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0-0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1820、081802、081803、081801

专业名称:地球信息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

考试科目代码:828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

一)考试目的

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潜力和素质。

二)考试内容

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如下,可参考麦中凡、吕庆中、李巍、何玉洁、刘云编著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和臧铁钢、梁睿君、冷晟、马万太、樊树海编著的《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等书。

一、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概述

1.应用软件概述

2.操作系统概述

3.数据结构概述

二、程序设计语言

1.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

2.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征

3.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基本特征

4.网络计算编程语言

三、算法

1.算法的表示

2.算法的定义

3.算法与建模

4.常用算法

四、常用数据处理技术

1.查找技术

2.排序技术

五、数据库技术

1.关系型数据库

2.数据模型

3.关系型数据库范式

4.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六、软件设计的基本技术

1.全生命周期法

2.原型法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统一建模语言(UML)

七、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策略

2.软件测试的过程

3.软件测试的方法

4.软件测试文档

八、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些重要概念

1.类和对象

2.对象的序列化(Serialization)

3.类的泛化(Generalization)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之间的依赖(Dependency)、关联(Association)、

聚合(Aggregation)、组合(Composition)关系。

三)考试的基本要求

1.对知识要会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面广,需要融会贯通。

2.至少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常用的如VB、C语言、C++等。

四)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阅读程序回答问题、编写程序(编程语言不限)、论述题等。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18、0709、070503、070801

专业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地质学(一级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

考试科目代码:827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常用的《地球科学概论》为蓝本,着重考查考生对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内容包括: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圈的结构,水圈的组成,地面流水的分类,地下水的分类,水圈的循环;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各圈层的主要物理状态,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异同。

二、矿物和岩石

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及其异同,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成因分类,三大岩类的常见岩石。

三、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的概念,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地质作用的类型,表层地质作用与内部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四、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的三种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的联系和区别。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岩溶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岩溶地形,冰川刨蚀作用的特点,主要冰蚀地形,风蚀地形,海蚀作用与海蚀地形。

五、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搬运作用的方式,不同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机械搬运作用的分选、磨园和沉积分异。河流、海洋、地下水、冰川、风等地质营力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特点。成岩作用的概念,沉积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沉积岩的分类。

六、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和岩浆作用的概念,岩浆的SiO2的分类。火山喷发类型,火山地形;侵入作用概念,侵入岩的产状分类。

七、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概念,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三种方式,变质作用的四种基本类型。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系。

八、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的概念,地层的三种接触关系,岩层产状三要素。褶皱要素和褶皱的分类,节理和断层的异同,断层要素,断层的位移分类,野外识别地质构造的标志。

九、地球动力系统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大陆漂移的证据,海底扩张的基本内容,海底扩张说的证据,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板块边界的划分及板块边界的三种基本类型。

十、地球的资源

地球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矿产资源的种类,能源的概念及分类,煤和油气矿产的成因。

十一、地球的环境

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环境变迁,生态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1、基本概念要清晰,答题要简练、明了。

2、注意仔细阅读答题要求,答题要完整。如多项选择题的要求"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把握不准时不宜多选;判断正误题若要求说明判别依据,则不可遗漏说明部分;读图分析题要仔细读图,按说明要求答题。

3、考试内容不超出教材范围,但部分试题(如论述题)属于综合性试题(如:"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正从'资源型'向'社会型'发展?","为什么说岩石记录了地壳发展的历史?","阐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教材中没有明确的或完整的答案,需要同学们综合应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知识作答。此类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

(三)、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读图分析题、填空题、判断题、论述题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