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大纲

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1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大纲(自动控制原理,共150分)

(*号所注内容为考查的重点)

一、总要求

命题内容以胡寿松教授主编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为主要参考书,全面考查考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及运用基本概念、原理、灵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范围及考查的知识点

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自动控制系统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

*2)反馈控制的机理;

*3)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4)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结构图是描述系统数学模型的三种主要形式,重点考查:

*1)传递函数定义及性质,结构图的概念;

*2)获取具体物理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绘制系统结构图的方法;

3)通过结构图的化简,求取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及干扰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4)一般了解信号流图的建立及梅逊公式的应用。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重点考查考生对系统稳定性、稳态误差、动态品质等性能的分析方法。

*1)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

*2)系统稳定性概念、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应用;

*3)一阶、二阶系统(主要是二阶)的动态性能分析,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分析及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

*4)系统类型的定义、静态误差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利用静态误差系数计算系统的静态误差;

5)主导极点的概念,一般了解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2)掌握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灵活应用基本法则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

4)了解参数根轨迹和零度根轨迹的概念。

5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法

*1)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几何表示法;

*2)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幅相曲线图的绘制;

3)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4)利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求开环传递函数的条件、方法;

*5)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6)相角稳定裕量和幅值稳定裕量的定义及其求取方法,它们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7)掌握开环幅值穿越频率、相角交界频率的定义,了解闭环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及带宽的定义。

6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

1)正确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2)PID校正的思想及算法;

*3)二阶系统的比例微分校正及速度反馈校正;

*4)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的设计方法;

5)串联校正、反馈校正的设计方法及它们的优缺点;

*6)复合控制校正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1)掌握采样定理及采样系统与连续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z变换及z反变换;

*3)掌握离散系统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等数学模型的形式;

*4)掌握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了解影响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5)掌握离散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方法,了解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6)一般了解离散系统数字校正的方法。

8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1)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3)正确理解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

4)掌握相轨迹的绘制方法,并能用解析方法绘制简单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5)掌握用极限环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振的方法;

*6)正确理解描述函数的基本概念;

7)掌握非线性系统结构简化的方法;

*8)熟练掌握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自振及有关参数。

9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1)正确理解状态空间有关概念;

*2)熟练掌握建立元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方法;

3)掌握空间表达式向可控、可观测标准形、对角形、约当形等规范形式变换的基本方法;

4)熟练掌握由状态空间表达式求系统传递矩阵的方法;

*5)熟练掌握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及求取方法,掌握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求解方法;

*6)正确理解可控性、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判定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充要条件及有关方法;

8)理解可控性、可观测性与系统传递函数的关系;

9)理解线性系统规范分解的作用和意义,了解规范分解的一般方法;

*10)正确理解利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系统极点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按系统指标要求确定状态反馈矩阵的方法;

*11)正确理解利用输出反馈任意配置系统极点的有关概念,掌握按系统指标要求确定输出反馈矩阵的方法;

12)正确理解分解定理,了解状态观测器的作用,一般了解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13)正确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有关概念;

14)掌握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初步掌握寻求系统李雅普诺夫函数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10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仿真的基础知识

1)了解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利用SIMULINK图形化界面对连续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大纲

1微型计算机及微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三总线结构,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微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28086/8088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及其功能,内部编程结构,处理器状态字PSW及各个标志位,8086/8088微机系统的存储器组织。8086/8088CPU的两种工作模式,最小模式典型时序分析,8086/8088CPU的外部结构。

3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操作数地址的计算。掌握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串操作指令,控制类指令功能和使用方法。

4汇编语言语句格式、运算符、表达式;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DOS功能调用)。

5存储器分类与结构,静态和动态RAM及只读存储器ROM工作原理;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

6定时与计数问题的提出;8253的功能与结构、初始化编程、工作方式;8253应用。

7输入输出数据的传输控制方式(程序、中断、DMA)、中断分类、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概念,中断响应过程。

8CPU与I/O接口、I/O接口与系统的连接方式;

并行通信与接口、8255A编程结构、引脚功能、工作方式及编程应用;

串性通信基础、8251A编程结构、引脚功能、工作方式及编程应用。

98259A的结构、主要功能、编程方法、工作方式、级连;8237编程结构与主要功能。

10存储器芯片的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与虚拟存储器。

11D/A、A/D转换基本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和术语;DAC0832及ADC0809芯片原理及应用。高性能微机基本技术。

注:初试考试以1-8为主,复试考试以9-11为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