118@126.com.

联系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科研楼109室.

邮 编:712100.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